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效良方,抗抑鬱、抗腫瘤、抗衰老,還可以通治「一切肝病」

2023-05-19     醫者榮耀

原標題:一個奇效良方,抗抑鬱、抗腫瘤、抗衰老,還可以通治「一切肝病」

聖人告訴我們,「吾道一以貫之」,無論是忠恕之道,還是三千大道,本始初心都應當一以貫之的堅守。俗話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就怕凡人心不堅」,可見,要想修成正果,要想立身上乘,即便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也依然要「歷經苦難痴心不改」。那麼,這麼做值得嗎?當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堅守這樣的初心,並一以貫之,即便不能達到孟子所說的「人人皆可為堯舜」的境界,但也能夠求個「我心光明」!

清代名醫魏之琇在編撰《續名醫類案》的時候,講到明末清初的醫學家高鼓峰、呂東莊治療心胃痛時,所用的「滋水生肝飲」,他早年也嘗試使用過這個方子,但是覺得「卻不甚應」,於是自創一方,可以統治「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名喚「一貫煎」。以「吾道一以貫之」的「一貫」為名,不僅繼承聖人之學,還「一理貫串萬物」,本臟腑制化之理,如環相貫。是在借鑑中繼承,在創新中發展,立論很高!

一貫煎原本只是是在《續名醫類案》中蜻蜓點水一般的出現一下,但是卻被後世醫家大力推崇。首先是清代溫病四大家之一的王孟英,對魏之琇的理法方藥大為讚賞,並將魏之琇的醫話良方輯入《柳洲醫話》,從此廣為流傳。接著是近代名醫張山雷,稱一貫煎是「養陰方中之別出機杼者」,「涵養肝陰第一良藥」,並進一步指出,「凡血液不充,經絡窒滯,肝膽不馴」,「而變生諸病者」,「皆可用之」,「苟無停痰積飲,此方最有奇功」。

一貫煎是在滋水清肝飲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那麼,這個滋水清肝飲究竟又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主要是由「熟地、當歸身、白芍、棗仁、山萸肉、茯苓、山藥、柴胡、山梔、丹皮、澤瀉」等中藥組成。不難看出,滋水清肝飲是將六味地黃丸與丹梔逍遙散進行了化裁,本身也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方劑。但是魏之琇在運用的過程中,也發現對於當時諸多肝鬱病症力有不逮。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的情況,一邊「為往聖繼絕學」,一邊「為萬世開太平」,創下了一貫煎,而名流千古。

一貫煎的藥物組成很多嗎?並不多!全方由「北沙參、麥冬、地黃、當歸、枸杞子、川楝子」六味中藥組成[1]。但是原方沒有劑量,經過後世醫家的臨床驗證,並逐漸增加了劑量。清代醫家錢敏捷在《醫方絜度》中首次給一貫煎增補了劑量,即:北沙參、麥冬、當歸各一錢五分,枸杞、生地各三錢,川楝子二錢。現代臨床中,一貫煎有一個通用劑量:北沙參、麥冬、當歸各9g,生地黃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4.5g,水煎服。

在臨床使用的時候,魏之琇也強調「六味出入加減,投之應如桴鼓」。對於一貫煎的臨證加減,《柳洲醫話》中記載的比較詳細,如果口苦幹燥的,可以加酒炒川黃連三至五分;如果大便秘結的,可以加瓜蔞仁;如果有虛熱或者汗多,可以加地骨皮;如果痰多,加貝母(最好是浙貝母);如果舌紅而干,陰虧過甚,可以加石斛;如果脅肋脹痛,按之堅硬,可以加鱉甲;如果煩熱口渴,可以加知母、石膏;如果腹痛,可以加芍藥、甘草;如果腳弱,可以加牛膝、薏苡仁;如果不寐失眠,可以加棗仁(也就是酸棗仁)。後世醫家還提出,如果脅痛很甚的話,可以加合歡花、玫瑰花、白蒺藜;如果頭目昏暈的話,可以加女貞子、桑葚等中藥。

那麼,這個一貫煎,它的配伍奧秘究竟是怎樣的呢?方中的君藥就是以劑量最大的生地黃,還是以核心作用最強的枸杞子呢?對此也有一些爭議,有的認為應當以生地黃為君藥,也有認為應當以生地黃和枸杞共為君藥,也有認為應當以枸杞為君藥。對於方劑中的君藥,並不能以劑量大小論英雄,如果劑量最大的中藥也恰好是針對病機主證的,那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君藥,倘若不是,就要另行考慮。之所以對一貫煎的君藥存在爭議,最主要的是核心病機的變化,如果將它的核心病機,定義為「肝腎陰虛、肝氣不舒」,那麼,自然是要以生地黃或者生地黃、枸杞為君藥;但如果將它的核心病機定義為「肝陰不足、肝氣失疏」,那麼,自然是要以枸杞為君藥的。

從魏之琇的立方之滯來看,一貫煎全方應以枸杞子為君藥,入肝腎二經,但以滋陰補肝為主;以生地黃、當歸為臣藥,其中生地黃滋腎養陰、清虛熱、生津液,當歸養血補肝;以北沙參、麥冬為佐藥,主要起到養胃生津、潤燥止渴的作用;以川楝子為使藥,主要起到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的作用。全方配伍中,當歸和川楝子頗為奇妙,當歸是血中氣藥,養血之中有調血之能,補肝之中寓疏達之力;川楝子實乃疏郁之要藥,與大隊甘寒滋陰養血藥物配伍,既無苦燥傷陰之弊,又可引諸藥達於肝經。不得不說,全方雖然簡簡單單六味中藥,但是整個配伍,卻奇妙的很。

不過對於一貫煎中的有幾味中藥,依然是需要反覆討論的,比如為什麼是用生地黃而不是熟地黃?為什麼要用沙參與麥冬?意義何在?有學者對此也提出過獨到見解,認為一貫煎中選用生地黃而不選熟地黃的意義在於養陰生津,清熱涼血,降肝腎之火,而非單純的滋水涵木,更重要的是生地黃養陰清熱,可以輔助枸杞子滋肝腎之陰;選用北沙參主要有補益肺氣之意、麥冬有養肺陰、資肺氣之能;麥冬、北沙參配伍可以資肺胃之陰,培土養金以平木,協調肝升肺降的氣機運動,恢復肝氣疏泄的生理功能,且北沙參、麥冬、川楝子配伍,可益胃生津,恢復中軸運化,肝氣得疏、肺氣得降,氣機升降恢復正常[2]。可見,一貫煎藥僅六味,但是配伍卻是出神入化。

對於一貫煎的功效主治,魏之琇曾說,可以統治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近代名醫張山雷將一貫煎的功效主治延伸至肝腎陰虛所致的腿膝酸痛、足軟無力,或環跳、髀樞、足跟掣痛,以及痢後鶴膝、附骨、環跳諸症。按照方劑學的常規,認為一貫煎具有滋陰疏肝的作用,適用於陰虛肝鬱證,臨床常以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等主要臨床表現,另外也備註了一貫煎在疝瘕積聚等疑難雜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隨著現代臨床的不斷深入,發現一貫煎的作用巨大,比如說,一貫煎及其加減,可以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後綜合徵,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更年期綜合徵,絕經後外陰炎,帶狀皰疹及其後遺神經痛,乳痛症,口腔潰瘍,中心性視網膜炎等疾病[3]。另有學者通過文獻研究發現,一貫煎及其加減方的部分現代臨床應用,主要可用於治療肝硬化、肝纖維化、肝硬化腹水、肝損傷、原發性肝癌、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乾燥綜合徵;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等;慢性B型肝炎;乾眼症、耳鳴;腦梗塞後遺症;更年期綜合徵等疾病[4]。

有學者通過構建中藥成分-靶點-疾病網絡,對一貫煎進行了「異病同治」網絡藥理學的分析,預測出一貫煎可能治療的疾病有癌症、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疾病、焦慮症、炎症、抑鬱症、肝纖維化、肝硬化、卵巢早衰等;且在癌症中,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節點度較高,這些大多被現代臨床和實驗研究所證實,能夠治療或緩解很多疾病或症狀[5]。總之,一貫煎的作用,已經遠遠不止是統治一切肝病那麼簡單了,尤其是它在抗抑鬱、抗腫瘤、抗衰老方面的重大潛力,是值得現代臨床進行深入研究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貫煎的方面含義,聖賢之道一以貫之,中醫之道一以貫之,必能長成蒼天大樹,成功庇護蒼天大樹下的一切生機!

參考文獻

[1]明·汪瓘,清·魏之琇.名醫類案正續編[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苟彥鵬,劉蔚雯.一貫煎配伍探析[J].中國民間療法,2022,30(21):23-25.

[3]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梁悅,王長虹,程雪梅,等.一貫煎的處方考證和臨床應用研究概況[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21,27(22):15-22.

[5]楊夢蝶,蔡菲菲,武容,等.一貫煎「異病同治」的網絡藥理學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7,19(12):1912-1919.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4493c09ac1a7ddf7d8d2d9f4a259e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