基於這樣的一些實驗科學家開始認為既視感其實是一個記憶現象,當我們吧進入一個與記憶十分相似的場景,但又無法找到相對應的確切記憶時就比較容易讓大腦抽風出現既視感,科學家顯然不會滿足於上述那種簡單的解釋,於是有很多的理論都被提了出來。都試圖來解釋大腦抽風的具體原因。
其中最普遍的三種,首先我們的記憶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它跟電腦裡面儲存一個文件只需要把它放在文件夾裡面或者是把一沓照片裝進盒子裡面塞到床底下那麼簡單,
顯然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記憶更像是一個需要不斷去重新經歷的過程。大腦會不停的掃描感官傳遞給它的信息,然後判斷出我們正在經歷的這些事情,在記憶裡面是否有一個熟悉的版本,一旦掃描熟悉的標籤後大腦當中一個叫海馬體的區域會迅速反應調出與之前相關的記憶並重新寄回,
保存著當時那些記憶片段的神經迴路,讓我們在大腦中再次體驗那段記憶,本質上跟坐了一趟思想時光機沒有什麼區別,這些步驟需要一氣呵成,如果誰在中間掉鏈子了的話,比如大腦已經識別出熟悉標籤了,但海馬體在喚出記憶時卡了殼這個時候「既視感」就會出現,第二種可能跟大腦對外界信息的記錄模式有關,通常情況下各種感官輸入的信息,比如氣味、聲音、圖像會經過處理後混合在一起變成一個事件記錄在大腦裡面。
但如果在處理和記錄的過程中發生了一點意外的話,就會使其中的一些信息比別的信息記錄的慢了一點,大腦有可能就會把它標記成另外一個事件,這就讓我們感覺好像「似曾相識」。既視感發生的第三種情況,可能是當你對環境中的某一部分過於專注,以至於周圍的世界仿佛正在飄走時,卻突然被打斷一下子回到現實,就會產生一種錯覺,這就是所謂的「似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