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原來寶寶是這樣認出媽媽,真相讓每一個媽媽破防

2022-06-26     京媽說

原標題:暖心!原來寶寶是這樣認出媽媽,真相讓每一個媽媽破防

從懷上寶寶,就滿心全是寶寶了;
從生了寶寶,就滿眼都是寶寶了。

當媽的,大概都是如此吧~

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是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媽媽的呢?你是不是也想知道。

有的人覺得是在媽媽肚子裡,因為做胎教時,媽媽說話他就動的很歡,當爸爸或其他人說話時就不動了。

也有的人覺得至少是出生後,到了半歲左右。

原來寶寶是這樣認出媽媽的,看完破防了!

有個央視的暖心公益廣告,視頻內容是一個哭鬧不安的小嬰兒,誰抱著都哄不乖。

無論是慈祥的奶奶、溫柔的孕婦阿姨、陽光的叔叔,還是可愛的姐姐,都無法讓他平靜下來。

最後,在一個陌生的大鬍子叔叔的懷抱里,停止哭泣慢慢露出微笑……

原因是數月前,他媽媽的心臟移植給了這位大叔,當寶寶再次聽到媽媽熟悉的心跳聲時逐漸停止哭泣,還衝著叔叔微笑,用小手觸摸叔叔的鼻子、抓握叔叔的手指……

有網友說:寶寶不哭了,我卻哭了。

一分半的視頻,真的是看一遍哭一遍。

人類幼崽真的是神奇的存在,小小月齡,「媽媽」都還不會叫,甚至什麼都還不懂,但當聽到「咚咚咚」的心跳聲時,知道那個聲音很熟悉,會讓他有安全感,會讓他開心的微笑,那個心跳聲是媽媽的心跳。

「一哭二笑三認母」,寶寶到底多大開始能認出媽媽?

是的,小嬰兒並不是什麼都不懂。

就像前面的寶寶,聽到熟悉的心跳聲,知道那是媽媽的心跳聲。

我們也知道,在自然界,不少小動物會把出生後第一眼看到的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

但是 剛出生的人類嬰兒,視力發育不完全,不僅看到的距離有限,而且看到的事物也是黑白的,模糊的,包括自己的媽媽。

所以,他們會在記住媽媽面龐之前,用其他方法來判斷是不是媽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小嬰兒是怎麼一步步認出媽媽的。

0-3個月:通過媽媽的心跳、氣味、聲音

看過一段在 產房的溫馨視頻,是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護士抱著時哇哇大哭,但當護士把他放在媽媽身邊,說了句「親一下,媽媽辛苦了」。

媽媽用手摸了摸寶寶的小臉兒,哭的撕心裂肺的寶寶立馬不哭了,乖乖的躺在媽媽身邊。

有網友說:「剛出生的寶寶居然這麼聰明!」 、「世上只有媽媽好」。

在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中「人性由情感喚醒」章節, 就寫到:孩子最早是靠氣味來認人的。

早在孕期胎兒最先發展的是聽覺,出生後,嗅覺先於視覺發展,嗅覺是孩子最早的認人方法。

由於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記住媽媽的心跳節律和身體氣味了,所以出生後被寶寶抱著、在媽媽身邊時,聞著熟悉的味道、聽著熟悉的心跳,寶寶就會很有安全感,會停止哭泣,變得很乖。

還有一個判斷方法是:聽聲音。寶寶的聽力在孕期5個月左右開始發育,在之後的幾個月每天都會聽到媽媽的聲音,自然熟悉。

出生後,他還會記得媽媽的聲音,當媽媽和他說話時,他就知道是在媽媽身邊,會變得安靜下來,很安心很踏實。

4-6個月:開始通過眼睛辨別媽媽

出生後,隨著視力逐漸發育,寶寶看到的事物越來越清晰,看到的距離越來越遠,並且眼中也逐漸有了色彩,認知能力也逐漸發育,就會開始通過視覺來認識並記住媽媽。

孕期每天和媽媽形影不離,出生後每天也是媽媽照顧,喂奶、換尿布、換衣服、哄睡等,寶寶會對媽媽更熟悉。

再加上視力的發育,到了4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慢慢的通過眼睛來辨別媽媽了,已經懂的對著媽媽微笑了。

6-12個月:開始學會認人了

到了 6個月左右,寶寶的視力進一步發育,能很清楚的看清眼前的人和事物,不僅能認出自己的媽媽,還能認出哪些是熟悉的人,哪些是陌生人,也就是有認生表現了。

面對朝夕相處的媽媽,會變得 越來越依賴,總喜歡黏著媽媽,但如果別人想把他抱走時,會有明顯的反抗和哭鬧,可沒那麼容易。

這個時候的寶寶,是不是明顯「聰明」不少呢?

到了 7-9個月,說話早的寶寶會開口叫第一聲「媽媽」,一句奶聲奶氣的「媽媽」,能把媽媽感動的哭個稀里嘩啦。

前面就是寶寶一步步認識媽媽的過程,看完是不是覺得家裡這個小小的寶貝很了不起呢!

看著似乎每天沒多大變化,看著似乎什麼都不懂,但其實他們每天都在努力長大。

而對媽媽來說,看著寶寶的這些變化,再苦再累也都值得,也希望寶寶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

你家娃多大了,你覺得你家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媽媽的呢,也歡迎來分享你帶娃過程中的暖心瞬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59ea3eaafc9b619d25ee962f57a0f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