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當樂隊響起小號其他樂器只能黯然失色

2019-12-14     音樂無界


視頻加載中...


海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寫於1796年,距今已有兩個多世紀。在海頓之前的十六、十七世紀和海頓之後的十九、二十世紀,都出現過許多聲譽甚隆的小號音樂,但是歷經幾百年歲月的磨洗,有些聲振一時的曲目鉛華褪盡,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了,而海頓的這首小號協奏曲,卻依然絢麗輝煌,它的藝術魅力不減一毫,至今仍是音樂會上的重要曲目。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是傳統的協奏曲三樂章結構,按照快、慢、快的原則布局。全曲光輝四射,富於青春活力,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小號輝煌燦爛的音色特性。第三樂章是燦爛的終曲樂章,這部協奏曲就因為這個樂章而遠播四海,成為海頓全部作品裡最流行的一部。

這個樂章的正主題旋律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曲調,許多種古典音樂旋律辭典里收入這條旋律,國外的電台廣播里常採用小號演奏的這段音樂做時段或欄目的開始曲。

所以,說海頓的這首小號協奏曲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流行的一點也不過分。在這個樂章里照例留下一段空白的華采樂段,任由小號獨奏者去自由發揮,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表現自己的音樂氣質。在欣賞這部協奏曲的第三樂章時,應該仔細留意獨奏者的華采樂段,這裡不僅是技巧的炫耀,也在宣示著演奏者對海頓音樂的獨自見解。演奏得華麗炫目者不一定藝術品范上乘,表現得拙樸平實者未見得木訥平庸,這要看他們是否能夠把握住海頓音樂的精神實質,並準確地表現之。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是海頓寫的最後一首協奏曲,也是他所有協奏曲里藝術價值最高的一首。二百多年過去了,這首樂曲已成為小號音樂的經典文獻,是每一位專業小號演奏者必備的曲目,也是海頓作品裡最通俗最流行的一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4caAm8BMH2_cNUgM1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