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如何選擇更安全更合適及更有效的運動?

2020-02-17     306醫院醫學科普


許樟榮,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全軍糖尿病診治中心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專家簡介:許樟榮,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全軍糖尿病診治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衛生部慢病預防與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足與周圍血管病學組顧問,亞洲糖尿病學會監事,糖友聯合診所主任,首席專家。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的近期效果是可以降低體重,重塑體型(減少體內脂肪和增加肌肉組織),降低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對於需用胰島素治療的1型患者,有規律的運動可使血糖穩定下降並提高胰島素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和心臟血管疾病。運動可以使血甘油三脂和膽固醇下降,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周圍組織的血流和供氧能力,長期的鍛鍊可減慢心率,增加心臟的泵血功能,有助於預防和減輕糖尿病的心血管併發症。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是持續的、有規律的運動,如騎自行車、走步、跑步、打羽毛球、游泳、跳舞等。這些運動都是需要氧的,可以增強心臟和肺功能,降低血脂,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血糖,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胰島素的作用。運動方式的選擇因人而異。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不宜參加劇烈的運動。

病情中等的糖尿病患者空腹運動時,由於血胰島素水平低,肝糖原輸出增加,肌肉攝取葡萄糖減少,血糖上升,因此,這類患者宜在餐後參加適當的活動。餐前口服降糖藥或用適當量的胰島素,能阻止糖原分解,而又能促進肌肉利用葡萄糖。

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可加強胰島素的作用,使血糖下降,空腹或餐前運動時易發生低血糖反應。應根據飲食和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來鍛鍊。宜在餐後活動。如屬於計劃外的運動,應根據運動量,運動前適當加餐。

根據個人的體力、平時運動的習慣及愛好、對運動的熟練程度、氣候條件等,來決定運動的量及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可用簡單的方法定量活動。(1)原地行走或跑步:每分鐘60-180步, 從2~3 分鐘逐漸增加, 或每分鐘步行60~100米, 跑步每分鐘130-200 米。(2)上下台階: 每分鐘22~30次。(3)騎自行車:每小時15公里。(4)其它:游泳、划船、體操、桌球、太極拳。具體時間視體力而定。原則上活動應定時、定量,運動後稍感疲勞或心率較活動前稍增加為宜,不宜過度疲勞。為了使鍛鍊有效,每天至少要鍛鍊3次,每次至少15分鐘。每周至少有5天保持規律的運動。

對於難於堅持每天定時定量運動的辦公室上班人員,久坐在電腦前或伏案工作30分鐘,中斷休息5分鐘,可能的話,在原地踢踢腿、彎彎腰或下蹲起立再下蹲,諸如此類的活動5分鐘,然後再繼續工作。這種運動方式同樣有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如果能實施坐位工作30分鐘,然後再站立工作30分鐘,交替進行,效果則更好。

根據飲食、運動和熱卡的關係,如要減肥,或減少飲食,或增加運動量。如飲食量不變,增加運動量,可根據此表大致估計不同運動、不同運動時間的耗能熱卡數。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後,即使體重並未降到正常,也會使降糖效果大大增加。下表表示不同體力活動時每分鐘消耗的熱卡數。 

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和糖尿病病程長(如10年以上)的患者,運動鍛鍊前應該先接受全面的醫學評估,如血糖、血壓的控制、有否糖尿病併發症(眼睛、腎臟、心血管、神經病變、下肢血管病、足部有否畸形和胼胝等異常)。有些應用於正常人評估運動量的指標不一定適合用於糖尿病患者。比如,正常人的運動量以運動時50%~70%的最大運動心率(最大運動心率=220-年齡),即一位70歲的老人,運動後的心率控制在75~105次/分為合適。但病程長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自主神經病變,可以表現為持續的心動過速(每分鐘心率超過90次),嚴重的自主神經病變患者心率會相對固定,即使較大量的運動後心率仍然不會明顯增加。合併冠心病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在稍大量的運動後有可能發生無痛性心肌梗死,嚴重的可以致命。筆者本人就組織搶救過運動引起心臟猝死和運動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因此有下列情況的患者,不適合參加較為劇烈的運動。

1.完全無胰島素分泌的1型糖尿病患者。這類患者體內無胰島素分泌,運動後血糖上升,酮體產生增加,嚴重者可發生酮症酸中毒。

2.有較為嚴重的視網膜病變者,這些患者運動後血壓上升,血流加速,會發生或加重眼底出血。嚴重的增值性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劇烈運動後會發生視網膜剝脫,完全失明。

3.有糖尿病腎臟病變的患者,運動後腎臟供血減少,加重腎臟損害。

4.有嚴重高血壓和缺血性心臟病者。運動後血壓上升,心肌缺血加重,可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這些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謹慎參加運動,運動量不宜太大。

5.有急性感染者、肝腎功能損害者、心力衰竭者、嚴重心律不齊者、並有急性心肌炎者、肺心病者、未控制的高血壓者嚴禁運動療法。

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鍛鍊身體持之以恆方能收效。運動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意志和毅力。堅持鍛鍊,會感到體力和精神好轉,生活質量提高。

2.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適當改變運動方式,提高對運動的興趣。

3.觀察運動的效果,如測體重、血糖等,看到運動的益處,更易堅持運動。

4.與夥伴一起鍛鍊,就更易堅持。

5.運動時著裝應合適,防止身體曝曬、中暑或體溫下降。運動時必須有一雙合適的鞋。

6.運動可使血糖下降,運動前應適當加餐。有些患者經常加餐會使體重增加,對於這些患者,可採用減少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量的方法以避免低血糖和體重上升。

7.運動宜在血糖升高時進行。運動前後要加強血糖監測,儘管不需要天天監測血糖,但當運動量和運動方式有明顯改變時,觀察血糖變化是保證血糖穩定達標的基礎措施。

8.運動需定時。對於胰島素治療者,應根據使用胰島素的情況來決定運動的量和時間。進行計劃外的運動前,應減少胰島素量。

9.一段時間未進行運動,恢復運動應循序而進。

10.運動適度,不要過於疲勞。如運動後血壓上升,感到頭暈或血糖上升,有尿酮體出現時,應減少運動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FrW3ABgx9BqZZIWR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