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網紅是如何安排訓練順序的?教你合理安排訓練,打造網紅身材

2024-01-01     愛上體育

原標題:健身網紅是如何安排訓練順序的?教你合理安排訓練,打造網紅身材

網上健身網紅的身材令人羨慕不已,尤其對於看了之後想辦健身卡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動力,在滿心歡喜的辦了卡之後,滿懷期待的準備迎接自己蛻變,但去了之後面對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器材卻不知該何從下手,於是舉一會啞鈴後,又去做兩組深蹲,稍微有一點感覺後又去跑步機上出出汗。少俠敢打包票,不出1個月,自己就不想去健身房了,就算堅持一年,身材也很難有大的變化。

對於大部分健身者來說,無氧運動推薦放在首位,也就是說先無氧運動再進行有氧運動。為什麼這麼安排?作為同為健身的運動,相同的地方都是消耗體力,但是方式不同對其影響的效果也大大不相同。無氧運動會大量消耗身體里的糖原,而糖原的職能是給身體持續供能,以保證各項器官的基本活動和正常運行,一旦體內的糖原消耗殆盡時,身體會分解脂肪作為能量持續為身體功能。所以當你經過1~2小時的無氧訓練,身體里的糖原已經消耗殆盡,這時去做有氧運動,會直接燃燒脂肪,達到減脂效果。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若先進行有氧訓練會消耗身體部分體力,當做完有氧再去無氧時,由於被消耗的體力會很難支撐無氧訓練,換言之,無氧運動的效率會大打折扣,讓力竭提前來臨,對肌肉不能夠全面深度刺激從而也就導致肌肉生長緩慢,有氧運動後再做無氧,還會增加受傷風險。

對於無氧運動,如果每天沒有明確的目標,那麼在健身房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會容易自暴自棄。在進行無氧訓練時,一般按照「先大後小,先整體後局部」的原則進行。

先大後小:優先訓練大肌肉群:胸、背、腿等;小肌肉群: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前臂等。比如我今天練胸,那麼我今天的一整個無氧訓練都應該圍繞胸部動作為主,而不能推幾下槓鈴又跑去深蹲。依次列推:周一練胸、周二練背、周三練肩、周四練腿;以一周為一個循環,一周內正好把全身各個肌肉群循環一邊,並且至少留一天不參加訓練,讓肌肉得到休息。看了後,會有人問:那么小肌肉群該如何安排?對於小肌肉群來說,可以穿插在大肌肉群的訓練中,這也就將到了第三塊知識點:輔助肌的訓練安排。

什麼是輔助肌?比如:我今天在進行胸部訓練時,受到刺激不僅僅是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也會受到刺激,所以有些人在臥推時可以發現,三頭肌也會隨著胸部一起充血,在進行上胸訓練時,三角肌前束也會隨之充血,所以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是胸大肌的輔助肌,在練胸結束之後,可以適當安排幾個動作針對輔助肌訓練。

比如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作為胸大肌的輔助肌,那麼我在練胸的前一天就別安排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的訓練,否則在練胸時又將輔助肌練了一遍。一是同肌肉訓練間隔太短,沒能完全恢復;二是輔助肌肌肉沒能恢復會影響主動肌的訓練。像這樣類似的主輔關係還有:背部與肱二頭肌;腿部與腹部;三角肌與斜方肌等。

優先原則就是優先訓練你薄弱的肌肉群;比如在進行三角肌訓練時:三角肌後束是我的薄弱肌群,所以在訓練時我就將三角肌後束作為我的第一個訓練動作,而並不一定要按照前、中、後的順序進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45ffd5d81c776531032f23677836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