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分析】
市場預計美聯儲降息的時間將提前到明年6月,美股出現連續反彈的走勢,帶動了周三亞太地區股市集體拉升。A股市場高開後有一定回落,證券、銀行等金融板塊反覆護盤拉升,帶動了指數紅盤震盪,有一定的支撐效應。從目前全球的金融局勢來看,美債收益率下行20個基點,這對人民幣走勢形成較大提振,A股仍然在震盪走高的節奏中,關鍵還是沒有成交量大幅度增加,導致上漲力度還是美中不足。
騎牛看熊發現新能源賽道大幅回暖,光伏、鋰電池等多個方向集體表現,多隻千億龍頭也表現活躍。動力電池產銷在十月份迎來高增,進入11 月份受整體行業年底去庫存影響,動力電池及材料產銷將進入平緩期。新能源電池產能持續擴張,上游設備發展勢頭強勁,在全球市場的持續增長帶動下,2022 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出貨量達到658GWh,同比增長101.1%。
三大指數集體高開,兩市個股漲多跌少,題材板塊方面鋰礦、證券、有色等板塊表現較強,短劇遊戲、航空、光刻機等板塊表現較差。鴻蒙概念股持續活躍,傳智教育3連板,延華智能漲停,達華智能、九聯科技等紛紛跟漲,近日華為宣布與美團以HarmonyOS為基礎進行產業創新、技術應用、商業發展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全力支持美團啟動開發鴻蒙原生應用工作。先進封裝概念延續強勢,皇庭國際6連板,宏昌電子2連板,至正股份、文一科技等紛紛跟漲,近日三星電子計劃明年推出先進的三維(3D)晶片封裝技術,與台積電競爭,三星將使用 SAINT 技術(即三星先進互連技術),以更小的尺寸集成高性能晶片(包括人工智慧晶片)所需的內存和處理器。
券商股震盪拉升,信達證券漲停,中金公司、東興證券等多股漲超5%,中金公司、銀河證券此前發布公告稱,目前不存在併購的事宜,也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事項,看來券商板塊拉升還是為了避免高開低走呀!消費電子概念股震盪走強,漫步者、雷柏科技漲停,佳禾智能、奧海科技等紛紛跟漲,今年10月份,中國市場的智慧型手機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華為和小米引領了這一市場的復甦,其中華為同比增長83%,小米增長30%左右。光伏板塊震盪反彈,金剛光伏20CM漲停,昱能科技、固德威等紛紛跟漲,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大會14日在成都開幕,業界圍繞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展開熱議,支持龍頭光伏企業高質量走出去,打造世界一流的光伏企業。
碳中和概念股異動,雪迪龍直線拉升漲停,百川暢銀、龍源技術等紛紛跟漲,中美兩國發表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聲明中表示兩國爭取到2030年各自推進至少5個工業和能源等領域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大規模合作項目。乳製品板塊震盪走強,皇氏集團漲停,麥趣爾、熊貓乳品等紛紛拉升,四季度原奶價格將會震盪上行,企業的成本會逐步降低,四季度龍頭企業營收、利潤仍會保持雙位數增長,同時,整個行業的營收也將保持增長。短劇概念探底回升,天威視訊漲停,百納千成、海看股份等紛紛沖高,到2020年時,僅中長視頻平台上線的短劇數量就超過300部,其中不乏播放量過億的作品,2023年推出的虐戀題材短劇《招惹》目前分帳已突破2000萬元。
大盤:
創業板:
【大盤預判】
上證指數周三高開後全天橫盤震盪為主,看上去就像一根線小幅度上下震盪,沒有明顯的趨勢。受到外圍市場大漲的影響,A股市場也有明顯的變化,看上去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但是實際上周三有70%的個股沒有跑贏指數,這也說明場外資金進場力度欠佳。不過隨著指數的不斷走強,不排除之後會有一些好的轉機,市場情緒還是有所好轉。接下來注意上證指數能否在3070點之上穩住。
創業板指數周三突破了60日線的壓制,有明顯的反彈跡象,北向資金也出現了凈流入。新能源板塊的上漲帶動了中小創個股的反彈,鋰礦、新能源等板塊全天表現較強,這也是比較好的修復行情。現階段仍然是板塊修復的投資機會,接下來注意創業板指數能否在1980點之上穩住。
【淘金計劃】
隨著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美股帶頭上漲,帶動外盤金融市場有所復甦。A股市場現在又回到了3000點中樞的位置,以4季度的行情來看,匯金多次出手、政策面利好不斷、美聯儲加息尾聲等等利好疊加,既然跌不下去,3000點就是一個越跌越買的「好位置」。還有一個多月今年就結束了,這裡很難再有大行情出現,牛哥比較傾向於左側參與的思路,因為輪動行情追漲隔日吃面機率較大,所以投資者也要謹慎之後的行情變化。
題材板塊中的鋰礦、電池、鹽湖提鋰等概念是資金凈流入的主要參與對象,數字水印、航空、光刻機等概念資金凈流出相對較大。騎牛看熊發現預計2023 年國內新能源銷量超850 萬輛,全球達到1400 萬輛。國內方面,2023 年提振信心,恢復經濟的背景下新能源車有望成為復甦抓手,低價格帶有望下沉,出口繼續拉動銷量快速增長。
10月份,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5%,零售額增長11.4%,比上個月加快了8.6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帶動作用更大一些。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2.7萬輛,同比增長27.9%。從銷售量來看,根據相關行業協會的數據,銷售量增長在30%以上。
儘管新能源車「金九銀十」表現可圈可點,但鋰電池產業鏈則處於去庫,且目前碳酸鋰價格仍處相對高位,下游材料企業及電芯企業備貨意願低,以剛需採購為主。旺季如期而至,有望一定程度上緩解新能源車行業當前階段性供給過剩的局面,長期看當前板塊價值凸顯。
首批試點城市在2023-2025 年目標執行期間對於新能源車需求及充電樁設備需求的拉動,同時促進大功率充電(快充)、V2G等技術試點落地,後續試點城市範圍擴大,有望在中長期維度促進新能源車發展、賦能充電行業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