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漲價與消費者無關?白酒怪象"價格占位"終究誰輸誰贏?

2020-08-24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原標題:白酒漲價與消費者無關?白酒怪象"價格占位"終究誰輸誰贏?

8月17日,廣西丹泉酒業營銷有限公司發布一則通知稱,自9月1日起,50°丹泉洞藏10的出廠價每瓶將上調25元。未來50°丹泉洞藏10的終端供貨價和團購銷售價也將做相應調整。

對此,網友紛紛回覆:打擾了!

白酒提價年年有,只是今年特別多。

5月5日,52度500ml紅壇酒鬼酒(高度柔和)戰略價上調30元/瓶;
5月14日,陝西西鳳酒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發布調價通知,對綜合產品統一上調供貨價;
5月20日,紫壇酒鬼酒(柔和)戰略價從6月25日每瓶上調40元;
6月9日,李渡高粱1955零售價上調突破900元;
7月1日起,釣魚台國藏系列酒"家"每瓶價格上調50元,釣魚台國藏系列酒"國"、"天下"每瓶價格上調30元;
7月21日,瀘州老窖發布停止接收國窖1573訂單及暫停國窖1573貨物供應的通知。在此之前,52度經典裝國窖1573建議零售價已被調整為1399元/瓶。
……

每隔幾天,就能聽到一聲感嘆:白酒又雙叒叕漲價了。

但,與往年提價不同,今年有一個共同的市場背景——受疫情影響,白酒在終端的消費正經歷著從"凍結"到"解封"的過程。與漲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酒商反應,今年的白酒銷售慘不忍睹。那麼,為什麼各酒企還要漲價?

越逆勢,越漲價?

酒商:生死劫

"2020年從業以來最難的一年,從未遭遇的酒業變局。"一位從業23年的酒商張先生,這樣評價到。受疫情衝擊,令酒類消費場景受到限制,市場重挫、斷臂求生成為酒商關鍵詞。

疫情之下,餐飲首當其中,而這恰恰是酒類消費的主要場景。餐飲1月關門,到3月中旬陸續開門營業,大多數酒商2個多月零業績。4月起,市場逐步恢復,新問題又開始出現。需求下降、市場競爭激烈(名酒下沉搶占市場)……

一直期待的報復消費,遲遲未來。本該在春節期間大銷的白酒,不但顆粒無收,就連隨後的各大節日都慘不忍睹。

另,由茅台、五糧液牽頭的渠道變革真也讓酒商苦不堪言。加上漲價……"除了大酒商能硬挺外,毫不誇張的說,2020年就是中小酒商的生死劫。"張先生總結到。

酒企:漲漲漲

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人們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消費者需求的升級;產品稀缺,是市場需求帶動的價格上調……

這些只是提價的表象。

2020年,市場不好,酒商很難,難道酒企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

但,在白酒行業有個怪象,叫"價格占位"。

高端,次高端,中高端,低端……這些叫法雖然說是行業內說法,但消費者用價格來區分確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當茅台漲價後,留下的空白價格帶,讓一線酒企坐不住了。一線酒企為了搶占高端市場,紛紛毫不猶豫的漲價,似乎只要漲價了,自己就能在高端市場站穩一席之地。

所以,提價除了能帶來更大的產品利潤外,最大的功能是,搶占品牌價值高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別看酒企漲價表面很歡樂,實則也不好過。提價只是一紙通知的事情,可要讓市場接受並買單才是關鍵。

當初提價有多任性,讓市場接受就會有多荊棘。

網友:打擾了

浩瀚酒海,白酒漲價從來都是與消費者無關的。

換個花哨的紙盒或酒瓶;換幾句新的廣告詞;換個代言人開個發布會;又或找幾個美女拿著瓶子走來晃去……然後,告知:我的酒升級了,提價了!

事實上,酒依舊是那瓶酒,卻多了幾百塊,一廂情願想漲就漲,赤裸裸的耍流氓。

不是幾十元的東西,而是上千元的產品。隨著價格越高,消費者也就越來越理性。畢竟,誰的錢不是辛辛苦苦掙來的呢。當然,土豪不在此列。

真正喝酒的人,已經深知,請客送禮,買名酒;自己人,喝好酒。誰會為了面子,多花至少一倍的錢去買價不符實的酒?自然,土豪再次除外。

所以,酒企漲價應該考慮到消費市場的實際接受能力,而不要一廂情願。在消費者主權時代,假如白酒的價格最終超出了消費者的認可和消費能力,消費者就會轉身離開。

說到底,只是一瓶酒而已。更何況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本身對白酒產品並沒有太深的感情,而且在酒類消費低度化、利口化、多元化的趨勢下,白酒也還沒有找到取悅他們的有效辦法。

酒企漲價消費者管不了,但是消費者可以管住自己的錢包。(文:子末)

以上評論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雜誌立場,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ffPHnQBeElxlkka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