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銀川西部影城創始人,父親曾是張學良的秘書,母親驚為天人

2019-11-30     懶游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銀川之行。在銀川旅行,若論最好玩的景點,我把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排名榜首,大家贊同不?

​說起寧夏銀川的景點,只能說旅遊資源太豐富了,網友熱心地給我推薦了到銀川必去的景點,有鎮北堡西部影視城,賀蘭山岩畫,滾鐘口,西夏王陵,回鄉文化園,沙湖,沙坡頭,黃沙古渡等景點都值得一去,包括新寧夏博物館,有民族大學、寧夏大學,還有眾多的城市公園等等。這麼多?我怯怯地問了一句,這需要多少天呢?網友秒回,半個月吧。

​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2007年4月,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 。本圖為清城,有沒有大漠孤煙的滄桑?

​有人說,清城是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的精華景區,怪不得那些租用「紫霞仙子」服飾、肩扛寶劍的美女們,都在清城裡晃悠。清城裡有影視一條街、《大話西遊》中的城門樓、繡樓、盤絲洞、牛魔王宮、銅鏡長廊、百花堂等景點,適合拍美照。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位於清城中心的張賢亮紀念館。

​在西部影視城,經常會邂逅有關張賢亮的元素,讓人迷惑,張賢亮是誰?和西部影視城有什麼關係?原來,西部影視城的創辦人就是張賢亮,這裡也是張賢亮投入半生心血的地方。關於張賢亮是何許人也,今天就要講述這位傳奇人物的故事。

​張賢亮紀念館位於影城清城,曾是供遊客參觀的都督府。這是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也是張賢亮生前生活、創作的地方。花園裡有幾棵棗樹是他親自栽種的,曾經的小樹苗現在已能結出累累碩果。

​紀念館共分6間展室,其中一間展室還原了張賢亮在都督府居住時的場景,包括寫作室、會客廳、書法室。在這裡,我又莫名其妙地鬧了烏龍,進門後想當然地右轉沿著走廊開始參觀。參觀中,發現參觀的人流與我相向而行,一頭霧水。原來,紀念館是按照順時針的順序參觀的。

​張賢亮,祖籍江蘇盱眙。1936年12月生於南京,2014年9月卒於銀川,享年78歲。他不是一個普通作家,他也不是一個純粹的作家,他是一個入世精神很強、改革熱情巨大、對社會歷史進程發生過和正在發生著重要影響的知識精英、文化名人和著名作家。他生前還兼文化企業家、文化收藏家、慈善人物、社會政治參與者和改革推動者多重身份。

​紀念館展室里展出了張賢亮的顯赫家世,令人驚訝。張賢亮出生於一個官僚資本家家庭。曾祖父張文英是清朝武功將軍,長江水師管帶。祖父張銘(1889-1977),早年參加過孫中山先生創辦的同盟會。先後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兩個法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先後擔任安徽省省長公署秘書,天長縣縣長,民國13年擔任北洋軍閥政府大總統秘書。不久後作為專使代表中國政府出席尼泊爾國王加冕登基大典。又曾以大使銜出任南京民國政府駐爪哇、印度等地領事館的總領事,後又曾任外交部參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國大代表。解放後,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文史館館員。

​這裡是張賢亮家裡長輩的照片,這一家人的顏值著實讓人令人艷羨。父親張友農,畢業於美國哈佛商學院,「九·一八」事變後,回國參戰,做過張學良的英文秘書。國共合作抗日時期,棄官從商,帶警一家老小來到山城重慶。張友農一表人才,興趣廣泛,愛唱京劇,痴迷油畫,先後與很多社會名流結識。

​母親陳勤宜,出生於大戶人家,性格開朗,知書達理,曾在燕京大學讀書,後到美國留學,她父親陳樹屏是1891年光緒年間鄉試算六名的舉人,1892年又考為二甲進士,是清末的一位鴻儒,曾任江夏縣知縣。湖廣總督的總文案,晚清時期在武昌、羅田等地任知府。在羅田知府任上,大興數育,口碑極好。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多次委以官職,他都加以拒絕。1917年,一度出任黎元洪總統府顧問,晚年在上海致力於興辦慈善事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攻占南京,不足一歲的張賢亮隨家人逃離到山城重慶,在那裡生活了九年。1945年,抗戰結束,全家移居上海,居住在上海租界高安路的一棟別墅里。內戰臨近結束時,張賢亮父親因為生意上的原因,來到了北京。1952年,父親死於獄中。1954年,在北京39中上學的張賢亮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開除,高中肄業。

​1955年,張賢亮被迫帶著母親和妹妹來到寧夏,被安排在賀蘭縣一個叫京星的村子勞動。不久,他被調到甘肅省委幹部文化學校做教師,那時候,寧夏是甘肅省的一個專區,幹部文化學校的地址就在今天銀川市北門附近。

​此時的張賢亮已經開始文學創作,他的創作從詩歌開始,偶有作品發表在文學期刊上,他當時一定沒有想到,他令後所有的人生故事都跟這塊土地有關,他的命運跟這塊士地牢牢維繫在一起。

待續,下文講述張賢亮的坎坷而輝煌的人生軌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yfKvW4BMH2_cNUguk_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