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已有兩年多時間的上汽奧迪,仍未在豪華車市場翻起多少水花,卻以高達16萬元的「員工優惠價」意外被市場所關注。如今,上汽奧迪已經開始靠降價求生地步,賈鳴鏑首當其衝成為「背鍋俠」黯然離場。
據3月13日介面新聞報道,楊嗣耀接任賈鳴鏑任上汽奧迪總經理,賈鳴鏑轉任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經過兩年多時間掙扎,上汽奧迪首次迎來重量級人事變動,或與銷量遲遲打不開局面有關。
眾所周知,賈鳴鏑在擔任上汽奧迪總經理之前,一直在上汽大眾打拚多年,與陳賢章一起見證了上汽大眾從百萬輛到二百萬輛的跨越,一舉超越一汽-大眾連續四年穩坐銷量冠軍寶座。所以,在上汽奧迪項目落地後,賈鳴鏑順理成章的升任奧迪總經理。
無奈,出師未捷身先死。
上汽奧迪銷量只能用慘烈兩個字形容。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上汽奧迪A7L銷量3800輛,奧迪Q5 e-tron銷量1721輛,奧迪Q6銷量758輛,合計銷量只有6000多輛,不如一汽奧迪一款A6L單月銷量,很難支撐上汽集團的高端夢。
雖然在接手上汽奧迪伊始,賈鳴鏑便拋出了「銷量不是上汽奧迪重要目標」,可是在上汽大眾經營多年的賈總不知道,要是沒有銷量業績,自己能接手上汽奧迪?沒有銷量能超越奔馳和寶馬?
伊始,上汽奧迪命運多舛。
上汽奧迪從項目開始便是阻力重重,有來自一汽奧迪的壓力,也有來自經銷商的阻撓,可以說是命運多舛。所以,上汽奧迪最終如願落地,也是伴隨著諸多限制,從生產到銷售再到售後,處處受制於人。
先說產品,奧迪大多能走量的車型都給了一汽,到了上汽只能是「喝湯」。這還不算,上汽奧迪還對新車進行了魔改,首款車型A7L被網友瘋狂吐槽「沒有溜背等於失去了靈魂」,上市後銷量比較慘澹。後來,A7L還進行了降價和召回,口碑進一步下滑。
再就是渠道,由於雙方達成的一致建議,上汽奧迪負責生產,一汽奧迪負責銷售,再就是上汽自己的直營。豪華車車主很難接受這種售前售後分離的直營模式,出現了賣好賣不好與我無關的局面。
明爭暗鬥,內耗是上汽奧迪的一大弊端。
此次,賈鳴鏑在接任上汽奧迪兩年後,被楊嗣耀接替不排除與打不開局面有關。在此之前,內憂外患的上汽大眾,已經完成了換帥,賈健旭接任陳賢章的總經理職務。至此,上汽集團已對上汽大眾、上汽奧迪完成了人事換防。
值得關注的是,賈鳴鏑和楊嗣耀均出自上汽大眾,兩者在上汽大眾期間合作多年,賈鳴鏑從上汽大眾離任時,便是楊嗣耀接替其職務,經歷了抗疫期間上汽大眾的攻堅戰,但是上汽大眾如今也是物是人非,前一段時間還是調整網絡大區。
此次,楊嗣耀接任上汽奧迪總經理,不排除集團看重其對上汽大眾的管理經驗,從產品到渠道來對上汽奧迪動一次「大手術」。
賈鳴鏑「背鍋」而去,所任職的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雖然在業內名不經傳,但是已是歷史悠久,也是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於1993年,專業從事多品牌汽車銷售及相關服務,大家比較熟悉的「安吉」這個品牌就是其子公司。
賈鳴鏑黯然離去,去向也不是很光鮮,至少從歷任上汽大眾總經理,大多都調任集團總裁或副總裁來看,賈鳴鏑的背影有點「蕭瑟」。在上汽奧迪上未能有所建樹,是黯然離場的主要原因。就在20天前,賈鳴鏑還在參加上汽奧迪一家都市店的開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