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的權臣隆科多是漢人?說說佟氏一門的榮辱興衰

2020-10-25     小懶貓yen

原標題:雍正朝的權臣隆科多是漢人?說說佟氏一門的榮辱興衰

喜歡讀清史或看多了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就會對隆科多有太多的印象,其實大部分人對其的認知,也都來自這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亦或對此人的認知也都停留於此。其中有個讓人奇怪的細節,就是隆科多的父親是佟國綱,親叔叔是佟國維,而他卻叫隆科多。關鍵是這個「佟」姓看似漢姓,而他本人為何要叫隆科多呢?

其實,隆科多一門如從血統上講,確實是漢族,只是從他的父親開始才入得滿籍,他之前其家族的所有人都是姓佟,只是到他以後就不同了。我們不知道他入滿籍之後到底該姓什麼,他還有個哥哥(或兄弟),叫作鄂倫岱。而他本人經學者考證,其實也是佟國維的親兒子,鄂倫岱才是佟國綱的兒子。

隆科多畫像

隆科多本姓佟氏,其曾祖佟養正,以明之遼東總兵叛投清太祖努爾哈赤。國史中將其列為「貳臣」部立傳。佟養正本是遼東人,其先為滿洲人,因世居佟佳,便以地為姓氏,這便有了佟氏之姓。後來他的先祖又遷至爾哈齊,寓居開原以經商為生,之後又再次遷徙到了撫順,其後便長久定居於此了。另據朝鮮史料記載,佟養正在萬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就已經為明朝東征軍將領了。

佟養正

清太祖天命初年,佟養正的堂弟佟養性在作戰中吃了敗仗而投降滿清,遂引清軍進攻撫順。當時,佟養正以副總兵身份與明將李永芳同守撫順,撫順失陷後佟養正率其家族與李永芳投降了努爾哈赤,時被編入漢軍旗。天命六年,佟氏兄弟又隨努爾哈赤圍攻遼陽,城破後以軍功授三等輕車都尉,奉命駐守與朝鮮接界的鎮江城。不久,城中守將中軍陳良策暗通明將毛文龍,裡應外合奪了城,佟養正與其長子佟豐年等60餘族人被害,努爾哈赤又讓其次子佟盛年襲世職,佟盛年後改名佟圖賴。

努爾哈赤畫像

佟氏兄弟投降努爾哈赤之後,努爾哈赤便對其極具拉攏,以滿清宗室女子與之婚配,兄弟二均為稱為「額附」。自此之後,佟氏一門在滿清顯赫一時,權傾朝野,尤其以佟養正一支最盛,史載北方人稱其為「佟半朝」。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為佟圖賴女,所以在清史中可見康熙稱佟國維為「舅舅」;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懿仁皇后為佟圖賴子佟國維女,故雍正也有「舅舅隆科多」語。順治、康熙兩朝全盛之國戚,出於佟氏一門。

佟國維

據此,在佟國維之前,佟氏還是漢籍,即在清軍中仍屬於漢軍旗管理的。只是到了佟國維這一代才成為滿籍的。據清史《佟國維傳》記載:「佟國維,滿洲鑲黃旗人(佟國綱請入滿洲籍,部議國綱本支准改入滿洲,佟姓官職眾多,應仍留漢軍現任,故國維則竟稱滿洲矣),都統佟圖賴次子。」這是順治時期的事情,也就是說,佟國維這一支也並未入滿籍,但他常以滿籍(人)自居。

佟國綱在隨康熙征討葛爾丹時陣亡,其子鄂倫岱早在康熙時就非常討厭他,而雍正則仍視其為「阿其那」同黨,後續史料並無記載。佟國維初為內一等侍衛,因「三藩之亂」時破獲吳三桂子吳應熊在京城之亂,升任領侍衛內大臣,而又因其女晉升一等公,之後在康熙朝一路攀升。康熙四十三年,因與明珠之權爭,康熙帝以其年老為由,讓其解職休息。後又因「奪嫡」之爭被康熙削爵,並未讓其子隆科多襲爵。佟國維於康熙五十八年卒。

自「奪嫡」事起至雍正即位之初,史載佟氏一門除隆科多外皆為「八爺黨」,故康熙帝深惡之,中斷其爵位世襲。但是,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後,就又馬上為其恢復名譽,進行平反。清史中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雍正即位之翌日)《上諭內閣》:「諭內閣,舅舅佟國維襲公奏摺,蒙皇考收貯機密事件之內,敬思皇考必另有主見,始行收貯。孝懿皇后朕之養母,則隆科多即朕之親舅,此公爵著隆科多承襲。交與該部,修理舅舅墳塋,加祭一次。」

學者研究表明,雍正皇帝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隆科多擁立之功,還因其母之故,大凡只是個藉口而已。由於他們之間有著「繼承大統」的這個秘密,大部分都是因為初期皇權不穩,而採取的籠絡手段了。隆科多的殊榮並不長久,其與年羹堯一樣,最終都是得到了清算,因為死人是不會開口說話的。隆科多後來被羅列了41條罪狀,滿門皆禍,佟氏一門的光榮至此終結。

綜合上述,佟氏一族確實不是滿人,至於是不是漢人,史料記載並沒有明確。如果真是漢族,而其祖則就為明朝之漢奸了。

參考:《清史》、《耆獻類征》、《明史》、《朝鮮實錄·宣祖朝實錄》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_VRXnUBURTf-Dn5tW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