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伴隨著現場觀眾的山呼海嘯,主場作戰的G2戰隊點爆了對手的主堡水晶。
眾將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先跟自己的後勤人員一番慶祝,隨後昂首闊步走向舞台另一端,走向他們的手下敗將。
那邊廂,FAKER拉了拉衣角,和往常一樣,面無表情地離開座位,等待勝者過來握手。
然而,僅僅幾分鐘之前,這位英雄聯盟的第一人還遠沒有現在看上去這麼古井無波——
在一次失利的團戰之後,率先被秒的李哥得空騰出手來撩了撩額前的頭髮,從鏡頭裡可以清楚看到,這名叱吒賽場七年的大魔王,居然罕見地手抖了。
這個鏡頭在一個小時之後衝上了微博熱搜的榜首,下方評論洶洶,但歸結起來不過五個字:
「神,也不行了。」
1.
是的,神也不行了。
同樣的場景在一年之內已經是第二次呈現在faker和SKT眼前。
時間推到半年之前的台北,
彼時faker的妖姬在一通閃轉騰挪之後還是殞命在了G2上單派克的利刃之下。
隨著雙殺的字樣彈出,
faker明白,敗局已定,自己已無力回天。
和兩年前鳥巢不同,這次他沒有落淚,沒有失態,
只是整理了一下頭髮,扶了一下眼鏡。
是對結果意料之中?還是對失利已經麻木?
又或者,這個MSI冠軍的分量,本身在李哥心裡就不是那麼重?
或許三者都有,但無論哪一條,看起來都不那麼充分和靠譜。
非要找個說法,還是政治正確地理解成李哥在下決心,力求半年後以更強的姿態捲土重來吧。
就像2015年的劇本一樣。
但這次,他沒有成功,SKT也沒有。
LCK,更沒有。
2.
10月20日,S9小組賽剛剛打完。
韓國三支戰隊毫無懸念卻也出人意料的包攬了三個小組的頭名,
並且戰績是清一色的5-1。
於是在那個晚上,
LOL圈內被討論最多的又成了LCK:
「韓國隊還是恐怖啊」
「沉寂一年就回來了」
「李哥還是李哥」…………
甚至有悲觀者直接斷言,今年估計又會像S6一樣,
三支韓國隊伍全部殺入四強,
懸念只是那個被包圍的可憐蟲能不能創造奇蹟 。
遠在韓國的評論席一片歡騰,
解說之一,曾經CJ的選手cloudtemplar說道:
能確定的是,我們現在是第一聯賽。
這句話說完解說台安靜了兩秒鐘,
其中一位臉上綻出了燦爛的笑容,
另外一位則在愣了一下之後問道:「第一聯賽是嗎?」
這句話中透著滿滿的小心翼翼和自我懷疑。
放在兩年之前,這個問題絕對不會被問出口,
甚至左邊解說的那句強調也不會說出口。
因為答案就在那,無須任何人來刻意陳述一遍。
然而僅僅兩年之後,物是人非,
SKT還是LCK的榜首,
但LCK,卻已經不是五大聯賽的大哥了。
若有兩年前的觀眾穿越到現在,
乍見LCK這兩年的戰績,想必會目瞪口呆。
而我們,也只能在旁邊恰一口熱狗,優哉游哉道:
「大人,世道變了。 」
3.
是的,世道變了。
事實證明,那位反問回去的解說,
他的小心翼翼是有道理的。
僅僅一個禮拜之後,兩場比賽,將GRF和DWG打回原形。
LCK從占據八強的半壁江山到四強只剩獨苗,
其中的落差之大,變化之快,堪稱魔幻。
而順利過關的SKT呢?他們是否又能真的高枕無憂?
也許是吧,畢竟他們是三冠的隊伍,畢竟他們是SKT,
畢竟他們的中單,叫做faker。
但這一次,無論是SKT還是faker都沒有了他們的神奇——
SKT被G2 以3:1乾淨利落地斬於馬下,出現了開頭提到的那一幕。
這場比賽,不能說不精彩,
但縱觀全局,SKT實際上差G2的不僅僅是一著。
也許一個禮拜之前只是因為他們遇到的是SPY,八強戰隊中最弱的一支,所以才能僥倖來到四強。
若是讓他們和GRF或者DWG換位而處,
或許SKT的局面,要比他們還要糟糕得多。
但討論這些沒什麼意義,
也沒人在乎SKT能排第三,還是第八。
他們只在乎下個個禮拜FPX和G2誰能成為新王,
以及,LPL和LEC,到底誰才是今年的第一賽區。
至於SKT,估計還能給人一點留下一點嚼頭的,
只剩熱搜榜上,李哥那雙顫抖的手了。
就是這樣,輸的人會被很快遺忘,
即便是faker,
即便是LCK。
4.
LCK的落沒被人提起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2015年,韓援大潮第一次湧起的時候,
就有人質疑:這種程度的人才流失,會不會對LCK產生影響?
LCK用第一個三年告訴我們:不會,我們還有新一代的人才;
於是他們拿走了15年到17年所有的世界賽冠軍,
還有兩個MSI的獎盃。
但第二個三年,LCK疲態盡顯。
從丟掉18年的MSI開始,
或者更早,丟掉17年的全明星開始,
LCK王朝的城牆就已經出現鬆動。
隨後的世界賽,IG給了LCK致命一擊,
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中斷了他們的奪冠記錄。
LCK甚至算不上是被後來者艱難擊敗的:
GEN小組出局;AFS慘遭零封。
被視為奪冠熱門的KT,也差點被IG3:0送回家。
大廈傾覆,不會有一點預兆。
第二個三年,
被挖空的城牆,終於開始搖搖欲墜了。
5.
沒錯,第二個三年,LCK顯得狼狽。
他們在三星之後,確實又出了一大批人才,
比如SMEB,比如小花生,比如bang。
但是在這些人之後呢?
你又有多久沒聽過LCK出來的超級巨星了?
去年的kiin,今年的nuguri,我們原本以為會是下一個smeb,下一個marin,
但兩次世界賽,證明了他們還差得遠。
而嚴格來講,上一代的巨星,
其實也算是三星時代的選手,只不過嶄露頭角是在三星離開之後罷了。
至今還活躍在一線舞台、頂級戰隊的,
居然還是FAKER、mata這樣的老將,
這是LCK的幸事,
但也是LCK的悲哀。
老樹開花從來不會給人帶來希望,
新木抽芽才有綠樹成蔭的可能。
至於造成這種局面的具體原因,
我不得而知。
有人說是因為新人為了錢,都跑到了別的賽區,
但縱觀這兩年全世界,特別是LPL,引入韓援的比例已經大大減少。
LPL那幾支韓援為核的戰隊,
其實用的還是幾年前第一批韓援大潮進來的老選手。
比如IG的ROOKIE,比如WE的大舅子,比如FPX的doinb。
即便是資本井噴的北美,
招攬的也都是corejj這樣聲名在外的選手,
還是老將。
歐洲就更不用說了,這兩年光見他們往外吐了,
今年出征世界賽的三支隊伍,更是沒有一張亞洲面孔。
LCK的新人都跑到哪裡去了?
恐怕只有LCK的從業人員清楚,
或許都因為不給飯吃餓死在基地了吧。
6.
相比起LCK,其他四大…………
哦不,是兩大聯賽,則是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沒辦法,北美的人才凋零其實不比LCK輕多少,
而LMS…………好吧,這個賽區現在都已經沒了。
坦白講,LEC其實這兩年也沒出什麼新人:
翻開G2五人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打職業都有一段年頭了。
唯一讓人有印象的後起之秀只有FNC的nemesis,
但顯然,他也沒有達到前輩caps和prekz那樣的高度。
但即便如此,LEC還是顯得朝氣蓬勃。
這或許得益於他們的聯盟化,
也或許得益於他們天生的創新精神:
人都是老人,但玩的,絕對要是一個新遊戲!
LPL是第一個戰勝LCK的賽區,
但第一個打破LCK運營體系的,
恐怕也有歐洲人的功勞。
無論是上單派克還是蓋倫悠米,
這些奇奇怪怪卻行之有效的套路幾乎都是歐洲人開發,
在這種前提之下,
他們也沒有完全捨棄掉運營,
SKT對決G2的第一把,
前者第一次在國際舞台被一支非韓隊伍靠運營玩死,
這簡直是天大的新聞。
可細想起來其實不奇怪,
早在S5時期,那兩支殺入四強的歐洲隊伍,
也是玩著兵線幹掉了其他對手。
歐洲人從來都很會運營,
只是他們現在更會打架了
而LPL的勝利則更像是自我堅持後得到的碩果。
在摒棄了一定程度上對韓援的依賴之後,
LPL開始尋找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有不止一份的數據表明,
五大聯賽之中,血腥程度最高的,就是LPL。
歷來如此。
在這次四強,LPL更是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我們的聯賽特色。
bo5的第二場,雙方在42分鐘的時間裡,
一共爆發了59個人頭。
是2015年以來人頭數最多的一場。
賽前歐美的解說對此並不是沒有準備,
但當這一盤硬菜真的擺到了他們面前時,
還是把他們嚇了一大跳:
「本屆世界賽到目前為止的15分鐘擊殺是7個,」
「而這場,是13個!整整翻了一倍!」
歐洲的聯賽其實已經算是刀光劍影,
但在LPL的激烈程度面前,他們還是不值一提。
歡迎來到LPL。
而給這種成功提供保證的,
是LPL這兩年本土不斷湧現的驚艷奇才——
比如knight,比如ning,比如小天。
事實證明:只要YM不倒,LPL便有無限可能!
未來三年LPL發展的大方向也已經很清楚:
1.建更多的主場;
2.引進更多的隊伍;
3.隱蔽好YM的基地,
4.保護好PDD的豪宅。
值得一問的是,
其實在過去的幾年中,除了「韓化」最嚴重的的2015年,
我們一直都是這個打法,
可為什麼只在這個時期我們成功了?
7.
這一點,恐怕要去問問拳頭。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是,
在這次G2對陣SKT的四場比賽中,
前15分鐘全部都是SKT的領先,
無一例外。
另外12場有韓國隊伍的BO5也大多如此,
但最後笑著贏下比賽的,卻仍然是G2,
以及站在韓國對面的戰隊們。.
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
或者換個說法:
現在想要完美運營死一場比賽,已經越來越難。
LOL就像象棋,LCK仍然是開局的大師,
但中間的進攻以及優勢後的收尾,
LCK似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最有代表性的同樣來自SKT對陣G2的最後一場,
SKT在五對四的情況下,
既沒有果斷進攻,也沒能及時撤退,
等到對方亞索復活,
反而集結打了一波,
結果就是:打了,一波。
同樣的事情在GRF和DWG身上也屢見不鮮,
LCK似乎已經不知道怎麼樣終結一場比賽。
而究其原因,視野是最大的癥結所在。
在過去的比賽中,LCK最常用的勝利公式無非一條:
拿到優勢——投入視野——視野占優拿中立資源——牽扯兵線——拿大龍上高地——破掉水晶蠶食野區——經濟優勢一波推完。
在這樣的公式之下,LCK甚至出現過很多場近乎0人頭的比賽。
但現在,這條公式顯然不適用了。
讓它失效的幕後黑手,只能是拳頭。
峽谷先鋒和塔皮這兩個機制的共同加入讓前期劣勢方有可以交換的東西,
並且往往還能換贏;
綠色打野刀的刪除也讓LCK的視野防線不再那麼堅不可摧;
工資裝眼石的生效機制更是大大延緩了韓國人用視野做事的時間,
讓他們的對手有更多可以尋找的機會。
今年的nuguri偏愛偷錢出了名,
但是帶著黃色工資裝的偷錢方式,
除了極限發育之外,恐怕也有補缺視野的意思。
拳頭的針對不可謂不成功。
這幾刀下來,
不光砍爛了LCK吃飯的飯碗,
也是砍碎了LCK制霸的基石。
人才凋敝,強鄰崛起,官方針對。
前兩者是根由,
第三條,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LCK在14年之後還能縱橫三年,
所以LCK在14年之後只能縱橫三年。
8.
今年世界賽,是最難預測的一屆。
但馬後炮來看,其實是最好預測的一屆:
歐洲崛起,韓國遲暮,LPL依舊強勢。
只要按著這個大方向,別墅靠海也不是夢話。
只可惜本人,以及大多的解說,觀眾,
可能都是得過「LCK PTSD」的患者,
對韓國隊伍都保有著莫名的忌憚和恐懼。
所以當SKT重回世界賽,
我們第一時間認為是王者歸來。
只是王者到底還是被策劃「暗算」 得太重了,
這次華山論劍,
他們連峰頂都沒能爬上去,就死在半山腰了。
我以為,現在說LCK已經徹底不行好為時過早,
明年才是LCK能否崛起的關鍵。
faker這一代垂垂老矣已是不爭的事實,
DWG和GRF的新一代也沒有了大賽經驗不足的藉口。
是順勢頂上成為中流砥柱強勢崛起;
還是隨波逐流就此一蹶不振爛到底。
就看這一年了。
當年LPL挖牆角的那一鏟,
到底鏟在了LCK的腳踝,還是大動脈上,
也將很快得到答案。
END.
(喜歡的給個關注,給個關注,給個關注呀~手動慘兮兮~)
本文由嚕點遊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