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西安吃肉夾饃?這句話讓你變成資深吃貨,老闆立刻高看你

2019-06-05     萌煮家常菜

如果去西安,一定得嘗嘗當地最正宗的肉夾饃,才不枉你來這一趟。可是西安的肉夾饃,也不是全都都能入的了當地人的眼的,如何慧眼識好饃?當地人可能沒有那個閒工夫來告訴你,但是鑑定標準都已經被他們熟記於心了,用眼睛一掃,就能斷定出這家肉夾饃是否值得出手了。那麼,什麼樣的肉夾饃才是讓西安人都流連忘返的正宗味道呢?


斷定一家鋪子是否正宗的最基礎標準,就是看他家的白吉饃是否都為師傅手工打饃?右手持擀麵杖,左手捏麵糰,帶著節奏的將麵糰上下揮舞進行摔打,擀麵杖與案板碰撞發出的「嗒嗒嗒」急促且有力,最後麵糰「叭」地一聲回落在案板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經過摔打的麵糰更有嚼勁,出爐之後表面也更加酥脆,而且面香在不斷地摔打中被激活,烤過之後面香味更加濃郁,這便是一個白吉饃該有的基本素質。


八九十年代西安人烤饃用的是木炭吊爐鏊子,如今為了跟得上產量,基本都換成了機器。而白吉饃的配方也跟著烘烤工具的變化而做了調整,只為了口感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烤好的白吉饃剛出爐時,圓如滿月,焦黃酥脆,江湖盛傳:「鐵圈虎背菊花心」。用手指輕輕敲打外皮,酥脆的能聽見響聲,而內里卻依舊能保持香軟不粘牙。夾肉之前,用刀橫切一個小口,捏住饃的兩邊輕輕一捏,一縷帶著面香的熱氣悠悠的飄出來,張開大口仿佛在等待著臘汁肉的到來。


西安人做臘汁肉喜歡用老湯,老湯也是這家店的鎮店之寶。很有可能就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而秘制配方早已熟記於心,後輩需要不斷地用秘制湯汁來彌補老湯的損耗,但是精髓卻一直沒有變過。做臘汁肉的原材料最好是骨肋條肉,肥瘦比例恰到好處。放入老湯之中,小火慢燉十幾個小時,直到把肥肉中的脂肪逼出,而此刻的老湯中已飽含油脂,將瘦肉燉到香酥細軟。燉好的肉撈出鍋,油汪鋥亮,飽浸湯汁,肉香味為主調,各種香料味混合其中卻並不喧賓奪主,從味道到外型都呈現出了剛剛好的完美感。吃肉夾饃一定要「熱饃涼肉」。剛烤好的白吉饃燙的人手裡拿不住,把涼透的臘汁肉剁碎夾入,高溫之下,臘汁肉的美味瞬間被激活,此刻的肉夾饃,肥肉香滑,瘦肉細嫩,在樸素的白吉饃之中盡顯豐腴姿態,就連吃著肉夾饃長大的西安人,看到此情此景都難以再挪動步子。


大概是因為西安人把全部的耐心都用在了做肉夾饃上,所以賣肉夾饃的方式竟然顯得有些簡單粗暴。通常,在一家鋪子裡,你只會看到普通和精品兩種,外地人去了,問其區別,老闆可能會不耐煩地告訴你一個肉多一個肉少,這個時候如果你按照菜單的樣子點餐,你這趟就白來了。要知道,在西安人的眼中,肉夾饃沒有肉多和肉少之分,只有純瘦、肥瘦、皮瘦、皮肥瘦、純皮、皮肥、純肥之分,按照此要求隨便一點,估計老闆都會心裡一驚,看來這位是個吃肉夾饃的行家啊,打心眼裡不敢怠慢你了!


所以,西安的肉夾饃雖好,卻也離不開正確的打開方式。選擇對了,你才能感受到上乘品質的精品哦!所以,請記住肉夾饃里的這個隱形菜單,點餐的時候亮出來,老闆都不敢糊弄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eY2DmwBmyVoG_1ZmY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