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親戚」也瘋狂!給孩子花錢,反遭「絕不做扶弟魔」回應!網友評論真相了

2020-09-01     幸福里APP

原標題:「窮親戚」也瘋狂!給孩子花錢,反遭「絕不做扶弟魔」回應!網友評論真相了

家有一兒一女,怎麼給孩子買房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前有「女子打工6年賺20萬被父母拿去給弟弟買房」登上熱搜,近期,阿福關注到了某論壇網站上「父母資源有限,龍鳳胎女兒總是抱怨我重男輕女不公平該怎麼辦?」的話題,同樣劍指「兒女雙全」家庭的困擾。

在龍鳳胎事件中,母親發帖稱兒子成績較差,家裡打算給他出較高的費用報藝術培訓班,沒想到引起了女兒的不滿。女兒學習很好,得知父母此舉後稱父母偏心兒子,寧可花大價錢給兒子補習,也不出錢支持她參加費用較高的冬令營活動,並提出:

「長大後會盡贍養義務,但絕不會高於弟弟的標準,結婚時更不會要彩禮去補貼娘家做『扶弟魔』」。

對此,母親表示十分委屈。

「父母的錢不該自己做主麼?只因為照顧了弟弟一些就錯了麼?女兒未來會很美好,可如果不幫兒子就讓他去打工過一輩子麼?」

乍一看,父母的做法似乎情有可原,但細想下,好像不太對。善於思考的網友們為我們道出了父母這種思維背後的漏洞。

有網友指出了父母容易陷入的思維誤區:過得好的應該吃點虧,幫襯著過得不好的。但這實際上是懲罰過得好的一方,把這一方通過個人努力得來的經濟獎勵分給不那麼努力的子女。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們都不再努力了,因為誰更慘,父母就會給誰錢。

@熬夜冠軍

有網友看到了父母此舉造成的子代彼此之間的隔閡。

@斷愁

還有網友認為,作為父母,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做到絕對公平,但至少應該考慮每個孩子的感受,不論性別。一個孩子很優秀,需要你操心的地方少,但並不意味著ta不需要父母同等的關愛。

@Swann

多孩家庭,父母要操的心本來就比獨生子女家庭多。孩子處於青春期,對父母的言行更加敏感,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感受,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這個階段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平時對父母的言辭耳濡目染,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與父母類似的思維方式和人情事故的處理方式

在這次事件中,母親帖子中提到「父母的錢不該自己做主麼」的困擾,其實可以說明母親平時在處理給孩子的教育投入問題時,比如拒絕為女兒出費用參加冬令營時,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這就無怪乎女兒說出「長大後會盡贍養義務,但絕不會高於弟弟的標準,結婚時更不會要彩禮去補貼娘家做『扶弟魔』」的話了,因為這本質上也是「成年人的錢應該自己做主」的觀念的投射。

這個觀點本身也沒有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可以自己決定給兄弟姐妹、父母花多少錢、花在什麼地方。但是,因為我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我對他們的感情不用金錢來衡量,拒絕給孩子出費用時也不應該用類似的理由。這樣一來,孩子容易把是否給ta出錢、出多少錢等價於父母是否愛ta、愛得有沒有多過自己的兄弟姐妹。

孩子上高中尚且如此,日後長大結婚置辦房產,當事母親是否又將重演「你工作賺得多,就應該給弟弟出首付」「你弟弟單位不景氣,我們老兩口把家裡的房給他了」的場景?

孩子雖小,也應該把ta當作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來對待,萬事不能含糊,也應該防止陷入「過得好的一方理所應當幫襯過得不好的一方」的情感陷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s7aSnQBURTf-Dn5lE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