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心電圖,想要一帆風順,除非你的心臟不再跳動。處在鋼鐵森林中,你是否也覺得時刻背著沉重的鐐銬?
當你熬夜加班時,也許會煩躁不堪;當你出了差錯,也許會傷心自責;當你一人待在家中,也許會孤獨寂寞……有時候,壞情緒不是你對世界的反擊,而是你的心靈生病了。
1.我國國民心理狀況如何?
2.不同職業人群的心理狀況
3.情緒是這樣影響健康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David R. Hawkins,分析了各類情緒的能量等級,能量值從0~1000,200以下為負面,200以上為正面。
焦慮、抑鬱、恐懼、悲傷、憤怒等情緒,只是呈現一種心理狀態,並不等於疾病。適度的情緒起伏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
一段時間遭遇挫折、困難,情緒會不好,但過了幾天,這種情緒就過去了,就不用特別緊張。
通過下邊三個維度判斷,有抑鬱症傾向,就應該引起注意了,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第一維度--症狀
開始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疲乏無力,有三個核心症狀之一,再加上出現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悲觀消極的念頭,症狀就達到標準了。
第二維度--時間
如果情緒一個星期還不見好轉,甚至抑鬱持續兩個星期。
第三維度--嚴重程度
焦慮、抑鬱情緒即便並不嚴重,但已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記憶力減退、社會功能下降。
看心理醫生不意味著就是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存在上述三個維度,對你構成困擾,就建議看心理醫生。
4.四大心理問題症狀
》》抑鬱
抑鬱最典型的是情緒低落、悲觀失望,進入「無價值感、無用感、無望感」的「三無模式」,對生的憂慮大於對死的恐懼。還會出現食慾或體重下降、睡眠障礙、性慾缺乏等軀體症狀。
如果一個月體重下降7%以上,應引起高度重視,很可能是抑鬱症或其他疾病。抑鬱的人,每天早上表現最嚴重,晚上相對好點。
抑鬱症患者自殺多發生在清晨,如果凌晨三四點了總是睡不著,還經常早醒,就應該當心是否抑鬱了。
》》焦慮
焦慮的核心特徵是恐懼、害怕,它是指向未來的,是對尚未發生事情的擔心,比如在演講之前,害怕講不好會焦慮;明天要去體檢了,怕查出大病而焦慮;家人住院做手術,擔心出意外而焦慮等等。
焦慮時,我們常有某種受威脅感或危險感,但實際上並無任何可辨認的威脅,或者用合理的標準來衡量,誘發焦慮的事件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我們的身體也會發生很多變化,比如精神緊張不安、心跳加速、口乾、出汗、顫抖,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抽搐、暈厥等。
》》恐懼
恐懼與焦慮的區別是,它有明確對象,病人感覺到面臨著某種具體而明確的危險,比如恐高、恐懼坐電梯等。
恐懼症患者會極力迴避他們所害怕的事物或處境,或者帶著強大的畏懼去忍受。
》》強迫
強迫包括強迫觀念,如反覆懷疑有沒有鎖門;強迫恐懼,總是害怕自己會發瘋幹壞事;強迫意向,有種馬上要做某種壞事的衝動感,比如忍不住想把婦女手中的嬰兒扔水裡等。
有嚴重強迫心理的人,一般會通過反覆做某事的儀式化行為來緩解,比如反覆檢查是否鎖門、一天不停地洗手、開門回家必須將門開到30°的角度才進去等。
他們往往能意識到自己行為的異常,卻無力改變。
心理健康的人並不是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如果你在發現心理障礙時,必需及時清理垃圾情緒,找回最好的自己。
【免責: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眾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編輯:王曉婷 責任編輯:韓力
投稿郵箱:jilinsheng12320@163.com
聯繫電話:0431-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