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我們就是純粹的閒聊,不聊命理,只是閒聊。(圖片來源於pexels)
我記得至少是十多年前的時候我碰到一個中年人,他讓我記憶十分深刻。他是一位送水工,家庭中除了老婆,還有繼女和繼子。他的家庭條件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差的那一類,但他每天都是哼著歌的送水,樂呵呵的回家,家庭很和睦。
他說,他目前的生活已經很不錯了,不愁吃喝,相對於以前在農村的時候他的生活已經有了一個質的提升。他在城市裡也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每天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感覺生活很滋潤。
所以,生活的美好是對比出來的。就以工作和事業的角度來說,我沒有做過總結,但我估計很多人對自己的工作都不滿意,不論他是一位掃地的工人,還是一位上市公司的CEO。「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烏蒙山還連著山外山呢。小山羨慕大山高,珠穆朗瑪還想飛越九天呢。所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如果要讓一個人鬱悶,那就找一個比他更厲害朋友做對比。如果要讓一個人釋懷,那就要讓他看看天地萬物。
我們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整體」中去思考,而不是放在「小圈子」中去看。比如說,一個普通的工程師或技術員,雖然看起來這個工作不是很起眼,可是在一個製造業的企業里他已經是所有人中的10%才能達到的高度。但是,如果他只跟自己辦公室的人比較,則至多也就是平均水準。一層層的比較下去,自己永遠是落伍的那個人。
我聽過很多人說自己的生活很失敗,但這個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定義。比如說,我有時候也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我以前的同學中已經有很多人功成名就。但是如果我們有機會去跟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同學們去聊聊,說不定他們的遺憾更多。所以,各人自有自己的所樂,對比徒增煩惱而已。
我曾經很嚮往古都,所以我去洛陽上學。後來又嚮往人間天堂,所以去了杭州。後來發現其實不管是古都還是天堂,都不如奮鬥更吸引我,所以來了深圳。作為深圳打工人那時候的群體夢想,南山科技園是我的奮鬥目標。嗯,後來我去了南山科技園,發現背著電腦上下班一點都不瀟洒。於是,後來我就——寫文章為生了。我是事業單位,私企,國企,還有獨資企業都待過,我給出的結論是:不管在哪裡上班,都不是天堂,都需要忙忙碌碌,都有複雜的人際關係。
輾轉於不同的單位確實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困擾,降低了我提升的速度,但這也卻給了我另外一種自信,那就是我不管和哪個行業的人聊天,我都能以「曾經的業內人士」自居。這種遊蕩式的職業經歷,說不定反而會成為我未來的優勢?開個玩笑。我真正想說的意思是:我就是在比較中迷失了自我,雖然我每次的比較後都會收穫自己想要的,但是我所得到這些的代價是我的人生高度止步不前。但什麼才是人生應該有的高度呢?我沒有答案。
范偉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台詞:「我餓了,你有一個饅頭在吃,你就比我幸福」。所以,看到手裡的「饅頭」非常重要。
有人問我:「你覺得自己現在的事業怎麼樣」?我紅著臉告訴他:「收入確實不高,但我想睡就睡,想做就做,這點我感覺很滿足」。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可沒告訴他其實我連周六周日都在幹活。但是,也許有比我收入高很多倍的人反而會羨慕我這樣悠閒的生活。不用穿西裝,不用巧梳妝,不幸福何?
不要認為自己很失敗,那是因為我們找錯了對比的目標。
文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b46056c010d6d8053565fe2de115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