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曉白(碧讀好書指南原創首發)
我們大多數人,在收穫甜蜜的愛情之後,都選擇走向婚姻。
男女雙方莊嚴神聖地許下誓約: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無論是健康還是疾病,都將會相互攙扶著,白頭到老共度餘生。
然而,婚後朝夕相對的生活,卻矛盾漸生。
兩個原本親密無間的人,變成了牢騷滿腹、埋怨連連的陌生人,甚至是倒戈相向、對簿公堂的敵人。
一地雞毛、非常不堪。
加拿大心理治療師克里斯多夫•孟說:「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是能量最大、張力最強的,因此衝突也最大,也最讓人心碎。」
而我認為,如果去繁從簡,經營婚姻的秘訣不過是三個字。
作家廖一梅說:「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欣賞」、「悸動」是戀愛關係的起跑線和助推器,但這段關係想要長久、健康的發展,彼此真正做到三觀相投、志趣相合、心靈相通、精神相契,才是不二法則。
而這「相投、相合、相通、相契」,便是字字千金的「懂得」二字。
《紅樓夢》中,寶玉偷看「禁書」《西廂記》被黛玉發現,他索性放心把書交給黛玉,兩人一起看得入迷,甚至還自比張生與崔鶯鶯來逗趣。
這件事如果是被寶釵發現,她可能會責怪寶玉「盡讀些淫穢無用之書」,如果是被襲人發現,她大概會暗中報告給王夫人。
那時那刻,寶釵和襲人的做法是合理的,算不得錯,但與黛玉一對比,她們明顯不夠懂寶玉。
當湘雲勸寶玉留心「仕途經濟」,寶玉脫口而出:「黛玉絕不會說這些混帳話。」
此話恰好被黛玉聽到,一時之間,她情不自禁淚流滿面。
「懂得」,是不問理由的相信,是志趣相當的契合,是精神與靈魂的重疊。你知道他是他,可你也知道,他同時也是你。
林俊傑在《醉赤壁》里唱:一世就只能有一次的認真,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
所謂「對」的人,便是「懂你」的人了。
人生一世,「心動」只是愛的開始,「心懂」才會擁有煙火人生。
亦舒說:「我也只有一個一生,無法慷慨贈予我不愛的人。」
如果說最美的愛情是深情以訴,那麼最長久的愛情,則是攜手白頭。
就像錢鍾書與楊絳那樣。
楊絳在回憶錄里提到,她曾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是: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錢鍾書和楊絳
楊絳把這段話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應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這個「一樣」牢牢把兩人「拴」在了一起。
他們的足跡曾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歷經戰火、疾病、政治風暴。
無論是時代予以他們的暴風驟雨,還是命運賜予的生離死別,兩人始終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待錢鍾書去世後,楊絳獨留人間。昔日追求過楊絳的好友費孝通常常登門拜訪,楊絳看出了他的心意,以一句「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進行婉拒。
語氣是平靜的,但飽含初心不改的堅定。
當然,「陪伴」不僅僅限於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忠貞,還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
有很多人,忙著工作,忙著應酬,把家當旅館,回來除了睡覺,與愛人再無其他交流。
牆上的結婚照還是齁甜的璧人,生活里卻是相對無言的合租室友。什麼結婚紀念日、陪玩陪聊,好像是幾百年前的事了。
這特別容易耗光感情。
詩人席慕蓉曾在詩中寫道:「請愛我,因為我將與你為侶,共度人世的滄桑。」
這說的是親密關係中的「相互支持」和「彼此承擔」,簡單來說,就是「擔當」。
人生百年,總會有風波起、行路難的時候。令人慶幸的是,無論有多少荊棘,愛侶都會以最大的力量,給我們撐起一片晴空。
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寫的那樣: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李安和妻子林惠嘉結婚時,才華無處施展,只得賦閒在家,靠林惠嘉的微薄薪水度日。
林惠嘉和李安
但他有著作為男性的自尊。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偷偷出去學電腦找工作。
林惠嘉得知後說:「學電腦的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記得你的夢想。」
此後,李安就包攬所有家務,當了6年的「家庭煮夫」,每天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晚上和孩子們一起等待「英勇的獵人媽媽帶著獵物回家」,林惠嘉則負責賺錢養家。
正是林惠嘉這種為愛人「托底」的深明大義,成就了李安今天的輝煌。
婚姻是人的第二次選擇,我們選擇一個人作為伴侶時,就許下了對未來的期望。
當我們落魄時、害怕時、疲憊時,都希望那個人能遞一張紙巾、捧一杯熱茶、傾一個懷抱,然後擲地有聲地說:「別怕,有我呢。」
《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題是:婚後遇到今生摯愛,要不要離婚?
蔡康永認為:婚姻不是保存愛情的容器,愛情進入了婚姻,就會轉變為其他的東西,家庭、親情、信任與依賴,但不會一直是當初的那個愛情。遇到今生摯愛要離婚,無非是為了能夠保住愛情,但這個想法勢必要幻滅。
的確是這樣。
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心動的人,但這並不代表一定要去擁有。
人類骨子裡的喜新厭舊,是希望以重燃激情,來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所以,說到底,感情和婚姻,還是需要「經營」。
當我們向內索求,與伴侶在才學、性格、能力、志趣、愛好上無限契合;
當我們精誠付出,給予伴侶最知心的懂得、最長情的陪伴、最有力的擔當。
那麼,就能擁有年少時攜手看遍繁花、年老時相扶拾級而上的圓滿人生。
電影《東邪西毒》中說: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看見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面是什麼。我很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去山後面,你會發覺沒有什麼特別,回頭看會覺得這邊更好。」
願你,憐取眼前人,過好這一生。
本文為「碧讀好書指南」原創,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我們旨在提供高品質必讀好書資訊,幫助每個人讀到好書!歡迎關注。圖/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