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近600年的驚心動魄:歷史上的兩次甘露之變

2019-08-14     老家許昌

【讀史雜記】

相隔近600年的驚心動魄:歷史上的兩次甘露之變‖老家許昌

文‖賈鳳翔

在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同名為「甘露之變」的宮廷政變。

第一次發生在曹魏甘露五年(260)。

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曹魏大權。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繼其掌權。正元元年(254),司馬師廢掉魏帝曹芳(曹操曾孫),因曹芳無子,就立他14歲的侄子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繼續掌權。

曹髦不願意像漢獻帝那樣做傀儡。甘露五年(260)五月初六夜裡,曹髦召集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等開會。

曹髦說:「司馬昭的野心,連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廢黜的恥辱,今日我將親自與你們一起出去討伐他。」

王經說:「如今權柄掌握在他手裡,您要慎重考慮。」

曹髦從懷中拿出詔書扔在地上:「我已經決定了,縱使死了又有什麼可怕的!」王沈、王業趁機向司馬昭告密。


曹髦拔劍登輦,率領殿中宿衛和奴僕呼喊著出宮。司馬昭派親信、中護軍賈充從外殺入。

曹髦親自拼殺,賈充軍將敗,下屬成濟問賈充:「事情緊急了,你說怎麼辦?」

賈充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司馬公養你們幹什麼?」成濟用長戈將曹髦刺死。

司馬昭聞訊,跪倒在地上號啕大哭。他召集群臣開會。尚書左僕射陳泰不願意去,但被逼去。

司馬昭哭著說:「玄伯,您說咋辦?」

陳泰說:「殺掉賈充,謝罪於天下。」

司馬昭說:「其它辦法呢?」

陳泰說:「沒有其它辦法。」

司馬昭默然,然後逼著郭太后下旨說:「曹髦素質太差,教育無效,我想廢掉,大將軍司馬昭想繼續教育,以觀後效。但他數次害我,大將軍的將士為了救我,將他殺死。將曹髦廢為庶人,以民禮葬之。」

司馬昭又上疏稱「可加恩以王禮葬之」,但葬時規格很低。司馬昭搞陰謀的水平還是很高的。

王沈告密有功,被司馬昭封為安平侯。司馬昭又羅織罪名殺死了王經。為平民憤,司馬昭讓成濟當替罪羊,誅其三族。

成濟光著身子站在屋頂上大罵:「司馬昭,你真不是東西。我為你賣命,你把我殺了。」軍士用亂箭將其射死。

司馬昭並沒有篡位,而是立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奐為帝。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於咸熙二年(266)逼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

第二次發生在唐大和九年(835)。

安史之亂後,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軍。唐敬宗被宦官劉克明殺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為帝。文宗不滿宦官專權,與大臣李訓、鄭注密謀誅滅宦官。

李、鄭也不是好鳥,二人為王守澄引薦,卻恩將仇報。但正是這樣的人才能用。文宗以李訓之謀賜王守澄死。

李、鄭之間也有矛盾。李訓升為宰相後,把鄭注派到鳳翔任節度使,口頭上說是裡應外合,實際上另有打算:幹掉宦官後再干鄭注。接著,李訓又安插了一些黨羽,按計劃行事。

唐文宗登殿,百官列班站定,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奏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石榴樹上有甘露降臨,這是祥瑞的徵兆。」宰相率領百官祝賀。

唐文宗命宰相和中書、門下兩省官員前往察看甘露。


李訓奏報說:「我和眾人去檢查過了,不像是真的。」唐文宗遂命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率眾宦官再次前往察看。

在左金吾後院,仇士良聽到兵器碰撞聲,一陣風把院中的帳幕吹起來,他又看到手執兵器的士卒,不由大驚,急忙跑出。

仇士良命人抬來軟轎,攙扶文宗上轎,沖斷殿後絲網,奔向後宮。李訓組織的士卒數百人殺死殺傷十幾個宦官。

文宗的軟轎一路向北,李訓拉住軟轎不放,一個宦官揮拳猛擊李訓胸部,李訓被打倒在地。

唐文宗的軟轎進入宣政門,大門隨即關上。仇士良等宦官知道唐文宗是政變總後台,便出語不遜。唐文宗渾身發抖。

李訓換上隨從官吏的綠色官服,騎馬而逃,一路上大聲喊:「我有什麼罪而被貶逐!」

仇士良命左、右神策軍副使各率五百人,持刀衝出,殺了一千餘人。

七十多歲的宰相王涯根本沒有參與政變,也被抓起來,戴上鐐銬毒打,無法忍受,承認謀反。禁軍士卒想掠奪大款的財物,就說他們是參與謀反者。地痞流氓也乘機報私仇,隨意殺人,掠奪財物。

李訓中途被捕,押往京城。走到昆明池,他恐怕被毒打污辱,就對押送他的人說:「誰抓住我都能得到重賞,禁軍肯定會把我奪走,不如把我殺了,拿我的首級送到京城。」押送他的人覺得有道理,便割下他的腦袋。

此前,鄭注按照和李訓的約定,率親兵五百人從鳳翔出發,走到中途,得到李訓失敗的消息返回。仇士良等人派人攜帶唐文宗的密敕授予鳳翔監軍張仲清,命令他除掉鄭注。押牙李叔和出主意,請鄭注赴宴,設下伏兵,鄭注中計被殺。接著,鄭注家眷及同黨一千餘人被殺。

仇士良雖專權二十餘年,下場也不好。他病死後,有人告發他有不法行為。從他家裡搜出了數千件兵器。結果,爵位被剝奪了,財產被沒收了。

歷史總是驚人地重複。這兩次政變相隔近六百年,卻有相同之處:都是皇帝因不滿自己受制於人發動的,都失敗了。也有不同之處:前者導致改朝換代,後者沒有。為什麼後者沒有?宦官不可能當皇帝。不能享受後宮佳麗,不能把位置傳給子孫,當皇帝幹什麼?從這個意義來說,某些皇帝寵信宦官也有一定道理。


【作者簡介】賈鳳翔,曾獲河南省高等院校畢業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全省第一名,進修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現為許昌市老幹部大學文學教師。在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曲藝、詩歌、文藝評論、歷史研究、書法、音樂、攝影、演講、表演諸領域均曾在國家級、省級發表作品或獲獎。出書三十餘本。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博客被新浪總部評為全球十大新銳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YMdCW0BJleJMoPM9w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