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農貨節真神奇,深山土貨變爆款,鴨子下蛋都來不及

2019-10-29     果蔬小靈通

秋風習習,送走了炎熱的夏季。廣西北海的氣溫也更加涼爽,連灘涂邊的鴨子也歡快起來,下蛋更加努力了。

這可樂壞了當地的鴨農,鴨子下蛋多了,他們收入自然也能高一點。

特別是近些年,網際網路的普及帶來了北海鹹鴨蛋的走俏,讓這些地處偏遠的特色農產品也能賣去北上廣,變成農民實實在在的收入。

有著10多年養鴨經歷的老張就開心地講道,現在每年鴨蛋都有固定的收購商嘞,不用像以前一樣看著一筐筐蛋皺眉,擔心賣不出去了。

誠然,如今網際網路的紅利這些鄉下的農民朋友也能分享到,快遞進村、電商進村,解決了這些農民一直苦惱的銷路問題。

就拿日前很火爆的拼多多「農貨節」來說,賣爆的海鴨蛋就是來自廣西北海。

這裡特殊的灘涂地貌和豐富的紅樹林生態資源,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優質的旅遊環境,還培育了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海鴨蛋。

長達數百公里的海岸線為海鴨提供的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伴隨著海水的潮起潮落,數不清的小魚小蝦被帶到了灘涂上,海鴨吃著這些原生態的食物,產出的鴨蛋品質非常好。

再經過當地人多年累積的腌制鴨蛋經驗,製作出來的海鴨蛋油而不膩、散發著濃郁的咸香味。

就是這些優質的海鴨蛋,在拼多多「農貨節」開幕僅半天16000萬枚就以13.1元的「秒殺價」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不只是廣西農產品在拼多多上成為了爆款,還有貴州獼猴桃、雲南石榴、四川攀枝花的芒果以及河南中牟的大蒜等也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多地都湧現出了「百萬單品」。

數據顯示,為期12天的農貨節一共收穫了1.1億筆訂單,將500處農產區和近5億消費者連接起來,為新農業攢勁助力。

對此,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則表示,農產品上行的核心就是利用網際網路優勢,解決農產品流通問題,讓農戶有產就有銷,多勞就多得,拼多多將在扶貧的路上越走越遠。

農貨上行,一邊是農民賣出了新希望;另一邊則是城裡的消費者吃到了新鮮的田園味道。通過「造節」這種方式來解決農戶和消費者雙方的需求問題,其實體現的更多是背後的電商溫度,暖了生產和需求兩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bddHW8BMH2_cNUgOn_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