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洗手日丨洗手非小事,您懂洗手嗎?

2019-10-15   健康吉林12320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生活中我們的雙手會因為觸摸沾染上很多環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而洗手,尤其是科學正確的洗手能最大程度減少疾病的發生,因此,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非常重要。

洗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大學問,日常生活中雙手的拿、取、接、送等動作,都有可能導致「病從口入」,洗手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有效的防病措施,是預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線。您了解如何正確地洗手嗎?下面就讓小編帶您一起學習吧!

洗手注意事項?

什麼時候要洗手?

在打噴嚏後擦拭鼻子:準備食物之前、期間和之後

進食前

在照顧生病的人之前和之後

治療傷口或傷口前後

使用廁所後

換尿布或清理使用廁所的孩子

擤鼻涕、咳嗽或打噴嚏後

觸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

處理寵物食品或寵物用品

接觸垃圾後

經常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洗手可以降低腹瀉死亡率、霍亂和肺炎患病風險;經常洗手能預防皮膚感染、眼部感染、腸道寄生蟲病等。洗手是降低患病率最有效,也是最廉價的方法。

建議洗手時使用洗手液,不用肥皂(肥皂在潮濕的環境中易引起細菌的生長繁殖)。家庭成員之間不能共用擦手毛巾,以免洗手後再次污染。擦手毛巾要一人一用、定期清洗消毒,乾燥懸掛在水龍頭上方,方便取用。

洗手誤區有哪些?

盆子洗手:因為盆里的水是不流動的,洗手時全部的細菌都會留在盆子裡,水就變髒了。手是洗過了,但是達不到洗乾淨的程度。

僅用水洗手:僅靠流動的水沖洗雙手,而不用洗手液,手是清洗不幹凈的,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徵性地「意思」了一下,使嫌髒的心理稍微緩和一點,但遠沒有解決實質問題。

搓洗時間過短:有些人用流動水洗手時,雖然也用了洗手液,但剛剛搓出點泡沫兒就馬上用水沖洗掉了,這樣短時間的泡搓方法實際上也不符合科學洗手的基本要求。

如何正確洗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洗手時長應不少於20秒。

正確的洗手方法,需要每一個人去掌握並身體力行地去實踐,只有每個家庭、每個學校、每個社區、全國和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夠堅持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它的社會健康效益才能得到體現,「全球洗手日」才會「不僅僅是個紀念日!」 讓我們一起關注手衛生,正確洗手,手「築」健康,攜手共享共建美好的生活!

【免責: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眾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編輯:袁麗麗 責任編輯:韓力

投稿郵箱:jilinsheng12320@163.com

聯繫電話:0431-12320

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