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這些觀賞魚,並不適合與短尾巴的同類混養,它們會很受傷

2019-10-17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有一位魚友問到了養魚老道,為什麼自己飼養的蝴蝶錦鯉總是背鰭不展,是不是已經患病了呢?

這個問題雖然看似很簡單,但是對於很多新魚友來說,確實難以分辨出來自己的觀賞魚是否處在一個正常的狀態上,特別是對於一些長尾的觀賞魚。

因為養魚老道經常說,我們觀察觀賞魚的時候,最佳的狀態一定是全鰭舒展,我們比如說普通的錦鯉或者短尾燕魚之類的觀賞魚。

不過像龍鳳錦鯉、蝴蝶錦鯉、長尾燕魚、菊花帆紅箭、半月鬥魚,還有很多的大尾巴孔雀魚、金魚等品種,它們的背鰭都不會過於舒展,或者說大部分時間背鰭都是耷拉著的。

其實這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其他幾個方面來綜合觀察觀賞魚的狀態

一、認為改良之後的長尾品種觀賞魚,它們不來也不應該舒展背鰭

任何一種觀賞魚的魚鰭長短,都是人家老祖宗的基因給鐵定的,這種魚鰭的長度和寬度,它就適合這種觀賞魚以及它所生活的水域,否則它們也不會進化成那個樣子了。

生活在原生態的觀賞魚,它們大多數都是魚鰭較短、游速很快,在遊動時背鰭微縮,靜止時背鰭才會完全打開,這就是觀賞魚本身應該具有的最佳狀態。

而我們人工改良過的上述觀賞魚,最終的改良目的也不是從觀賞魚的生活角度去考慮,而是要符合我們自己的審美觀念,比如說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些什麼一顆心鸚鵡魚、長尾巴的紅龍魚、魚鰭殘缺的七彩,它們竟然也能夠成為了新品種,這都是些什麼審美觀念?

所以說,對於文章開頭所述的這些長尾觀賞魚,它們由於背鰭被人為改良了,已經和自身的比例有所違背,所以它們在遊動時,特別是遇到了魚缸里水流比較大的時候,它們的背鰭是無法抗擊水流的,因此就立不起來了。

二、尾巴的長度和觀賞魚的狀態,也會影響背鰭張開

但是這其中也會有一定的例外情況,並不是說所有的長尾觀賞魚,它們的背鰭都立不起來,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觀賞魚的幾個興奮點:

第一個興奮點,其實是源於觀賞魚的心理恐懼

比如說對於一些剛入魚缸的觀賞魚,由於過度的害怕心理,它們有的就會出現應激反應,繼而魚鰭大張,神經高度警惕的注意著魚主人的一舉一動。

我們比如說燕魚、七彩之類的,剛入魚缸的狀態都會很好,除非是旅途過於顛簸或者有病,只有在魚缸里待上一兩天之後,它們才有可能出現縮鰭或者不適應的情況,這個現象就是由於絕對的恐懼所造成的

包括了我們給與觀賞魚突然間的驚嚇,突然間打開魚缸燈,突然間有較大的聲響等等,都會導致觀賞魚全鰭舒展,背鰭高聳。

這個就好像我們自己突然受到了驚嚇,感覺自己頭髮梢都豎起來了,其實是一個道理,所以說,很多的觀賞魚,在入缸的第一天,狀態都會比較好。

第二個興奮點就是觀賞魚搶食的時候

觀賞魚在適應了環境之後,或者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突然間發現了魚食,這個感覺當然是興奮的,所以它們就會魚鰭大張,能張多大張多大,而且會體色更為艷麗,包括了鱗片的亮度都會有所改變,在這個期間,對於這些長尾的觀賞魚來說,背鰭在遊動時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

第三個興奮點就是占地盤和打鬥

特別是兩條觀賞魚棋逢敵手誰也不怕誰的時候,它們都會有這樣的極端誇示行為,那就是保持最為亮麗的體色和最佳的魚鰭舒展度。

說的直白點就是示威罷了,有的魚兒會互相撕咬,有的魚兒會互相甩動尾鰭,把自己的背鰭高高聳起,這個時候觀賞魚的背鰭也是達到了最佳的狀態。

第四點就是觀賞魚的發情期和護幼期

再就是觀賞魚處於發情期或者護幼期。

這個時期的觀賞魚更為兇猛,無論是追逐雌魚還是雄魚間的打鬥,以及很多的慈鯛科觀賞魚看護它們的幼崽,這個時候它們的狀態一定是最佳的。

三、長尾的觀賞魚,大多數是我們看起來比較懶洋洋

除了上述的這些興奮點之外,我們飼養的很多長尾的觀賞魚品種,它們大部分時間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懶洋洋的。

特別是長尾燕、龍鳳錦鯉、泰國鬥魚之類的,有時候可能其他部位的魚鰭也不舒展,甚至於趴在魚缸某處比較懶得動彈,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我們要觀察它們的整體狀態和各個興奮點時期,所能夠表現出來的狀態,通過一定的對比,來判斷我們觀賞魚的所有情緒。

四、飼養長尾的觀賞魚,水質要高清,水流不要太大

因為這些長尾觀賞魚的尾巴或者背鰭比較大,所以它們在遊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就會很大,我們飼養它們時,魚缸的水流就不能夠太大,那樣它們會很吃力。

但是魚缸的水質我們還必須保持,因為像蝴蝶錦鯉、龍鳳錦鯉之類的,很容易出現尾鰭紅血絲的現象,繼而尾巴開始發生潰爛,所以飼養此類觀賞魚,水質應該是一清見底比較好。

而長尾燕魚的魚鰭更長,如果我們魚缸的水位不高,它們的腹鰭就很容易拖到缸底,時間長了也容易發生魚鰭潰爛的現象。

總而言之,飼養這些觀賞魚,養功很重要,能夠使它們始終達到最佳狀態,並且所有的魚鰭相對完整,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長尾觀賞魚大多數都不適合混養,特別不適合和短尾的同類或者其他帶有攻擊性的觀賞魚混養,它們的尾巴也好,背鰭也罷,很容易受到其他觀賞魚的攻擊,在很多觀賞魚眼裡,魚鰭不是用來欣賞的,魚鰭也是肉啊,吃一口算一口

因此在混養缸里,長尾觀賞魚就會成為其他觀賞魚最愛攻擊的目標,它們就會很受傷,在攝食能力上也因為游速的原因而大打折扣,體質就會更差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KfF2m0BMH2_cNUgQJ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