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再髮指數增強新品,劍指國證2000!小盤股有何魅力?

2023-05-11     全球財說

原標題:華夏基金再髮指數增強新品,劍指國證2000!小盤股有何魅力?

作者:尹柏

出品:全球財說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這些站到C位的寬基指數正面臨分化加劇的局面。而在全面註冊制的大背景下,國證2000作為曾經偏冷門的寬基指數,卻逐漸成為具有價值的關注焦點,更或將成為各大公募基金的「必爭之地」。

這與國證2000指數所承載的屬性及自身特質頗具關聯。從簡稱便可以看出,國證2000是代表小盤股的寬基指數,官方定義為「按照市值和成交金額在市場中所占比例的綜合排名,扣除國證1000指數樣本股後,選取排名靠前的2000隻股票構成國證2000指數」。

在「穩增長」政策推動下,國內流動性持續呈現寬鬆狀態,對於市場整體偏向友好,同時更利於小型上市公司的成長發展。

相較於優質白馬等已形成護城河及壁壘的行業巨頭,以國證2000為代表的小盤股則更能適應環境變化,國證2000所涵蓋行業的廣泛性,更讓該寬基指數在市場持續震盪、行業風格輪動的情況下,形成特有且鮮明的優勢。

那麼,國證2000的魅力究竟體現在何處?《全球財說》將在下文一一細述。

新增量、新價值,小而美如何跑贏核心指數?

既然是投資,首先要談到的便是回報。

國證指數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10日,國證2000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5.42%、8.00%、2.54%,年初至今的階段性收益率為5.10%。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國證2000具有「高彈性、高波動」的特徵,但不論是長期回報還是短期收益,均十分可觀。

若與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滬深核心指數進行對比,優勢同樣明顯。在上述樣本指數中,年化收益率及階段性收益率均處於高水平,甚至優於中證偏股型基金指數。

與同樣以小盤股為成分股的代表性指數中證1000進行對比,國證2000的歷史長期表現明顯優於中證1000,短期收益也基本持平,而收益率的差異則是源於二者之間的選股標準、市值分布差異、行業分布等諸多方面。

從選股標準看,國證2000市值分布相較於中證1000更加偏小。截至2023年5月10日,國證2000成分股的總市值中位數為63.01億元、平均值約為75億元,均不足100億元,而同期中證1000的總市值中位數為106.29億元。

從市值分布看,截至2023年5月10日,國證2000成分股中僅一家市值大於500億元,200億元-499億元共計33家,100億元-199億元共計399家,市值小於100億元的上市公司多達1567家,占比接近80%。再細分,市值小於50億元的上市公司為707家。

隨著註冊制改革進而全面實行,大量規模較小的企業實現上市,小盤股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同時,在做大做強「蛋糕」的背景下,實現新增量、實現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未來的主流。

「新增量」即在社會經濟中占比持續提升、增速高、空間大、市場未飽和、大小企業百花齊放的新興行業,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軍工、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為代表,而「新增量」將成為未來投資主戰場,成長性高、業績彈性強的中小市值標的有望持續貢獻超額收益。

從行業分布來看,以申萬一級行業劃分,國證2000成分股所屬行業權重前10位分別為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力設備、汽車、傳媒、有色金屬、建築裝飾。

若再進行細化,國證2000成分股涉及307個申萬三級行業,而中證1000成分股僅涉及261個申萬三級行業。由此可見,雖然國證2000行業分布同樣集中於製造業,但是分布更為分散且覆蓋面更廣,行業分布更偏向高成長性。

從個股權重來看,國證2000單只成分股占比較小,整體分布相對分散,權重排名前十的成分股權重綜合約2.33%。與核心主流寬基指數對比,前三大和前十大權重股占比均更低。

值得提及的是,「專精特新」是國證2000的重要關鍵詞之一。

截至目前,全國已培育超7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8997家。并力爭到2023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8萬家、「小巨人」企業超過1萬家。

相關數據顯示,在2022年新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更是高達59%。Wind專精特新小巨人指數最新成分股數量為817家,涵蓋滬深北三家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全球財說》對Wind專精特新小巨人指數進行統計對比後發現,國證2000收錄了多達29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則分別收錄13家、15家、143家,國證200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濃度」最高,小而美、小而優也必將成為國證2000以及小盤股的未來發展路線。

估值合理、盈利可期,龍頭公募新產品亮點頗多!

那麼,國證2000作為一隻有前景的寬基指數,目前的估值情況如何?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10日,國證2000最新TTM市盈率為53.00倍,市凈率為2.22倍,位於上市以來的62.74%、27.41%分位,雖市盈率高於中位數44.19倍,但估值仍相對合理。

並且,相較於白馬型的大企業,小企業具備更強勁動能去挖掘新領域,成長性更高,盈利增速也呈現出高彈性的特徵。

以Wind分析師一致預測數據,國證2000的盈利預期持續向上改善,2023年-2025年的三年預期EPS增長幅度達239.39%,優於滬深300、中證1000等寬基指數。

基於成長屬性、盈利預期改善、估值合理等諸多關鍵點,疊加資本市場的政策加持,國證2000指數成為閃閃發光的「新星」。

也正是如此,無論是公募亦或私募,均將中小市值優秀標的視為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自下而上掘金「新增量」,機構持股也更為分散。目前國證2000仍處於券商分析師關注度弱、覆蓋度較低的階段,交易結構上並不擁擠,成分股中仍存在大量的Alpha有待挖掘。

但有A面勢必也存在B面,由於國證2000等小盤股代表寬基指數的成分股中投資標的眾多,存在企業基本面參差不齊、行業較為分散等諸多因素,在此情況下量化投資策略的邏輯性、嚴謹性優勢將放大,效率也將得到更加充分體現,同時整體風險會隨之降低。

4月24日-5月19日,華夏國證2000指數增強發起式(A類:018292,C類:018293)認購進行中,該指數增強產品就是在被動跟蹤指數表現的基礎上,採用主動選股或其他方式調整投資組合,以追求超越標的指數的業績表現。

華夏國證2000指數增強發起式針對目標風險收益特徵,採用「量化多因子」的指數增強策略體系進行組合管理,通過風險控制體系控制組合基差風險、回撤風險、偏離風險等,從不同角度豐富Alpha的來源,充分利用海量數據,有效減少對單一因子的依賴,並在去除主觀決策偏差及情緒影響、提高收益源多樣化的同時,也保證策略的可解釋性。

華夏基金作為境內唯一一家連續七年獲評「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的基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權益ETF規模連續18年穩居行業第一的基金公司,於2005年成立數量投資部以滿足不同的量化投資需求,並已完善構建涵蓋Beta投資和Alpha投資的完整生態系統。

當小盤股疊加量化策略,當國證2000遇到華夏基金,未來將會碰撞出何種火花?感興趣的投資者不妨多加關注,逢時入局機會不容錯過。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bf5543880b38f74b7fcacd6d4be7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