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降維打擊?這巨頭放棄雷射雷達 大疆華為異軍突起!

2023-09-10     玩車教授

記得三年前,博世就已經研發出了可以車規級雷射雷達。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巨頭,博世當時對進軍自動駕駛領域可謂信心十足,並且聲稱將自動駕駛系統的採購價格降低到200美元左右。

然而,3年之後的2023年9月4日就有外媒報道稱,博世已經秘密退出了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研發,並且這一報道已經得到了博世發言人的證實。博世發言人稱:「考慮到技術的複雜性和上市時間,博世不久前就決定不再在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硬體開發上投入更多資源。」

眾所周知,雷射雷達在智能駕駛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與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其他傳感器技術相配合,共同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事實上儘管博世已經放棄研發雷射雷達,但它仍然認為雷射雷達技術對於L3級別自動駕駛非常重要。

那麼,博世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公司,它為什麼要放棄研發雷射雷達這樣的自動駕駛核心感知部件呢?

從技術層面來看,雷射雷達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然而,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業界對雷射雷達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進一步增加了研發的難度和風險。

從市場層面來看,雷射雷達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包括國外的Velodyne、Waymo,國內的華為、大疆、禾賽等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投入資源研發雷射雷達。

相比起產業鏈龐大的博世,這些企業在雷射雷達的研發上更加專注,技術規格更加先進,產品價格也更加低廉。

價格方面,大疆在2020年推出的車規級雷射雷達價格只需要1000美元,而華為則計劃將旗下等效96線雷射雷達價格下降到200美元,未來目標更是將價格下探到100美元。博世也只能是自愧不如。

此外,雷射雷達雖然是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感知部件,但雷射雷達也只是自動駕駛系統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想要達到高階自動駕駛除了雷射雷達,還需要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技術的融合和協作。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在放棄研發雷射雷達之後並沒有想過放棄自研自動駕駛技術,而是轉向其它自動駕駛感知硬體,並且保留有關雷射雷達的專業知識儲備,以便根據需要將採購的雷射雷達集成到自動駕駛功能當中。

事實上博世放棄自研雷射雷達早有徵兆,因為它在前幾年就已經入股了中國的雷射雷達企業——禾賽科技,並且以7.65%的股份成為了它的主要股東之一。如果要對外採購雷射雷達,禾賽科技的產品將會成為博世的首選。

儘管如此,就博世涉足雷射雷達領域本身而言,它從3年前在雷射雷達領域的壯志躊躇,到如今的黯然退場,象徵著這個有著137年歷史的汽車零部件領域頂級巨頭在智能化時代的一次大敗退。

在教授看來,博世在雷射雷達領域的敗退,甚至可以看作是傳統汽車技術供應商在走上智能汽車時代下坡路的縮影。是的,博世確實在雷射雷達領域敗退了,但敗退的傳統汽車技術供應商並不只有博世一家。

有著車規級雷射雷達鼻祖之稱的德國Ibeo成立於1998年,這家公司成立以來就旨在將雷射雷達技術應用在汽車上,而全球首款L3級別自動駕駛量產車奧迪A8搭載的正是由Ibeo公司提供的SCALA雷射雷達。

2016年,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采埃孚看中了Ibeo的車規級雷射雷達和環境感知算法,收購了其40%的股份,成為了Ibeo的最大股東。可惜好景不長,Ibeo最終在2022年正式宣告破產,采埃孚的雷射雷達之路也戛然而止。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駕駛只是智能汽車的一部分,而雷射雷達也只是自動駕駛系統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說現階段的智能駕駛主要是在汽車上增加零部件,是在為汽車做加法,那麼電動化的到來就相當於給汽車做減法。

新能源汽車將大幅減少簡化車體結構,減少傳統汽車零部件的使用量,而這才是當下傳統汽車技術供應商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其中,新能源汽車首先簡化的就是傳統燃油車當中的變速箱,因此留給采埃孚、愛信以及格特拉克這類傳統變速箱企業轉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相比起顯得有些垂垂老矣的傳統汽車技術供應商,華為、大疆、寧德時代等在智能化、電動化時代快速崛起的中國新興汽車技術供應商大有一股取而代之的架勢。

教授認為,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智能化、電動化變革當中,如果傳統汽車技術供應商再不積極完成大象轉身般的智能化、電動化轉型,那麼它們都有可能面臨在下坡路上走到底的危機,直至無路可走。

事實上在汽車領域跟不上智能化、電動化時代腳步的遠遠不只是偏向上游的汽車技術供應商,目前在這兩個方面落後的傳統車企也有不少。至於有哪些傳統車企落後嘛,教授就不在這裡一一點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9ae2a6240ed6e551477bf9ca8d04e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