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孕婦通過臍帶將所有的氧氣和營養輸送給胎兒,讓胎兒可以舒舒服服的在羊水裡發育。孕三月時,胎兒的泌尿系統發育,開始吞吐羊水,然後將尿液排出混入羊水中。換句話說,胎兒整個孕期就是通過吞吞吐吐,喝喝尿尿循環的。不過,要注意的是,胎兒在孕婦肚子裡排的尿跟出生後排的尿是不同的,這時的尿不含有致病菌,對胎兒沒有傷害。而胎兒尿液中,一些多餘的廢物,比如氮和糞便,通過臍帶輸送給孕婦,由媽媽來幫忙排出體外。是不是覺得生命真的很神奇?
懷孕時,孕婦通過臍帶將所有的氧氣和營養輸送給胎兒,讓胎兒可以舒舒服服的在羊水裡發育。孕三月時,胎兒的
我們都知道胎兒在子宮裡是泡在羊水中的,那你知道羊水是怎麼來的嗎?它對胎兒有什麼作用?羊水量多少算正常?如果羊水過少,是不是不能順產?
什麼是羊水
什麼是羊水
羊水,顧名思義是存在於羊膜腔內的液體是維持胎兒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孕婦在卵細胞受精後的第八天就開始形成羊膜囊,這是羊水的家。羊水中含有98%的水,少量的無機鹽,少量的有機物和少量的脫落的胎兒細胞。
為什麼「羊水」叫「羊水」
按照東方的說法:「羊水」是古名詞,在古字中「羊」和「陽」是相通的,兩者同音。代表人類生命之始,故稱人類生命起始之源為羊水。另外,「羊」諧音「養」,「養」有撫育、生育、生小孩兒的意思。本來應該是「養水」,經後人的不斷簡化使用,為書寫方便,即成為「羊水」。
為什麼叫做羊水
按照西方的說法:羊水」一詞,最早是希臘傳說。古希臘人認為寶寶出生時包裹在身上的那一層膜跟羊腸十分類似,故稱那層膜為「羊膜」,而羊膜裡面的液體則稱之為「羊水」。到目前為止,羊水的英文,詞根依舊使用的是一種希臘特有的山羊的名字。
羊水是怎麼形成的
孕早期:羊水主要來源於胚胎血漿,母體血液流經胎膜滲入到羊膜腔的液體形成羊水,形成透析液,此時的羊水是清澈透明偏黃的。
羊水是如何形成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孕中期:羊水主要來源於胎兒尿液,胎兒通過排尿生產羊水,還通過消化道吞咽羊水,使水量保持著動態平衡(不斷生成的同時不斷被吸收),除此之外羊水還來源於口腔,鼻腔、氣管和肺液體的分泌,此時的羊水仍然清澈透明偏黃。
孕晚期:除了胎尿的排泄以及羊水的吞咽之外,又新增了胎肺呼吸羊水這一運轉途徑。隨著孕周增加,胎兒體表的胎脂逐漸脫落,進入羊水,羊水逐漸變成鹼性的、白色稍渾濁液體,其中不乏小片的混懸物質。
羊水有什麼作用
羊水對孕婦的作用
羊水對孕婦的作用
1、羊水可以減少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時給媽媽帶來的不適感;
2、在分娩過程中,羊水囊可擴張子宮頸口及陰道,利於生產;
3、破水後,羊水對產道有一定的潤滑作用和沖洗作用,使胎兒更易娩出,減少孕婦和胎兒的感染機會。
羊水對胎兒的作用
羊水是胎兒的安全裝置、防震裝置、恆溫裝置、抑菌裝置和潤滑裝置,為什麼這麼說?
羊水對胎兒的作用
1、防震:羊水是胎兒的防震裝置,能緩衝腹部外來的壓力或衝擊,使胎兒不直接受到損傷。
2、恆溫:羊水可保證羊膜腔內的溫度始終處於一個恆溫狀態,使胎兒的代謝活動在正常穩定的環境下進行。
3、抑菌:羊水中含有部分抑菌物質,可保護胎兒免受感染。
4、利於生長發育:通過吞咽或吸入羊水,可以促進胎兒消化道和肺的發育。
5、調節體液平衡:當寶寶體內水分過多時,可通過排尿的方式排到羊水中;當缺水時,可吞咽羊水加以補充
6、其他:羊水還可以防止胎兒肢體粘連;當胎兒是臀位或足位時,也可以避免臍帶脫垂。
羊水多少算正常
一般情況,羊水的量會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而發生變化,比如孕20周平均羊水量為500ml,孕28周會增加到700ml,孕32-38周最多,為1000-1500ml,其後又逐漸減少,孕40周約為800ml。因此,臨床上以羊水量在300-2000ml作為其正常範圍。大於2000ml,則稱為羊水過多,少於300ml,則稱為羊水過少。
羊水多少才算正常
羊水量一般是通過B超來進行測量的,檢驗單會通過【羊水指數】或【羊水深度】來描述這項指標的數據。
羊水多少才算正常
羊水深度(dvp):指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正常的參考值在3-8cm,小於3cm表示羊水過少,大於8cm表示羊水過多。有的B超報告單上也會把羊水深度寫成「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
羊水指數(AFI):以臍水平線和腹白線為標誌將子宮直角分成四個象限,測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徑線,四者之和即為羊水指數。正常值範圍是5-18cm,小於5cm為羊水過少,小於8為羊水偏少,18-24cm之間為可疑羊水過多或羊水偏多,大於24cm則診斷為羊水過多。
為什麼會羊水過多
目前導致羊水過多的原因尚不清楚,不過26%羊水過多的情況會導致胎兒的先天性畸形,而羊水過多的嚴重併發症包括胎膜早破、早產、胎盤早剝、宮縮乏力導致的產後出血等。因此,出現羊水過多時必須從胎兒和孕婦兩方面一起考慮。
1、胎兒:可能的原因包括胎兒先天性畸形(如無腦兒、中樞神經系統嚴重缺陷、消化系統、腸胃道閉塞等)、胎兒循環系統障礙、血液停滯、多胞妊娠等。
2、孕婦:可能患有代謝方面的疾病(如妊娠糖尿病)、異常肥胖或梅毒等。此外,孕婦如有心臟、肝臟、腎臟、母胎血型不合、病毒感染、母親高血鈣、胎盤異常等,也容易出現羊水過多的現象。
如果沒有其他孕婦和胎兒指征的話,羊水過多在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干預的。如果短期內羊水量明顯增加,導致孕婦嚴重不適、呼吸困難的話,可以考慮羊膜腔穿刺放羊水。對於多數羊水過多的孕婦,不要過度擔心,因為不明原因的羊水過多,輕度的羊水過多,沒有發現胎兒畸形的羊水過多的寶寶的預後多數比較好。
為什麼會羊水過少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引起羊水量減少的原因分為五個:
1、胎兒結構異常:這是妊娠早、中期羊水偏少最常見的原因,畸形以泌尿系統畸形為主,染色體異常以21-三體、13-三體、18-三體等較為常見,所以在碰到羊水量異常時,一定要考慮羊水穿刺排除染色體異常。
2、胎盤功能減退:妊娠中晚期單純羊水偏少較常見原因,多與胎盤微血栓形成有關,在胎兒生長受限、過期妊娠或發生胎盤退行性變孕婦中較常見。
3、羊膜病變:炎症、宮內感染造成羊膜通透性改變導致羊水量異常。
4、孕婦因素:孕婦水分攝取不足,存在合併症,比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母體血容量不足、妊娠早期破水、胎膜早破等容易出現羊水偏少。
5、藥物因素:孕婦口服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如吲哚美辛)、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等。
羊水過少的孕婦於胎動時常感腹痛,檢查發現腹圍、宮高均較同期妊娠者小,子宮敏感性高,輕微刺激即可引起宮縮,臨產後陣痛劇烈,宮縮多不協調,宮口擴張緩慢,產程延長;羊水過少的胎兒可發生肺發育不全、生長受限、宮內窘迫,甚至出現新生兒窒息。長期羊水過少,必要時要羊水灌注,增加羊水量。因此,孕媽媽一定不能輕視。不過,如果醫生只建議多喝水時,說明羊水過少的情況不太嚴重,不用過於擔心。
羊水過少時,如果醫生評估順產時胎兒能比較快生出來、缺氧的可能性較低,可以試著順產。在生的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一旦寶寶出現缺氧的徵兆,就要立馬轉為剖宮產;如果醫生評估順產時寶寶不能很快生出來,或者缺氧的可能性較高,則需要直接做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