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出品|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陳盼盼
股價跌跌不休,定增遲遲無法推進,A股龍頭房企保利發展終於坐不住了。
12月11日晚間,保利發展宣布,將在3個月內斥資10-20億元用於回購公司股票,回購價格上限為15.19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格高出近六成。同時,其實控人保利集團也將出手增持,增持價格上限同為15.19元/股,增持金額不超過5億元。第二大股東泰康保險亦力挺保利,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減持股份」。
受公司回購、實控人增持及險資不減持這套「護盤「組合拳刺激,12月12日,保利高開高走,截至收盤漲7.6%,報10.34元/股,總市值1237.34億元。
縱觀保利前4次回購時間點,均為股價階段性低點,最後都實現了對股價的「抄底」。如今時移世易,保利此次回購還能再次復刻「抄底」行情嗎?
股價被低估,打出「回購+增持+險資不減持」組合拳
近兩年,市場調整、行業洗牌,傳導至投資領域就是A股房地產板塊持續低迷。年初至今,A股房地產開發指數已下跌14.23%,一度創9年來新低。
板塊低迷,作為龍頭房企的保利也難逃股價下跌。搜狐財經梳理髮現,自今年9月開始,該公司股價陷入震盪下跌狀態,至今已持續3個月,市凈率僅為0.59。截至12月11日收盤,保利股價跌1.64%至9.61元/股,較2022年4月創下的階段性高點18.59元/股幾近腰斬,且遠低於16.31元的每股凈資產。
圖:保利發展2022年4月至今股價走勢
與股價下探背離的是,保利業績表現穩健如故。今年以來,保利穩坐全國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單第一名的位置;前11月簽約金額3995.04億元,超過第二名565億元,超出第三名中海地產1100億元。
同時,保利調整土地投拓策略,在38個核心城市逆勢、高頻拿地。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前11月,保利累計權益拿地金額達813億元,新增貨值規模1864億元,占據房企拿地榜單第二。
此外,投資者擔心的流動性風險,目前來看不會出現在保利身上。無論是央企開發商的身份能為其帶來低成本且通暢的融資渠道,還是截至三季度末1426.7億元的帳面貨幣資金、保值正值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都增厚了財務「安全墊」。
業績表現穩定、財務穩健,為何保利股價背道而馳?早在今年11月17日的線上業績說明會上,保利管理層就解釋稱,「公司股價受到行業環境、市場預期、資本市場整體表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但目前股價未能準確反映公司價值,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
股價長期被低谷,保利在12月11日這一天坐不住了,稱:「鑒於公司目前股票收盤價格低於最近一期每股凈資產,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股票價值的認可,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
公告顯示,保利擬在3個月內回購資金總額10億元-20億元公司股份,對應回購股份占總股本0.55%~1.1%,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15.19元/股,較12月11日收盤價溢價58.06%。同時,保利實控人保利集團也將出手增持,增持價格上限同樣為15.19元/股,增持金額不低於2.5億元,不超過5億元。
除了回購、增持,保利其他相關股東也表態,短期內無減持計劃。尤其是今年來進行持續減持的第二大股東泰康人壽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會減持股份,在關鍵時刻力挺保利。
對此,方正證券指出,回購與增持整體上彰顯公司信心、集團認可,同時維護了股東利益,有利於公司估值的逐漸修復。
受回購、增持、險資不減持的這套「護盤「組合拳刺激,12月12日,保利高開高走,截至發稿漲幅為7.6%,報10.34元/股,總市值1237.34億元。
「護盤」不僅關乎股東信心,更關係著定增計劃能否順利進行。早在今年6月,保利定增方案就獲得了證監會同意註冊批覆,計劃向保利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的特定對象發行募資不超過125億元,用於14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但至今定增仍未進行,保利給出的理由是:「受房地產市場及證券市場持續走弱的影響,公司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不具備發行條件。」
據了解,定增批文有效期是12個月,如今留給保利實施定增計劃的時間還有半年。一名投資者稱,「這次增持可以看出公司不想放棄凈資產以上定增的意圖,畢竟定增有效期已過半,時間不等人。」
方正證券認為,「本次回購與增持股份事宜將助力公司股價向內在價值回歸,公司定增方案有望加速落地,從而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前4次回購均為市場底部, 「股神」能否再次「抄底」
此番回購、增持是保利發展上市以來展開的第五次「護盤」。
縱觀前4次「護盤」,保利分別在2008年9月9日、2014年2月25日、2015年8月27日、2021年8月4日發布增持、回購計劃,最終也都成為保利股價的階段性底部,也差不多是房地產板塊的底部。
因每次增持即帶動股價、地產板塊大漲,保利也因此被戲稱為「股神」。
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保利最近一次增持是2021年8月。彼時,新上任的董事長劉平在公司股價跌至8.57元/股的階段低谷後,宣布溢價回購股票、高管及實控人保利集團增持股票,成功托底股價,房地產板塊也有顯著上漲行情。
圖:保利發展近一次回購股價漲幅
數據顯示,2021年8月-2022年1月回購、增持期間,保利股價漲幅逾六成,市值達到2000億關口,並在去年3月一舉超越了「霸屏」許久的萬科,正式坐上A股房企「一哥」的寶座。
這一次回購,保利還能復刻「精準抄底」嗎?
鏡鑒諮詢創始人張宏偉認為,雖然保利每次增持都處於股價底部,但從它的歷史周期來看,來看從底部往上走到高峰期,應該至少需要1-2時間。「今天保利股價上漲,甚至帶動其他地產股跟蹤,有炒作的成分在。未來股價能夠持續上漲,還取決於市場基本面是否好轉。」
在他看來,市場基本面的走向即代表股市未來走向,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性。長期來看,未來兩三年市場基本面呈向上走的態勢,但是短期內,比如3-6個月內還很難看到這種向上趨勢。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亦認為,「保利每次回購的市場情況和公司情況都不同。目前市場情況比較複雜,地產板塊走勢受到宏觀經濟環境、政策調控、公司業績、市場信心等等多重因素影響。不過,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房地產行業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地產板塊的長期前景應該是樂觀的。」
那麼,保利此番宣布回購,是否會引發其他房企跟風效仿?
張宏偉認為,「保利回購後若能帶動股價明顯上漲,可能會吸引部分央國企跟進,但對於大多數上市民企而言,很難有資金空間做進一步回購。」
搜狐財經了解到,近日龍湖償還20億港元到期債務,剛剛守住了不違約的底線;而萬科在11月遭遇了「股債雙殺」,其大股東作出表態「不會減持」,但至今未披露類似的回購和增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