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很多人都知道古巴,「屹立在美國後院的社會主義國家」。但實際上在「美國後院」給美國糾纏的並不只有古巴一個國家,還有委內瑞拉。
不過兩個國家的待遇卻並不一樣:如果說古巴是美國不太願意談起的國家,那委內瑞拉則是三天兩頭就能在美國上一次「頭條」。
2017年,美國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實施制裁,並禁止本國金融機構參與委內瑞拉政府和國有公司的相關交易活動。
2018年,美國先是以「毒品走私和洗錢」為由,對三名委內瑞拉個人及20家公司實施制裁,然後不承認馬杜羅的再次勝選,又對委內瑞拉黃金出口實施制裁。特朗普甚至向外交政策顧問詢問了入侵委內瑞拉的可能性。
2019年,馬杜羅宣誓就任新一屆總統,美國、加拿大、歐盟直接拒絕承認馬杜羅的連任結果,美國和委內瑞拉,雙方斷交。
2020年3月26日,美國以「毒品恐怖主義陰謀」等罪名起訴總統馬杜羅及14名委內瑞拉官員,並懸賞徵集線索,其中馬杜羅本人賞金1500萬美元,其他人1000萬美元。馬杜羅的回應也很強硬,他指責美國才是拉美乃至全球的禍亂之源,並下令全國炮兵進入戰略位置。
雖說如今美委兩國劍拔弩張,但其實當年也是大手拉小手的關係。兩國關係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韭菜和鐮刀,永遠也不會是一家人
拉美地區,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美國的「後院」,是美國的「經濟殖民地」。但相比曾經的殖民者,似乎美國要「溫柔」許多。因此在那個時期,美國和拉美諸國的關係還不錯,包括委內瑞拉。
里根政府時期,委內瑞拉曾積極參與美國推行的「和平三角洲」計劃:美國向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提供軍售和政治保護,而拉美國家將與美國站在一邊對抗蘇聯。當然,美國不僅送去了軍火,還送去了「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論。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拉美各國普遍降低了政府干預力度,大力推進私有化改革。
「新自由主義」最為鼎盛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委內瑞拉確實算得上是四海昇平之國:從美國買來的F-16,讓委內瑞拉穩坐「拉美空軍之冠」的位置;因為有著豐富的石油、鐵礦等自然資源,靠著開採礦脈,向美國出口資源,輕鬆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當時甚至號稱「沙特委內瑞拉」。
然而,這昇平之象下暗藏危機。
首先,資源豐富但不易得。委內瑞拉石油探明儲量占世界總量的18%,冠絕全球。儲量雖多,可都是重質原油,開採難,加工繁複,品質低。與波斯灣周邊的傳統產油國相比,委內瑞拉並不具有優勢,甚至可以說是略顯劣勢。
其次,分配不均,發展乏力。委內瑞拉通過出口資源,賺取了大量外匯,但這些資金沒有用於改善民生、建設產業,而是流入了權力的角斗場中,在貪腐和內耗中被浪費了。這導致委內瑞拉貧富分化嚴重,產業結構單一。
隨著油價下跌,委內瑞拉的經濟奇蹟瞬間被打回原形:唯一的收入支柱被斷,國內經濟幾乎是瞬間崩潰;積累的社會問題接連炸雷,遊行請願迅速演變為暴動。面對危機,當時的委內瑞拉總統佩雷斯選擇向IMF求助,希望通過引入資金來度過危機。
然而,鐮刀觸碰韭菜的身體,並不是為了撫摸生命,而是為了割取利益。外國資金的注入,將委內瑞拉推向了深淵:外國資本迅速控制了委內瑞拉的經濟命脈,整個國家成為了他國砧板上的魚肉。
這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拉住了向著深淵墜落的委內瑞拉。
鐵頭領袖,帶領國民變身「鐵樹」
馬杜羅確實是一位強硬的領袖,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和戰爭威脅,毫不退縮,甚至頗有積極備戰的態勢。但在講述他的故事之前,我們先簡單地說下另一個人。
烏戈·查維茲,前任委內瑞拉總統,在委執政十四年,現任總統馬杜羅的導師。查維茲是一個左派思想的支持者,當年大學期間,就構思了名為「玻利瓦爾主義」的左派民族主義理論。
1998年,查維茲當選後,很快就展開了所謂「玻利瓦爾和平民主革命」,開始了一系列廣泛的社會制度轉變:
經濟上,捨棄自由主義原則,停止私有化進程,實行准社會主義政策:對收入進行重新分配,對人民群眾推行高福利政策,對服務業、手工業和農業進行高額補貼;
外交上,顛覆原來的親美外交政策,著手構建反美體系:與古巴、伊朗、利比亞、敘利亞等第三世界國家建交,與拉美的同道國家展開積極合作,共同對抗美國的經濟制裁。
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將議會兩院整合為一,加強集權,通過對軍隊上層進行了撤換,重視對基層士兵的教育在軍內取得主導權,同時在美國停止軍售之後,轉向俄羅斯尋求技術支持;
對石油產業也進行了改革,他將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置於能源部門管轄之下,並且將外國資本限制在外,重建利潤結構,使得收益上升。
在查維茲任內,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雖然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國際油價的上漲,但查維茲的功勞在於,他讓貧困人口分到了發展的收益,切實改善了委內瑞拉人民的生活狀況。
查維茲是委內瑞拉第一個反抗美國的「鐵頭領袖」,接下來再說說「查維茲之子」——尼古拉斯·馬杜羅。
從稱號就看得出來,馬杜羅是查維茲的忠實支持者。不過兩人的成長經歷還是有些區別的:查維茲是軍人出身,而馬杜羅是通過社會活動走上政治舞台的。
馬杜羅的父親就是工會領袖,因此馬杜羅從小就接觸左派思想和政治活動。因此馬杜羅耳濡目染,進入高中學生會後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治評論。1991年,馬杜羅成為了一名公交車司機,同時他也是首都卡拉卡斯地鐵系統的工會領袖。
上世紀90年代,委內瑞拉遭遇石油危機,佩雷斯執政不力,國內亂象頻出。1992年,查維茲發動政變,意圖推翻佩雷斯政府。雖然政變失敗,但查維茲主動自首並在國家電視廣播上呼籲停火的行為,使得他成為了焦點人物。
查維茲的事跡,讓馬杜羅等左派人士深受感動。馬杜羅加入了著名律師西利亞·佛洛雷斯的團隊,展開了一系列營救查維茲的活動。最終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之下,1994年,查維茲成功獲得大赦。馬杜羅在此期間,與佛洛雷斯成為伴侶,與查維茲成為莫逆之交。
1998年,馬杜羅進入查維茲的競選團隊,隨著查維茲的成功當選,馬杜羅也開始被委以重任:1999年,身為議員,參與查維茲領導的修憲工作;2005年,當選全國代表大會主席;2006年,擔任委內瑞拉外長;2012年,查維茲第三次連任總統後,馬杜羅成為副總統,被查維茲視作繼承人。
查維茲因病去世後,馬杜羅全盤繼承了查維茲的政治遺產,時刻以「查維茲繼承者」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在競選總統時,發放查維茲的著作,極力宣傳查維茲思想,深入到工人、士兵當中去,彰顯自己的親民態度。
對美國及其盟友,保持了強硬的態度,面對國內反對派的破壞行動,一方面呼籲停止對立,展開對話,一方面又對顛覆和破壞活動堅決而強硬地處理;在政策上,馬杜羅幾乎全盤繼承了查維茲的治國方針,繼續推進國有化,大力發展地方經濟。
馬杜羅與查維茲在各個方面,幾乎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然而委內瑞拉的境況卻並未好轉,甚至每況愈下:財政赤字不斷累積、通貨膨脹嚴重、物價上漲、食品和工業製成品供應短缺、基礎設施薄弱、社會治安惡化。
這些問題的原因之一,確實是美國及其盟友的封鎖。但查維茲時代,委內瑞拉也遭遇過經濟封鎖,為何馬杜羅面對的問題就如此嚴重呢?
永遠跳不出的「資源詛咒」
經濟封鎖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查維茲的當年的策略也並非萬無一失。查維茲當年以「高福利」「城市國家」為口號參選。他當選總統之後,就開始了他的「發錢」政策:住房、教育、醫療,幾乎所有與民生相關的服務都免費;低端服務業、手工業、農業等產業都可以得到高額補貼。
在國際油價走高的那幾年,這種高福利政策確實相當美好,並且委內瑞拉民眾的生活狀況確實有所改善。但問題在於——依然沒有改變「產業結構單一」這個最致命的問題。
盲目地推行高福利政策,卻忽視了產業建設。高額產業補貼,甚至並不包括高端服務業,高端製造業和信息產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把出口石油的錢換了一個地方花掉了,而沒有將轉化為國家的生產力。
表面上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但實際上生產力依舊孱弱。在查維茲執政後期,這種發展策略就已經開始出現問題。而馬杜羅一開始也並沒有修正這一問題,甚至是通過借貸、購買黃金儲備以繼續維持查維茲的福利政策。最終導致問題不斷累積,漸成難以挽回之勢。
2018年,物價上漲了1.37萬倍。然而政府對基本生活用品有強制性的限價要求,商家每一筆交易都是賠本買賣,最終導致商家拒絕進貨,超市貨架幾近空置,排隊數小時才有可能買到商品,邊境居民甚至要去鄰國哥倫比亞購買生活用品。
同時,委內瑞拉也是全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全國總共大約3000萬人口,每年卻有2萬起以上的謀殺案,還有2萬起以上的綁架案。如此混亂的治安狀況,就連警察也不敢輕舉妄動,前往勘察犯罪現場需要調動8名警員。更不用說,警察本身還經常敲詐勒索。
基礎設施狀況不容樂觀。電力和自來水短缺,公交車數量不足,自動取款機無法取錢,各級公路都已年久失修,懸崖上的公路甚至連護欄都沒有。就連最基本的食物供應都開始出現問題,2016年全國陷入饑荒,當年調查顯示委內瑞拉國民平均體重下降6公斤。90%的民眾買不起食物,委內瑞拉人民甚至開始宰殺貓狗充飢。
馬杜羅2013年接任總統至今,國內經濟增長從-3.9%擴大到接近-20%,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7%,極端貧困人口增加53%,有接近8%的人口陸續離開了委內瑞拉。委內瑞拉這個小國徹底陷入了一個困局。
談及拉美各國的時候,說到最後總是有這麼一句話「天堂太遠,美國太近」。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某一段時期確實擁有極強的影響力,作為近鄰的拉美諸國,確實很難不被影響,因此走彎路,甚至陷入「資源詛咒」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委內瑞拉在察覺「資源詛咒」之後,卻陷入了一個「反美」的窠臼之中。委內瑞拉的發展,固然要擺脫美國的影響,要聯合周邊各國進行合作,但更需要自身產業的發展與健全。
查維茲力反貪腐,改善民生,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只看到了眼前的一日三餐,將大量本可以用於建設本國工業基礎的資源浪費在了換取選票上,實際上透支了國家的未來。
而馬杜羅,作為查維茲的繼任者,他要做的不僅僅是「繼承」,更要做到「超越」:擺脫單一的經濟結構,想方設法健全產業體系,讓委內瑞拉本國的生產力發展起來,福利政策才能真正地持續下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今已經是後工業化時代了,這個時代對於那些尚未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是殘忍的。這些後起之國需要的不僅僅是平等公正的分配機制,更需要補上工業化這門課。補課必然會帶來陣痛,但缺課的結果則是在時代大潮中被徹底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