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監管部門對波音正式展開調查,調查可能擴大至南卡787工廠

2024-01-12     航空之家

原標題:美國監管部門對波音正式展開調查,調查可能擴大至南卡787工廠

1月11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波音正式展開調查,其聲明稱:

這件事不應該發生,也不能再發生了。FAA正式通知波音他們正在進行調查,以確定波音是否未能確保完成的產品符合其批准的設計,並在符合FAA規定的條件下安全運行。這次調查是由波音737-9 MAX型客機上的一個「插頭」式乘客門丟失和其他差異引起的。波音的製造實踐需要遵守他們在法律上有責任達到的高安全標準。
這架波音737-9 Max飛機的返航時間將取決于飛行公眾的安全,而不是速度。

FAA表示:波音的生產實踐必須符合其負責的嚴格安全標準。

FAA前事故調查負責人傑夫·古澤蒂表示:FAA的公告和信函表明,該機構準備對波音公司的飛機生產業務進行廣泛檢查,這可能會使該公司面臨「嚴厲」的民事處罰。這是一項全面的調查,它讓該機構全權介入並調查與飛機生產流程相關的任何事情」。

在737 MAX 9門塞事件剛曝光不久,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資深專家就向《航空之家》表示:波音為了追求利潤,在南卡重新建廠,招聘的許多員工都是來自於社會底層,缺乏足夠的技術培訓,因此,出現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是不足為奇的,這是十幾年前波音開始的,以金融替代技術,讓MBA逐步替代技術高管所帶來的惡果。

該專家的先見之明應驗了,現在FAA的調查可能不僅限於西雅圖附近的波音737 MAX工廠,還包括其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組裝787寬體飛機的工廠,以及主要供應商,例如生產737機身大部分部件的勢必銳公司。

FAA在致波音公司的一封信中稱事故發生後已通知其其他737 MAX 9飛機存在「其他差異」,但未提供詳細信息。波音表示將「充分、透明地配合」調查。

FAA的舉動加大了波音公司的風險,該公司已經因其飛機項目的一系列質量問題而面臨嚴格審查。阿拉斯加事故發生後,監管機構停飛了171架正在運行的737 MAX 9噴氣式飛機以進行檢查,導致MAX 9運營商取消了數百個航班。

美聯航是737 MAX 9最大的運營商,他們在初步檢查中發現至少5架飛機存在螺栓鬆動現象,且位置幾乎沒有一致性。受該事件影響,今年以來波音股價跌幅達到15%。

FAA的上級領導美國運輸部長皮特·布蒂吉格曾暗示:MAX 9不會匆忙重新投入使用。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運輸會議上,他表示飛機將保持停飛狀態,直到監管機構認為它們可以安全飛行為止。他安全是「唯一的考慮因素」。

華盛頓州參議員瑪麗亞·坎特韋爾表示:最近發生的事故需要對波音公司的運營及其監管機構進行更多審查。她在周四寫給FAA局長麥可·惠特克的信中,要求提供過去兩年對波音和 勢必銳的安全審計文件。

負責航空安全的參議院委員會主席坎特韋爾表示:「簡而言之,鑒於阿拉斯加航空事故和最近發生的其他事件,FAA的監督程序似乎並不有效」 。

FAA給波音公司10天的時間提供證據,包括調查門塞炸飛的根本原因、受影響的產品以及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而採取的措施。

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公司原高級專務楊春生對此點評:這次波音飛機出的問題其實反映的是整個社會都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把經濟利益和利潤置在置在產品最重要的安全和質量屬性之上。

空客也一樣,早晚也會有暴露,因為勢必銳也是空客的大供應商,而空客本身也把最重要的製造分廠居然也賣了出去,這完全是非要把製造業分成高端和低端,強行改變已有的合理分工造成的。

製造本無高低之分,只有技術難易之分,不能說賺錢就是重要的,不賺錢就不重要,只看的上那些賺錢多的事情,對於最基礎的、低技術製造的事不屑去做了,包括歐洲人,豈不知這個世界離了誰也都行,也都不行,哪怕是鉚釘、螺絲,墊片微不足道,但它們要是不行了,你那發動機、機身、機翼、機頭也就跟著一塊倒霉,誰也不比誰高貴和寶貴!

高低技術已經在全球化分工狀態形成各自不同的合作,各做各的事,各賺各的錢,如果彼此不合適,非要什麼都要自己來了,那肯定既不經濟,也不科學,不是在高技術產品出問題就是在低技術工作出問題,無論是哪一個出問題,在災難面前是平等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6fd27fa110a4da09516b58d736d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