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是如何在君主專制嚴重的法國,奏響了自由平等的篇章

2023-12-05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法國大革命,是如何在君主專制嚴重的法國,奏響了自由平等的篇章

如果讓我們想起一個影響深厚的革命,這次革命非常的廣泛且徹底,徹底到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規模龐大,涉及到資產階級與廣大人民群眾影響深遠,並且成果卓越,那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法國大革命。

畢竟,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管是對法國國內還是對歐洲各國,甚至是對世界,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法國大革命的起因發展,以及它造成的巨大影響。

一、法國大革命產生的原因:

1.經濟惡化,天災降臨

法國的工商業發展受到了封建體制中的各個層級的阻礙。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上位以後,他為了滿足國家財政的需要,向那些金融資本家和工商業者徵收了許多的稅款。

在封建制度的影響下,手工作坊沒有辦法形成專業化的手工工場。受到封建行會制度的限制,工廠中的工匠數量,技術學徒的數量,手工業發展的規模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進而使得手工業沒有辦法進行更深化的發展,這就對國內的手工業發展形成了阻礙。

在當時的封建體制下,由於地區的封建勢力割據,在不同的行政治理區域內,都會有不同的法律以及貨幣制度,這就導致了不同行政區域的商業,沒有一個平衡平等的度量衡,這就使得不同區域間的商業沒有辦法輕易地聯繫在一起,就很難形成一個共同的商業網絡體系。

法國的農業發展也受到了層層的壓榨,國內的天主教教會和封建貴族們都擁有大量的土地,他們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向平民階層收取大量的地租,對僱傭農們進行瘋狂的剝削和壓榨,這使得農民階層的生活十分拮据。

往往農民階層的收入本身就較少,卻還要支付高昂的地租,再加上他們還需要每年向國王交納個人的所得稅、人頭稅,要向教會交納什一稅,還需要向地主交苛捐稅等等,這些稅項使得農民即使在豐收的年裡,農民通過辛勤的勞動憑藉農作物可以得來不少的利潤,但是看似豐厚的利潤,在繳納各種必須的稅賦過後,最後到農民手中的錢財卻所剩無幾,長期以來的壓榨使得農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貴族階級奢華享樂的生活,給財務系統造成嚴重的負擔,而這些負擔又間接的壓在了平民百姓的身上。法國在此前參與的戰爭又消耗了大量的軍用開支,本身已經使得國庫空虛。再加上法國參與了美國的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勝利過後,法國需要交納大量的賠款,就更給國內本身已經十分惡劣的財政情況,又增加了更大的壓力。這些因素使得法國當時的財務狀況十分的的惡劣,對外財務負債非常嚴重。

在1788年的春季,法國發生了嚴重的旱災,使法國社會雪上加霜。1788年的7月13日,法國又出現了十分嚴重的冰雹,使得農作物受到了非常大範圍的創傷,當年土地收成十分慘澹。再加上1788年的冬天嚴寒肆虐了整個法國,當時的糧食價格上漲飛快,形成了大面積的饑荒,政府瀕臨虧空的國庫,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賑災,大量人民流離失所,在街頭乞討是最常見的事情,這都激起了人民的不滿,紛紛開始與政府作對,直接影響了法國大革命的產生。

2.啟蒙運動的開展,人們思想的覺醒

17、18世紀在歐洲發展的啟蒙運動,直接影響了當時法國人的思想變革。啟蒙運動,把鋒利的矛頭指向了腐化的封建制度和壓抑人性的天主教會,這激起了當時法國人的共鳴。當時的法國人們迫切希望推翻腐化的封建制度,渴望擺脫封建制度對人們的壓迫,也痛恨天主教會對人們進行無情的剝削和給人們思想上拷上的枷鎖。這時啟蒙運動所帶來的理性思想,讓人們看到了對未來的美好遐想,人們渴望生活生活在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中。

進步的啟蒙運動思想家們,他們反對宗教的神論,他們提倡政治上的民主和經濟上的自由。他們宣揚自由、平等和民主;他們反對愚昧和專制主義,他們鼓舞人們對當今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的壓迫進行反抗,他們宣揚理性,對觀念進行了強烈的衝擊,他們形成且傳播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和觀念。

當時的進步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提出:每個人從本質上是來說都是平等的。他提出了均衡貧富的要求,希望保護那些小型生產者們的利益。法國啟蒙運動的主要領袖人物伏爾泰,他提出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唯物主主義觀點,他反對宗教中的迷信和封建制度的專制,他宣揚了自由和平等,對那些愚民的學說進行強烈的抨擊。他對人民的心智進行了啟迪,讓人們的思想有了進步性,使人們的思想從教會的枷鎖之下擺脫,這對法國社會的影響十分廣泛。

民眾在眾多的啟蒙思想者的啟迪下,有了全新的進步。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困苦是由於落後的封建制度和壓榨性的天主教會造成的。在啟蒙思想家們的啟蒙下,他們逐漸有了反抗的意識,有了對自己低微的身份反抗的覺醒,有了對自己利益權益受到侵害的維護的意識。

3.階級層級嚴峻,階級衝突嚴重。

法國一直以來存在存在著嚴重的階級差別,從整個社會來看,但不包括國王來說,共有三個階級:第一階級是天主教高級教師,第二階級是封建制度中的貴族,第三階級是那些市民和下層人民。

在法國第三階級雖然可以通過用金錢購買的方式成為貴族,但數額巨大,一般人幾乎負擔不起,即使買來了貴族頭銜,但在貴族階級仍然處於末端,還是被壓迫的狀態,所以從根本上說,第三階級幾乎沒有機會翻身,第一階級和第二階級屬於特權階級,他們對整個國家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在國內居於統治的地位。

第一階級和第二階級長期以來對第三階級的壓迫,使得第三階級的經濟很難快速的發展,第三階級的生活狀況也遠不如第一階級和第二階級。在面臨國家的財政危機的時候,路易十六企圖想讓第三階級繳納更多的稅款來挽救國內的經濟狀況。

在國家級會議中,國王路易十六企圖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定第三階級的增稅狀況,然而,第三階級卻在微弱的優勢上取得了投票的優勢,但國王路易十六卻出爾反爾,運用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通過各種手段,強迫第三階級增交稅款,再加上日後路易十六企圖調集軍隊來解散議會,這更激起了巴黎人民的強烈不滿。

於是,巴黎人民在資產階級的帶領下,聯合群眾進行了武裝起義,隨後便有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的事件發生,巴士底獄的成功,標誌著人們真正對君主專制的宣戰,向法國的封建社會宣戰,代表了勢必要剷除封建專制的決心。

二、法國大革命的發展。

1.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路易十六在國民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以後,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政治統治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機,於是他緊急調動僱傭的軍隊,想要用武力的方式來解散議會。巴黎市民在得到這一個消息之後,不滿的情緒達到了頂端,心中的怒火再也無法忍耐,隨即舉行了示威遊行活動。

在第二天巴黎的教堂響起了鐘聲以後,市民與軍隊產生了混斗,巴黎人們奪取了大量的武器,巴黎人民在當天晚上對巴黎的很大部分的地區進行了控制。巴士底獄作為關押政治犯的監獄,是控制巴黎的一個某種意義上的制高點。巴黎人民在奪取了許多的陣地以後,逐漸向巴士底獄衝去,進行了巴士底獄的攻占。加入巴士底獄戰鬥的人越來越多以後,巴黎人民最終成功的攻占了巴士底獄。

2.出現了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對國家進行統治。

在人民奪取了政府的政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以後,國王承認了制憲議會的權力及其合法地位。在制憲議會中起主要作用的君主立憲派通過了《人權宣言》。1791年10月1日,議會宣布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然而這使得周邊的許多君主制國家產生了恐慌,開始組成聯軍攻打法國。法國戰敗,受到了聯軍的侵入,雅各賓派發起的反君主制運動,隨後推翻了波旁王朝,推倒了立憲派的統治。

在8月10日的人民起義之後,吉倫特派獲得了政治中的統治權利,隨即便開始打壓雅各賓派。外國聯軍到反法同盟隊伍不斷地壯大,使得吉倫特派對於外來的侵略勢力,沒有能力抵抗。人民於是便發動了第三次起義,建立起來了,雅各賓派專政的統治。

雅各賓派平息了外憂之後就陷入了內亂,於是出現了熱月政變。熱月黨人當政之後拿破崙開始進行遠征,法國出現了軍人勢力的開頭。在1799年英國組織的第二次反法聯盟,反法聯盟的力量逐漸強大,國內要求藉助軍事力量控制國內的發展,在當年11月9日拿破崙開始任命自己為執政人的執政生涯。

6.革命最終走向了結束。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波旁王朝復辟,查理十世進行對革命者的大肆屠殺,迫使巴黎人民又發動了著名的七月戰役,建立了七月王朝。

三、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1.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的君主專制統治

法國大革命在法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終於推翻了長期以來壓制人民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封建的君主專制制度,人民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了君主對國家的絕對統治,還有封建體制在長期以來對人民進行的等級區分,以及對底層人民的不公正,不平等壓榨和剝削。人民逐漸在反抗中徹底擺脫了封建君主制度對人民和社會發展的束縛。

2.法國大革命傳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進步思想

法國大革命的,更是把啟蒙運動中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宣揚進行了實際的踐行,使得自由,平等,民主這些進步的思想不再是僅限於先進的啟蒙思想者的提倡,而是真正成為了一種社會正常價值觀。這使得人們在思想上逐步地擺脫了封建制度對人們階級的捆綁,使得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權利。

3.《人權宣言》、《拿破崙法典》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權宣言》,它代表了一種民主意識的釋放,代表了法國資產階級的政治意識的覺醒和政治參與的決心,對於幻想世界的資產階級意識都有重大的作用。

《拿破崙法典》,它以立法的形式鞏固了大革命的果,它肯定了資產階級私有財產的合法性,破除了封建中的階級資產限制,對於關於經濟生活的婚姻和繼承等方面也都進行了涉及和明確的規定,後來為其他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訂立法律都起到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

4.許多優秀的文化作品,以此為背景,被創作出來

法國大革命作為一個有著複雜的發展過程和嚴峻的產生背景的歷史事件,文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比如我們熟知的《悲慘世界》、《亂世冤家》和《絕代艷后》等優秀文藝作品,他們都是以法國大革命作為歷史背景創作出來的。

5.法國大革命為其他國家的,革命發展樹立了榜樣

歐洲各國的政治關係受血緣的影響,交互錯雜,法國的王室又從法國的路易十四國王上位以來就是歐洲中各個王室的中心,法國革命的發展無疑對其餘各國的封建勢力都造成了恐慌,法國大革命的發展也為後世其他國家進行革命樹立了良好的先例,讓其他國家有了經驗可以借鑑。法國大革命為其他國家的革命,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6.法國大革命為法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法國大革命的發展掃清了封建勢力對於經濟發展的阻礙,它促進了法國人民思想的覺醒,也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因此,法國大革命對於工業革命的產生,就創造了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良好條件。也因此可以說,法國大革命也為日後工業革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法國大革命在巴黎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中,轟轟烈烈的進行。它打破了長期以來封建體制,建立了有利於資產階級發展的一系列理論體系,消滅了封建勢力法國的控制,讓人們的思想有了飛躍性的覺醒。它的規模之大和影響之遠更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革命難以相比的。

法國大革命也證明了君主專制並非是不可動搖的,它也使其他的歐洲國家的專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動搖,鼓舞了各國的反封運動。因此可以說,法國大革命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法國大革命》

《攻占巴士底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48cdebc93ee2612c981a9ab374ca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