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何廢少帝而立劉協?並非是因劉協比劉辯聰明,卻是這個原因

2023-12-21   劉明寶

原標題:董卓為何廢少帝而立劉協?並非是因劉協比劉辯聰明,卻是這個原因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是因黃巾之亂而起,卻從董卓進京開始。何進立少帝劉辯後,以皇帝舅舅的身份位居大將軍,欲除「十常侍」而出了一個昏招,既得罪了天下英豪,卻讓董卓這條狼趁機進了京。

董卓在京城外與少帝等人相遇,便行禮之後問及情況,少帝劉辯則哭哭啼啼的,一直不說話,倒是身旁的陳留王劉協面無懼色,口齒伶俐地給董卓述說了詳情。董卓聽後倒是有點喜歡劉協了,遂抱起劉協,率軍與少帝及眾臣等回京城。後來,董卓在站穩腳跟後,便有了廢少帝而立陳留王劉協的打算。

說到此處,大家可能的所不解。董卓此次進京是要專權的,既然陳留王劉協比少帝劉辯有膽識,他為又要立陳留王劉協呢?有個膽小的皇帝總比有個有膽量的皇帝要容易控制的多吧?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至於為何董卓不怕劉協比劉辯聰明,他倒是有理由的。首先,當時劉協年紀還小,如果他立了劉協為帝,劉協自然會在長大後感念他擁立之功的,這在歷朝歷代都是一樣,是為開國之功臣嗎。其次,他在穩定局勢之後,已經在京城是重兵在握,那個年代是靠武力來說話的,誰有兵,誰說話就管用。

當然,還不至這些原因,既然要廢立,總得有個理由吧?少帝剛剛即位,況且年紀尚輕,要找一個什麼為帝方面的原因還真的是不好找。但董卓卻很荒唐地給找了個什麼無德、無能之類的罪名,當然是能不過的。這個也其實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的,他當權,他要廢立,也沒有人能擋得住。但是,還有令董卓更為擔心的事情。

其實,董卓真不是看著劉協比劉辯聰明才要廢立的,雖然何進已死,但何太后還在,他是懼怕何太后才有此想法的。大家不免又要問了,董卓本來就是何進召到京城為隊太監勢力的,他為何要害怕何太后呢?這個大家卻是不知道了,在「十常侍之亂」中,平叛的過程卻有董卓的弟弟董旻功勞。董旻與何進的部下王匡在平叛的過程中,煽動士兵殺死一一同平定叛亂的何進的弟弟何苗,董卓怕有朝一日何太后跟好算的筆帳。

還有一個原因,據說董卓與已故的董太后有親戚,因為劉協是董太后一手帶大的,自然董太后也是站在了劉協這一邊的。因為何太后曾害死了董太后,所以董卓要廢少帝而立劉協。關於這一點卻似不大可信,有歷史學家考證,董太后確係隴西一帶人,但確與董卓沒有半毛錢關係,要說沾親帶故,也只能是旁親,而且也是很久遠的事情了。所以,這個理由也是站不住腳的。

但要說真正的原因,其實也就在何太后身上。何進經營朝局也是有一段日子的,何進雖死,但何氏勢力猶存,董卓當然是有點擔心了。而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很早就死了,劉協是董太后帶大的,此時董太后也是不在人間,畢竟沒有什麼根基。所以,比較起來,當然要比劉辯好控制些,而且相對也安全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