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有暗夜公園?揭開「暗夜組織」的神秘面紗
2007年3月31日,澳大利亞,雪梨。
一位普通的市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走出公司大樓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在本該暗淡的雪梨夜空,他竟然看到了閃爍的群星!
一片漆黑的城市群星灑落,浩瀚蒼穹與林立的高樓形成了和諧的反差,如同身處一個截然不同的群光世界。
這一天被載入了史冊,浩浩蕩蕩的 暗夜行動之一:地球一小時開始了。當晚,雪梨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事後統計,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台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
當晚的雪梨。圖/reduction
暗夜行動與地球一小時
暗夜行動,由諸多專業和業餘天文學家發起,旨在 減少日益增長的光污染,保護全世界頭頂上最原始的黑暗天空,讓群星重新進入現代人的眼睛,也讓夜間活動的動物們重新獲得一片安寧。
國際暗夜協會( IDA ) 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非營利組織,IDA 的使命是「通過優質的戶外照明來保護和保護夜間環境和我們對黑暗天空的遺產」。圖/wikipedia
夜行動物在生物學上已經進化為依賴晝夜分明的環境, 因此可能會受到光污染的傷害。夜空的過度照明正在影響這些生物(尤其是鳥類)。 (在前文「麥旋風殺人事件」中,我們提到了海龜受到酒店燈光的影響而誤入歧途的案例。)光污染也被發現會影響人類的晝夜節律。
海龜在海灘上產完卵後,它們會在海洋上空尋找月光。光會告訴他們哪個方向通向大海,而海灘盡頭有大燈的酒店可能會混淆母龜,使它們走錯路。圖/wikipedia
暗夜行動是一場關乎地球福祉的象徵性運動。其代表例子之一就是開始於雪梨的「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作為抗議氣候變化和呼籲採取緊急行動的全球公民志願行動,於 2007 年在雪梨發起。在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的一個小時里, 雪梨數百萬人關掉了燈,以表達他們對地球一小時的支持。
2008年,地球一小時的雪梨。圖/wikipedia
行動發起後瞬間席捲了全球。 從2007年的1個國家到2020年的190個國家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已經深入人心。
2014年,地球一小時報告發布了了該運動在全球 162 個國家和地區取得的廣泛環境成果。包括 改善了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生存狀況、推動了馬達加斯加打擊森林砍伐的爐灶項目、在中國推出了藍天APP程序以保護環境等。同年《能源研究與社會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10個參與地球一小時的國家裡,有274項電力事件觀測顯示在6年時間裡, 這些事件平均減少了4% 的電力消耗。
中國藍天(blue sky)app內的截圖。圖/China Daily
中國是地球一小時的積極參與者,在2013年,中國有127個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時行動。
雖然行動也獲得了一些負面爭議(比如熄燈會造成蠟燭使用量增多等),但 以地球一小時為首的暗夜行動正在以浩大的聲勢的姿態席捲全球。
香港維多利亞港地球一小時之前與之後。圖/wikipedia
除了知名的地球一小時以外,暗夜行動的另一大成果顯得更加冷門一些,卻是 天文學家和一些對原真夜晚保持熱衷的人們的最後樂園:暗夜保護區。
暗夜保護區與暗夜公園
暗夜保護區(DSP)是暗夜行動的一部分,代表一個 嚴格限制人工光污染的區域,通常圍繞公園或天文台而建立。
墨西哥城的夜晚,天光亮得足以在外面看書。圖/wikipedia
暗夜保護區通常分為以下四類:
國際黑暗天空社區——由依法組織的城鎮組成,它們限制一些人造光源並採用優質的戶外照明條例,同時努力教育居民了解黑暗天空的重要性。
國際黑暗天空公園——公園是為自然保護而保護的公共或私人擁有的空間,可實施良好的戶外照明來欣賞風景。
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保護區由一個黑暗的「核心」區域組成,周圍是人口稠密的區域,在該區域制定嚴格政策控制以保護核心的黑暗。
國際黑暗天空庇護區——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偏遠(通常也是最黑暗)的地方,其保護狀態最脆弱。
加拿大蒙特梅甘蒂克天文台,第一個暗夜保護區。圖/wikipedia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任何一片沒有人造光的荒郊野嶺都屬於暗夜保護區,它有著嚴苛的挑選標準,其中包括 空氣透明度、適合的光照強度和適宜人類活動的程度等。
加拿大草原國家公園暗夜保護區成立以後,夜間活動的黑足雪貂被重新引入。圖/wikipedia
對於普通人來說, 暗夜公園是保護區中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 它擁有世界上最非凡的星空和夜間環境。每年,這些國家公園都會通過展開暗夜節和大量的觀星機會來慶祝令人驚嘆的夜空。其代表之一便是知名的美國死亡谷國家公園。
死亡谷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這裡的日常必須與白天的酷熱、夜晚的低溫以及完全缺水的環境做鬥爭。 但同時這裡也是星空愛好者的絕妙天堂, 它曾以分外美麗的星空而聞名世界。2013年,國際暗夜協會將該公園認證為暗夜公園。
死亡谷暗夜公園的迷人星空。圖/視覺中國
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張,近年來 死亡谷國家公園正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光污染,遙遠的拉斯維加斯的人造光源已經開始將這裡慢慢蠶食,隨著世界各地城市化的推進,諸如死亡谷一樣迷人的夜空也變得越來越稀少。
在中國,同樣有著被國際暗夜協會認證的暗夜公園:阿里暗夜公園。
夜空的守望者——阿里暗夜公園
西藏阿里,失落的人間秘境。圖/視覺中國
阿里,是西藏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這裡常年高寒乾燥,平均4000千米以上的極高海拔使這裡顯得荒涼又神秘。但惡劣的環境也是稀世奇景的絕佳孕育條件,由於海拔高且距離城市遙遠,這裡的 光污染以及空氣污染都很少,空氣透明度極高;加之降水少,晴天多,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加成,使這裡成立了中國首批被國際暗夜協會認證的暗夜公園。
阿里暗夜公園的極致夜空。圖/視覺中國
阿里暗夜公園位於阿里暗夜保護區,距離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的獅泉河達坂30千米,緊鄰219國道。整個暗夜保護區的總面積達到了2500平方千米,包括核心區和外圍區。同時, 阿里暗夜公園也是國內首個以星空暗夜為主題的生態公園,公園安裝有6台800毫米天文望遠鏡,其中4台為折射鏡,2台為反射鏡。
從獅泉河到班公湖的G219國道。圖/視覺中國
每逢夜晚,這裡如水晶般清澈透明的夜空之上,夢幻般的銀河橫貫天際,璀璨的繁星薩滿黑色幕布的天穹,在海拔4000米的天地之間,世界上最美妙的景色盡收眼帘,仿佛只有天、地、人三者存落於世。 不同於國際上其它暗夜公園(比如死亡谷暗夜公園),這裡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光保護,沒有遭到光污染的侵蝕。
除此之外,這裡還相繼修建了 天文台,隨即成為了亞洲盛名的觀星勝地,每年有無數天文愛好者、星空攝影師以及防治光污染的環保工作者們前來。
阿里暗夜保護區的天文觀測基地。圖/視覺中國
獅泉河鎮南30千米處的阿里天文觀測基地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文台,與其它地區的普通天文台相比,這裡擁有著巨大的優勢。 在阿里天文台觀測星空,已經不僅僅是一件探索科學的工程,更是探索大自然藝術的盛事。絢爛無比的星空近在咫尺,觀測者恨不能化身成風,去吹拂眼前閃爍的太空。
阿里天文觀測基地。圖/視覺中國
從最早的電動路燈開始,天文學家就已經開始注意到光污染效應了。被人造光打亂的觀測天文學開始遠離城市,追逐著越來越遠的原始夜空。但很明顯, 僅僅遠離擴張的城市並不能阻止所有黑暗夜空不可避免的毀滅,專業和業餘天文學家都開始反擊。
暗夜行動,正在隱蔽而又黑暗的角落展現出力量。
-END-
文、編輯丨武治宇
封圖來源丨視覺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1b2fbeabdd4e55f1ca94e7e5b09e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