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騙取貸款罪量刑標準

2019-12-27     南通法律通

騙取貸款罪與詐騙罪一樣,屬於取得型犯罪,是指行為人實施了欺騙行為,此欺騙手段使得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產生了錯誤認識,並且基於錯誤認識發放了貸款,那麼最新騙取貸款罪量刑標準?

  一、最新騙取貸款罪量刑標準

  騙取貸款罪是指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複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1、認定騙取貸款罪的關鍵有兩點:

  (1)對欺騙手段的認定;

  (2)對「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認定。司法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時,應注意收集證據,在主觀方面證明被告人具有騙取銀行貸款的犯罪故意。同時,要注意查找充分證據,證明犯罪的實際後果非常嚴重,符合騙取貸款罪「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要求。

  2、騙取貸款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1)犯罪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受害人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而詐騙罪的對象既包括貨幣,亦包括財物,對象不僅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其範圍比貸款詐騙罪廣泛得多。

  (2)發生的領域不同。本罪發生在金融領域進行貸款的過程中;而詐騙罪的領域範圍則極為廣泛,可以涉及任何領域,自然也包括金融領域在內。

  (3)侵害的客體不同。本罪不僅會對國家、公眾貸款的所有權造成侵害,同時亦侵害了國家有關金融信貸的管理制度,其屬於複雜客體;而詐騙罪的客體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4)客觀行為的表現方式不完全相同。兩者行為的本質特徵雖然都是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本罪所使用的方法卻是圍繞騙取貸款進行的,所使用的具體方法都是與貸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關,如虛構引進資金、項目;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詐騙罪的行為方式更多樣化,有時僅憑其三寸不爛之舌便可達到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

  (5)犯罪的起點額不同。本罪的認定為犯罪的起點數額一般是l萬元;而詐騙罪的起點數額一般是在3000元左右。

  二、騙取貸款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1、「冒名頂名」貸款。指在金融貸款業務中,名義貸款人和實際使用人不一致。有的是「頂名」,即名義貸款人明知實際貸款人使用自己的身份貸款,出於親朋好友幫忙、上下級關係、貪圖報酬等原因,默許實際借款人借款;有的是「冒名」,即名義借款人對借款全然不知,是實際使用人冒用他人名義借款的。

  2、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相信貸款人所申請的貸款、承兌等將用於收益較好的項目,且風險較小,並符合信貸標準和政策。

  3、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相信貸款人有良好的銷售額、資產和盈利能力,有較高的資信。

  4、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如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審計報表、銀行存款證明等。

  5、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用作擔保,或者故意高估擔保物的價值,或者將已經抵押給他人的抵押物或已質押給他人的權利再提供給銀行作無效的擔保,或者虛構擔保人。

  三、騙取貸款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第一,客體方面

  騙取貸款罪侵犯的客體系雙重客體,即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國家金融信貸資金管理制度。

  第二,客觀方面

  1、行為表現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並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後果或者騙取貸款情節嚴重的行為。

  行為人欺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手段主要有:

  (1)通過虛構主體資格達到騙取貸款的目的;其二,通過虛構貸款材料達到騙取貸款的目的。其中,虛構材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類:一是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掩飾借款人的實際經營狀況;

  (2)提供的擔保物無產權或產權不清;

  (3)借款人編造經營項目、資金收入等;

  (4)借款人與利害關係人有重大經濟糾紛,可能影響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5)其他足以影響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認定行為人是否符合發放貸款或者其他信用的條件。

  2、行為對象

  本罪的行為對象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3、結果要件和情節要件

  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定,「造成重大損失」是騙取貸款罪的結果要件,除此之外,「其他嚴重情節」是騙取貸款罪的情節要件。

  應當指出的是,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屬於刑法理論中的客觀的超過要素。所謂客觀的超過要素,是指在一些故意犯罪中,犯罪構成要件中的某些客觀因素,並不要求行為人對這種因素具有認識與放任(包括希望)的態度,而只與刑罰權的發動有關等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SFsU28BMH2_cNUgBY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