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張謇,中國第一位社會企業家,民營企業家典範

2024-01-18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溫鐵軍:張謇,中國第一位社會企業家,民營企業家典範

一方一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模式的不斷轉變,一些民營經濟也在不斷做大做強,走出中國站在世界貿易舞台上;同時隨著這些經濟的不斷發展,令一些西方霸權對我國部分企業經濟進行了制裁。在引發人們討論的同時,讓人想到了百年前我國一位著名的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中國特殊時期通過興辦實業來挽救民族危機。他就是張謇。

這一做法為後世的民營企業家精神塑造了模範形象,國家領導人更是稱讚張謇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為什麼時隔百年後張謇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這篇文章就從張謇所在的社會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發,展現當年的企業精神。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實業救國,這是那一代人的標誌,更是張謇的標誌。

很多人將其單一的理解為工業家是遠遠不夠的,他的政治色彩更為濃重。在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關鍵之處,張謇都扮演著關鍵角色。

2、教育之路

1916年之後,張謇開始進行地方建設,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張謇建設不到的。

在地方上他耗盡全部力量發展教育,無論是在他權力頂峰時期,或者是他在退出政壇的能量微薄之際,他都在努力著,而他所創辦的教育與別人又是不一樣的。那個時期的人們都是很有能力的,如蔡元培重塑了北大,嚴修創辦了南開,而這些都是大學,只有張謇認為新式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他一口氣創辦了將近400所各種門類的基礎學校,完成了一個完整的近代國民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教育發展之路。

這些人沒有太多的能力來發揚光大張謇的名聲,支撐他的學派,然後這些人都化成了中國現代化沃土中的一粒粒種子,成為國民素質脫胎換骨過程中的一滴滴清泉。中國的發展不僅需要高層次的精英人才,更需要的是這些紮根在基層,生活在各個角落的普通人。

說了張謇在政治上教育上的作為,再回到人們最為熟悉的那個老標籤,便是民族工業者。溫鐵軍曾說張謇堪稱中國第一位社會企業家。

張謇的偉大之處在於,他開啟了中國近代企業的全新類型——「社會企業」。張謇堪稱中國第一位社會企業家。

21世紀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西方企業界也開始轉型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即追求社會企業。而張謇在19世紀末抱著「實業救國」目標創辦民營企業,一開始辦的就是社會企業,一開始追求的就是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綜合的可持續發展。

和同時期搞航運,交通,化工的人相比,他主要搞的是輕工業,兼以開墾言荒治理淮河。雖然他一度想發展航運,但並沒有成功,而他創辦的大生紗廠也只有1912年~1921年這十年好光景,之後就被債權人所接管了。然而他最重要的不是他所創辦的這些實業,而是他個人所具有的精神。在國力積貧積弱期間,他主動扛起了社會責任,遠遠超出實業家和商人的身份,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為後來的工業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1926年,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實業家離開了。

用張載的那句話來形容張謇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雖然張謇已經是去近百年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作為沒有結束,直到現在依舊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刪除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1c073248cee3a0e026390c680e824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