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警惕財務報表中十個常見財務造假表現?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三大財務報表警惕十個常見財務造假表現。
一、 資產負債表相關症狀
1. 貨幣資金餘額不合理。或者表現為與業務規模不相匹配,或者體現為「高現金與高負債」同時並存。
2. 應收帳款周轉率或存貨周轉率持續下降,產品競爭力未見明顯提升,但經營業績卻逐年提升。
二、 利潤表相關症狀
3. 利潤指標多年表現不錯,但卻多年不進行現金分紅,且多年並無實際再投資。
4. 營業利潤和投資收益經常呈現出良好的反向互補性。即當營業利潤不佳的時候,投資收益往往出現較好情況,而當營業利潤改善之後,投資收益又變得稀鬆平常。
5. 收入規模持續擴大或出現較大增長,但營業費用或管理費用卻持續下降或出現較大降幅,且無合理解釋。
6. 連續多年毛利率或主營業務利潤率畸高,且無合理解釋。
7. 低周轉率和高毛利率多年持續並存。
三、 現金流量表相關症狀
8. 利潤數據缺乏現金流量的支持。如營業利潤3000萬,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卻僅為800萬。
9. 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多年持續大額為正,同時投資現金流量進而多年持續大額為負。(很多造假公司的現金流量表都具有這一特徵,如著名的達爾曼。)
四、 綜合症狀
10. 某些科目的數字特別整齊。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