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靠什麼一年賣30億?被罵難喝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買?

2020-09-30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原標題:江小白靠什麼一年賣30億?被罵難喝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買?

原創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來源:消費評論網(ID:XFPL1894)
作者:李小盒

近日,江小白對外宣布完成C輪融資,其估值或將超過130億人民幣。在"跌落神壇"、"活不過一年"、"品牌之爭"、"難喝"等爭議聲中,江小白2019年營收超30億,在打了無數看客的臉後,我們不經要問,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2012年,江小白靠著表達瓶一炮而紅,2014年,江小白實現營收破億,此後更是連年增長,2019年,江小白營收超30億,這個數字早已遠超好幾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成績。

即便這樣,消費者們似乎也不願意買帳,外界稱,江小白是一流的營銷,三流的產品,提到江小白更多是"不好喝"、"只會營銷"的聲音。

所以,江小白真的是靠著營銷賣出30億嗎?

當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就發現了問題,一般來說一時的營銷成功只是企業的戰術勝利,如果真沒有過硬產品的品質何以立足市場而不倒呢?

營銷,沒想像中好?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2012年憑藉情懷文案成功殺進白酒年輕消費市場的江小白,隨隨便便一句文案便能抓住當代年輕人情緒痛點。甚至有人調侃到,如果有一天江小白的酒賣不下去了,可以考慮轉行開個廣告營銷公司。

今年九月上旬江小白召開了一場"十年復盤會",參會專家表示,誤解了江小白在營銷方面的工作。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也在復盤會上坦誠地說:"江小白的營銷做得沒有那麼好。"同時有業內分析人士提出了江小白營銷其實做的不好的幾個理由:

產品宣傳不到位,大眾對江小白的印象還停留在文案和表達瓶,對其產品並不熟悉。

面對難喝未提出專業化解釋,江小白有著自己獨特的釀造工藝,與傳統白酒的口感有很大不同,江小白卻並未向消費者傳遞專業認知。

面對黑公關好似無能為力,2019年江小白營收突破30億,網絡上卻一直謠傳"走下神壇",甚至"活不過今年"。

但在消費君看來,江小白真是過謙了,它絕對是營銷高手,具體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產品宣傳不到位,呵呵,現在你去問問年輕消費者知不知道白酒有哪些品牌就知道答案了。江小白為什麼不講產品?首先江小白初期產品定位在對白酒消費相對陌生的年輕新生代人群,你對一群對於白酒是什麼都不太了解的群體談產品品質及歷史未免有點對牛彈琴,還不如通過內容包裝來達到目標群體吸引和種草的目的。如果講白酒文化、講酒品質工藝、講傳承,我相信有一大波企業都可以壓死它,江小白很聰明,知道自己的優劣勢,不隨大流以卵擊石。

面對難喝未提出專業化解釋,還是定位的問題,本來針對的就是初飲消費者,江小白有針對性做了產品改良,最大限度的迎合了初飲者的口感,包括降度、風味剔除等操作,對於白酒愛好者來說這肯定會對於產品口感提出異議和貶低,這也是肯定的,但對於初飲者來說反而更能接受,據調查發現很多初飲者反而覺得白酒過重的香曲風味是他們不選白酒的理由。而江小白聰明在於不做消費者的教育家,非要消費者為產品改變喜好,而是採用迎合策略,先將顧客領進門再根據消費者的飲酒習慣變化來進行產品升級。飲酒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有時候說的越專業越沒用。

面對黑公關好似無能為力,這就更好回答了,反對者永遠是反對者。有時候回應的太多反而一發不可收拾,不回應反而是降溫的節奏,獨自罵街都是自討沒趣,相互對戰就會引得吃瓜遍地。

靠什麼,賣了30億?

難道江小白就是靠營銷技巧就能在白酒市場中殺出重圍嗎?

其實不然,兩個標籤加全產業鏈布局。

  • 標籤一:白酒年輕化領跑者

有人說現在年輕人不愛喝酒,更不愛喝白酒,江小白卻從創立之初就聚焦年輕群體,營造新白酒消費場景,並大獲成功。

為了做出品牌的差異化,江小白把目標消費人群定位在95後的新新人類,並將品牌擬人化,通過走心文案,與大部分年輕人產生共鳴。除了文案,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江小白還不斷推出聯名產品、植入爆款影視作品、打造動畫IP、贊助音樂節、街舞、青年文化節等形式,觸達核心消費者。

種種年輕化的嘗試讓江小白成為白酒年輕化中的領跑者,也打通了白酒消費者的年齡壁壘,讓更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嘗試白酒。

  • 標籤二:果味風潮先驅者

近期發布的《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近兩年來,年輕化是酒水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從消費人數和人均消費水平來看90/95後消費者皆呈現增長趨勢,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軍,香甜果味成為年輕人酒水消費關鍵詞。

而這一趨勢,江小白早已洞悉。

從2018年的蜜桃味到最近上市的"果立方"系列,江小白將"一酒一味"的理念推向極致。不斷摸索年輕人對水果味高粱酒的果味喜好,不斷在白酒以外推出跨界新品。有失敗也有收穫,年輕化市場並不好做,好在,江小白靠著堅持,不斷的堅持,成為了今日的"果味風潮先驅者"。

你以為江小白是只會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小酒?事實上,江小白早就在嘗試朝高端化方向發展,從產品源頭上把控酒的品質。

  • 擁有完備的全產業鏈布局

9月13日,江小白2020年度TBP(The Best Product)生產技術大會在江記酒莊舉行。會上,陶石泉說:"即使明天公司破產了,我們也要'心在當下,心在產品'。"

(江小白2020年度TBP生產技術大會)

創業十年,營收從0增長到30億元,江小白最為外界所道的是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深刻洞察,關於在研發投入、產品品質和生產工藝疊代方面很少披露。事實上,這十年中,江小白"悄悄"做了許多大事,並完成了輕資產向重資產的轉型。

目前,江小白已經是一家綜合性酒業公司,擁有完備的全產業鏈布局,集高粱育種、生態農業種植、技術研發、釀造蒸餾、分裝生產、品牌管理、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為一體。

如何提高酒的品質?江小白率先想到的是打造供應鏈上游,據公開數據顯示,江記農莊的核心種植面積目前有5000畝,未來五年內將達到2萬畝,這將逐步提升江小白的原糧自給率。而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江記酒莊,整體釀酒年產能和老酒儲備都在逐步提升。

此外,江小白也在技術研發上加大力度,建了2個酒體研發中心,擁有5位國家級白酒評委和1位國際釀酒專家,足以比肩一線酒企的釀造團隊。

全產業鏈一旦形成,則可能成為江小白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如何突圍?

儘管白酒市場越發年輕化,江小白也憑藉自身實力成功出圈,然而多款年輕小酒及海外產品的湧入,讓消費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廣。這一形勢下,江小白該如何突圍?

創意文案、營銷手段前期確實給江小白帶來了巨大流量,但隨著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傳統白酒品牌不斷強化"年輕化標籤",江小白所在的市場,也面臨著擠壓。

此次融資後,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表示,未來江小白將在生產、研發、供應鏈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開發多元化產品矩陣,針對新生代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的變化,繼續推進新酒飲計劃,打造優質平價的"國民高埠糧酒"。

最近幾年,國內白酒市場細分越來越清晰,未來,由於消費者的升級需求和"喝得少,喝的好"的發展趨勢,高端市場將成為白酒行業未來發展重心。

定位"國民高埠糧酒"的江小白能成功嗎?

不得而知,內業人士預測,江小白走優質平價的"國民高埠糧酒"路線,或許會開拓出一條"第三極"道路,引領一個全新的酒飲時代。

全新的酒飲時代,未來,我們盤翹首以盼。

酒友們覺得江小白好喝嗎?歡迎文末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VO33XQBLq-Ct6CZUQ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