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陝州公園內有一座著名佛塔叫做「寶輪寺塔」,因為原來這裡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寶輪寺而得名,後來寺毀了,唯獨這塔留了下來。現在圈起來,建了個寶塔苑,免費供人參觀。
寶輪寺塔大門
這座塔始建於唐朝,是唐朝和尚道秀所建。後來塔毀了,金代僧人智秀重建,距今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所以從外觀上看塔為唐代的密檐式方塔,內部結構卻為宋金風格。
寶輪寺塔正面
寶輪寺塔,之所以用「寶輪」命名,和寺分不開。但叫寶輪源於三門峽所處的特殊位置,黃河水流經而過,經常有水患,在古印度的佛經中,法輪天神轉輪王善於降服水魔,再聯想到南方的寶生佛及法輪就起了「寶輪」二字。現在寶輪寺塔早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寶輪寺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構成,塔身之上,刻有它的全稱:「三聖舍利寶塔」,叫舍利寶塔證明這座塔最初的用途就是用來安放佛骨舍利的。按理是應該有地宮的,就是不知道被盜掘過沒有。
二層銘文
寶輪寺塔為十三層密檐空心塔,從外觀上呈拋物線狀,線條自然流暢,各個檐角懸有風鈴,遇風而響,甚是悅耳。
寶輪寺塔側面
如果是因為上面那些特性,寶輪寺塔也稱不上什麼奇特。所以它肯是有看家本領的。當地人都喜歡叫它「蛤蟆塔」,倒不是因為它長得像蛤蟆,而是站在塔下叩擊、擊石等,塔會發出「呱呱呱」的蛤蟆叫聲,拍的越響叫聲越逼真越響亮。
供遊客敲擊發聲的石頭和石槽
有人說這是因為裡面住著兩隻金蛤蟆,並延伸出了很多悽美的傳說,這當然都是故事了。迴音塔的奧妙之處在於:塔底的叩擊聲通過塔內各部室形的反射、折射、疊加、干涉、混合,形成模擬的蛙聲,並通過若干孔道傳到塔上層,直至塔頂釋放出來,再傳入人耳,即能「聽取蛙聲一片」。
寶輪寺塔側面
寶輪寺塔正面
也正因這不一般的「蛙聲」,寶輪寺塔和北京天壇迴音壁、山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並稱為四大迴音建築。所以來這裡遊玩,光看個塔孤零零的是很乏味的,拍手聽「蛙叫」才是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qLS3ABgx9BqZZIA1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