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記日記#1830 吃了官也街澳門火鍋

2022-02-04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1830 吃了官也街澳門火鍋

#開始記日記#1830 吃了官也街澳門火鍋

2022/02/02 星期三 北京

冬奧會就要開了,體育廣播做了一個和冬奧美食有關的節目,棋哥推薦我去做嘉賓,12-13點在102.5和主持人聊了一個小時。運動會的飲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讓運動員吃舒服了,舒服了才有力氣比賽,比賽時才有好心情。傳播美食文化這種事別那麼認真,就那麼幾天的時間,外國人能對中國菜有多少了解,他們又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畢竟是來比賽的,不是來吃飯的。因此,冬奧飲食,安全第一,做到營養健康順口就是了。

電台做節目回家錯過了午飯,香腸炒了水芹,一個饅頭,加幾粒晴王葡萄,就是今天的午餐。

珠珠喜歡吃火鍋,辣的不辣的都喜歡。去美國讀書那幾年,每次回國總是第一時間去吃火鍋。我家是南北組合,吃飯比較混搭。按照北京人的習慣,去國久了,回到北京來碗炸醬麵,一下子就把家長口味撿回來了。珠珠從小吃媽媽做飯,軍勤是南方人,如果不是我要求的話,很少做麵食,炸醬麵做的就更少了,搞的珠珠也就不太喜歡吃麵食,炸醬麵是能不吃就不吃,寧肯叫個麥噹噹。不過因為在北京生活,軍勤廣東菜做的也不算多,江南菜也做不好,只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一些清淡菜式,珠珠的口味隨她媽媽,多少又受北方影響,也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口味習慣,總之就是中餐的煎炒烹炸吧。所以她回國就會去吃火鍋,在她看來火鍋的口味最中國,最能讓她味蕾秒回華夏。我呢,則是不怎麼喜歡吃火鍋,更不敢吃四川重慶火鍋,我覺得辣湯辣油一煮,食材除了口感有些區別外都是一個味道了,倒是不辣的港式火鍋可以很好的體現食材的味道,吃起來也沒有後門的負擔,

吃港式火鍋,我們一家喜歡去官也街澳門火鍋。雖然叫澳門火鍋,我覺得港澳火鍋是一樣的,燙食的食材也差不多。湯底講究,食材也講究,海鮮牛肉為主,食材豐富度上要好過北京涮羊肉。官也街澳門火鍋去了很多年,去了很多次,我喜歡,珠珠也喜歡。一般來講我們會要牛肉、基圍蝦、生蚝、象拔蚌,有時會點只雞或者一條魚,加上一個蔬菜籃,基本就差不多了。官也街麗都店離我家不遠,春節期間路上車少,15分鐘就到了。要了豬脆骨雞腳玉米鍋底,珠珠要了頂級和牛、牛舌、象拔蚌、生蚝和丸子拼盤,外加一籃蔬菜和腐皮。

這是我最愛的鍋底,脆骨、玉米、蘿蔔被我吃的乾淨。

2斤1兩的象拔蚌。吃了肉,煲了粥。

頂級和牛,花紋真是漂亮。

吉拉多生蚝。嫩鮮滑爽,蚝肉脆甜。

這一餐很豐盛,

豬油撈麵。初一餃子初二面,應景來碗面。這時已經吃的差不多了,本想吃一口應景,可是一口吃完,不自覺的就吃了第二口,然後就把這碗面吃完了,香味勾著你讓你不得不把它吃完。

做成和牛狀的冰激凌。真的是太像了。

平時都是自己燙著吃,這次小哥哥為我們服務,每款食材都是他燙好了分給我們。一吃還真是吃出了差距,畢竟是店家培訓過,小哥哥燙出的牛肉香、脆、爽,真是比我們自己燙食的高出許多。吃了那麼多次官也街澳門火鍋,這一次的牛肉比以前都好吃。強烈建議請這位郭姓小哥哥服務,一定會有不同感受的。

這次去官也街澳門火鍋,發現他們在就餐服務上增加了許多內容。不僅是服務員一對一(一個人服務一桌)服務,喝湯時會把豬骨雞腳蘿蔔玉米撈出來碼在骨碟上分給客人,這是以前沒有的。不過我最欣賞的還是服務員負責燙食這一點,他們真真比我更能把握火候、時間,能讓客人體會到食材最美妙的味道和口感。同時由於服務員的加入,就餐時間和節奏也可以控制到位,這是平時很少有人注意的細節,官也街澳門火鍋有心了。前些年有一本書《細節決定成敗》,成敗話題太大,但細節的周全能給客人帶來好的就餐體驗是確定無疑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93d9a04dc371f8be82165d4f244f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