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誠財險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遭監管通報,股權結構被迫變動風險加大

2023-01-20     全球財說

原標題:安誠財險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遭監管通報,股權結構被迫變動風險加大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財說

償付能力作為險企的「生命線」,不僅承載著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責任,同時擔負著維護保險公司穩定經營的重任。而一直以來險企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的問題較為突出,侵蝕著償付能力監管的基石。

2023年1月,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數據失真情況進行通報,安誠財險上榜。

近5年,安誠財險業績未見起色。營收增長率逐年下降,凈利規模較小,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多項投資收益類指標下探破0。一時間這家老牌險企遭遇盈利能力和投資收益能力雙重挑戰。

償付數據失真被點名

1月5日,中國銀保監會財務會計部(償付能力監管部)發布《關於四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問題的通報》。其中,安誠財險被指出償付能力數據存兩大問題:

(一)未按規定計提最低資本。該公司1季度、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部分股票基礎因子使用錯誤,導致少計提最低資本156.6萬元、354.4萬元,違反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8號:市場風險最低資本》第26條等規定。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債權投資計劃2項投資資產未穿透計量風險,違反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7號: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穿透計量》第4條規定。

(二)風險綜合評級數據填報不實。該公司2022年1季度、2季度風險綜合評級數據中,銷售人員、核保核賠人員、分支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數量和離職率,以及保險合同爭議訴訟案件敗訴率等43項數據填報不實。

有業內人士表示,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問題產生有技術性錯誤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類似資管產品錯誤適用導致最低資本少計或因技術性錯誤產生。而未按規定計提最低資本、合同負債評估不合規或人為因素導致。

而最低資本又與計算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密切相關。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值;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即實際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值。

最低資本作為「分母」,若其他因素固定時,少計提最低資本就會形成償付能力充足率虛增的假象。因此保險機構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會直接引發外界對其償付能力真實性質疑。

根據公司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末安誠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表現一致為273.31%。公司最近兩次2022年一、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均為B。

償付能力監管是保險公司審慎監管的重要內容,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直接影響監管質效,不利於揭示和防控風險。

實際上,早在兩個月前,監管部門就曾2次對保險機構償付能力問題示警。

2022年11月,監管部門就曾對部分保險公司2016-2017年的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情況做過通報,彼時有5家保險公司上榜。

2022年12月,監管部門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披露了保險業第三季度償付能力情況,並特別指出下一步將常態化開展保險公司財務會計和償付能力現場檢查,嚴肅查處數據造假行為。

而此次監管檢查主要以2022年上半年償付能力數據為樣本,這也是自2021年12月,銀保監會印發《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簡稱規則Ⅱ),2022年起正式實施以來,監管部門第一次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進行檢驗。

投資收益和盈利能力面臨挑戰

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是第一家總部設在重慶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範圍涵蓋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業務。

作為成立16年之久的老牌財險公司,安誠財險在經營方面並不亮眼。近5年,公司營收增長率呈下滑趨勢,盈利能力偏弱同時凈利波動起伏較大。

2017-2021年公司營收依次表現為45.62億元、47.54億元、47.39億元、46.8億元、45.44億元;同期,公司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5.65%、4.2%、-0.3%、-1.24%、-2.91%。不難看出,在此期間公司營收增長率下滑幅度較大,且在2019年出現負增長。

同期,公司凈利分別為0.31億元、0.37億元、-4.3億元、0.09億元、0.41億元。近些年公司年度凈利規模仍未突破1億元,且在2019年出現巨虧。

根據公司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7.27億元,凈利虧損1.34億元。

從規模類指標來看,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簽單保費38.68億元。其中,車險簽單保費19.15億元,占比為49.51%。

同期,公司健康險簽單保費11.66億元,為非車險簽單保費的第一大險種。

事實上,從近5年財報數據來看,車險保費占比下降,健康險保費占比穩步提升。

2017-2021年,公司保費收入分別為41.03億元、40.91億元、44.26億元、37.22億元、41.36億元。

其中,車險保費依次為31.55億元、30.61億元、32.46億元、24.99億元、26.37億元。從2020年起公司車險保費占比由2017年的7成下降至6成。

同期,健康險保費分別為4.91億元、4.35億元、5.3億元、6.37億元、8.05億元。在此期間健康險保費占比提升較快,由2017年的11%左右攀升至2021年占比近20%。

健康險比重的提升也顯示了該公司謀轉型的趨勢,此前,安誠財險董事長周平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安誠財險從2020年開啟改革轉型之路,重構安誠銷售鏈。持續拓寬銷售渠道,明晰渠道定位、業務歸屬、費用政策,進一步做優車險、實現有效益的發展;進一步做強非車險,逐步提高非車險占比,力爭2025年占比達到43%以上,高於中小保險公司平均水平。

從渠道來看,公司代理渠道、直銷渠道和經紀渠道均有涉獵。安誠財險主要以代理渠道和直銷渠道為主,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簽單保費19.96億元和16.28億元,分別占比51.6%和42.09%。

同期,受權益市場震盪影響,公司投資收益下滑,多項投資收益指標跌破零點。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凈資產收益率為-3.12%、總資產收益率為-1.53%、投資收益率為0.08%、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24%。

效益類指標方面,公司綜合成本率指標和綜合賠付率指標表現突兀。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綜合成本率為104.53%,綜合賠付率為75.59%。一般來說,若保險公司某類險種綜合成本率超出100%,大機率將面臨承保虧損。

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方面,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為-68.04%。而根據監管規定,若最近兩個季度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連續低於-30%,就會觸發監管紅線。

公司經營尚存不利情況下,其股權結構也存在變動風險,去年一季度末,該公司股權有近四成被質押或凍結,去年11月,安誠財險被質押的2.35億股權被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分成兩部分發到拍賣平台進行拍賣,一部分股權為6000萬股,起拍價為6720萬元,低於9600萬元的評估價;另一部分為1.75億股股權,起拍價為1.96億元,低於2.80億元的評估價。

這部分股權持有者為重慶市公路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持有安誠財險2.4億股股份,持股比例5.89%。《全球財說》發現,拍賣平台信息顯示該拍賣已撤回,原因是「案外人對拍賣財產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d61f856f2ed4afc26866b4f13a03f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