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心酸不已

2023-12-06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心酸不已

大宋王朝是一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封建王朝中表現最為孱弱的王朝。雖說大宋王朝的創始人、宋太祖趙匡胤驍勇善戰、黃袍加身、發動兵變,以奪得天下,但接下來的歷任宋朝皇帝都大多數孱弱多病、文質彬彬。

宋朝也確實崇文棄武,以文學名冠天下的宋朝名士不絕於耳,譬如:王安石、蘇軾、歐陽修、辛棄疾、陸遊、司馬光等這些流芳百世的風流雅士,以及他們的絕妙好詞至今都為後世人所景仰膜拜。

大宋王朝也確實是文人學士了得,因此在那個朝代中研究成果也非常顯著,中國四大發明中居然有三大項發明出自於宋朝,分別是:指南針、火藥及活字印刷術。但雖然宋朝崇文,卻著名的武將也有不少,譬如抗金英雄岳飛、狄青都是出自於宋朝,更一直為後世人津津樂道的宋朝名將還有赫赫有名的楊家將。

楊家將一直是為後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是小說、影視劇、曲藝方面喜歡製作的素材之一。基本上小說、影視劇、曲藝作品都會將楊家將描繪成一支龐大的隊伍形式,楊令公、楊令婆與兩個妹妹、七個兒子、四個兒媳,給人一種楊門虎將、人才濟濟、一門忠烈,男的驍勇善戰、女的巾幗英雄的感覺。

但事實上,楊令公只有兩個兒子。楊令公,原名楊業,原為北漢王朝的大將。他自幼胸懷謀略,且驍勇善戰,祖上一套楊家槍法讓他發揮得淋漓盡致,人稱「楊無敵」。之後宋朝與北漢開戰,北漢皇帝無能,多次聽信讒言擄奪楊業兵權,最終北漢被宋朝所滅。

宋太祖早聞楊業大名,極為欣賞且惜才,楊業投於宋太祖麾下,成為了大宋王朝的虎將。之後的楊業果然為大宋王朝屢立戰功,被宋太祖封為楊令公。楊令公共育有兩子,長子楊延昭,次子楊延玉。楊延昭自幼沉默寡言,但武藝造詣極高,頗有乃父之風,父親楊業也曾在眾多場合表示此子與他最為相似。

遼國國主曾經讓其國術士夜觀星象、占卜算卦,算出天上第六顆星乃大凶之兆,為遼國的剋星,而這第六顆星直指的對象就是楊延昭,因此楊延昭因此得了個別名為「楊六郎」,影視劇、戲曲作品因此喜歡將楊延昭編排成楊業的第六子。

之後在一次戰役中,楊業與次子楊延玉與遼軍激戰,楊延玉不幸戰亡,而楊業也不幸被遼軍俘虜。但楊業誓死不肯投降,絕食以明志,最終以身殉國,報效朝廷。楊家重擔之後便落在楊延昭一人身上。

楊延昭果然也不負眾望,與兒子楊文廣及楊家後人都不斷地痛擊遼軍,捍衛疆土。只可惜到後期大宋越來越孱弱,靖康之難更是壓斷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宋朝滅亡後,楊家將的後人也四處流散,所幸的是,還有後人倖存,且將祖傳楊家槍法一直傳承下來。楊家將的故里鹿蹄澗村,至今仍然有著楊家後人。楊文震,就是楊家將的第三十七代傳人,生長於楊家將的故里鹿蹄澗村。

楊文震身上流淌著楊家將的血液,自幼酷愛武術,且悟性極高,他不僅會耍祖傳的楊家槍法,而且騎射、拳法、刀法樣樣精通。曾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就獲得了山西省武術器械冠軍,武藝出眾、技藝高超。除了楊文震之外,楊家將第三十七代傳人還有楊開華。

楊開華也是盡得祖上楊家槍法的真傳,將整套槍法耍得是爐火純青的地步。楊開華還秉承了先祖楊家將的忠肝義膽、正氣凜然的品格,時常為鄉親百姓打抱不平,見義勇為的事跡時常湧現。

但雖然有著楊家槍法一技傍身,且有著楊家將後人的頭銜,這楊家後人卻過得十分清貧,畢竟當今社會已經進步,不再是冷兵器時代,這楊家槍法除了能夠強身健體、保護自己之外,也不是能夠作為養家餬口的事業。

總結:作為義薄雲天、忠肝義膽、曾經的抗遼英雄、且如此身懷絕技的楊家後人,卻至今生活過得很是艱辛,實在是令人唏噓。而當年冷兵器時代聞名天下的楊家槍法,現如今也被社會淘汰。其實,很多的中華文化傳承藝術,到現如今也是漸漸失傳,是否是值得世人所深思的問題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ffc7ab3beef17642f665631ce879f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