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滷肉師傅:滷肉只加4味香料就夠了,其中一種居然還分公母

2019-07-27     小廚大劉

歡迎您來到「小廚大劉」的美食廚房。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30年滷肉師傅:滷肉時萬萬別放那麼多香料,只加這4味就夠了!」。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和分享喲!

滷肉主要以香料和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滷製調味品大多具有開胃健皮健裨,消食化滯等功效,中國以潮汕地區的滷味最為出名。

滷肉特別香,每次下班回家,就是我家附近的菜市場路口,有一位老師傅在賣滷肉,離很遠就能聞到香味。我每次都會買上一些,具體部位由你自己挑,選好後,他會幫我切成薄片,然後撒上一些蔥花、香菜,再澆上一些特製料汁和辣椒油,讓人口水直流。

老師傅賣滷肉已經有30多年了,在我很小的進時侯,他就在這裡,他家的滷肉不僅味道好,而且還童叟無欺,我每次打發小孩去買,也能買到放心好吃的滷牛肉。

老師傅說,滷肉好吃,其實不一定要放越多香料越好吃,相反,如果放太多了,則會掩蓋肉本身的香味。香料不在多,而在能出味。30年滷肉師傅告訴我,滷肉不要放那麼多調料,只加這4味香料就夠了

第1種:八角。八角又叫做是茴香、大料,是一種植物果實經過乾燥之後製成的,是國菜調味料之一。這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因為我們平時在滷肉、燉菜、炒雞的時侯,都會放上幾個。尤其是在滷肉時,加幾個八角,能使肉吃起來更香。但萬事皆有個度,再好的東西也得把握好量,尤其是八角,不宜多加,加多了不僅起不到增香的效果,還可能導致菜品變苦。正常情況下,我們一般每20年滷肉,加8顆就足夠了。

第2種:丁香。普通家庭中,一般很少有人做滷肉時加它,因為大多數人根本不了解它。丁香形似稻穀粒,外形看上去就像一顆釘子,氣味芬芳無藥味,色澤淡綠色、香氣濃郁、顆粒飽滿,屬於滷肉配料的主料,能使菜品聞起來清香宜人。丁香一般有公母之分。公丁香是植物丁香未開放的乾燥花蕾, 母丁香則是植物丁香的成熟果實。公丁香的味道比母丁香更濃郁,而母丁香的油脂含量多。丁香在滷水中,不僅可以起到增香的效果,還具有抗真菌、防霉,它是滷水的天然防腐劑。

​另此,母丁香味道比公丁香弱一點顯得清新一些,因此我們製作滷水的時候 ,如果是想要自然的口感,可以用母丁香;若是想要透骨的口感,那就要公丁香。如果你吃到的滷肉非常的香,那麼一定是放了丁香。但丁香的用量也不宜過多,如果你做20斤的滷肉,只需到放10顆即可。

第4種:陳皮。陳皮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香料,在燒菜、滷肉、蒸魚的時候加一些陳皮,不僅能去除腥味,還能使做出來的菜更香更美味,而且營養更高。然而並不是隨便一種橘子就可以曬制陳皮。我每年冬天都會買一些川紅橘來曬制陳皮。製作方法是,往清水中加入少許麵粉,放入橘子浸泡10分鐘清洗乾淨。然後將橘皮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曬乾,最後將干透的橘皮裝在塑料袋或者盒子裡密封保存,到第二年就可以使用了。它的香味非常的獨特,而且在放的時候,也不能放的過多,放的多了,會導致味道比較大,會喧賓奪主。

第5種:桂皮。桂皮外表呈灰棕色,內皮紅棕色,呈卷狀。滷肉時加些它,能使肉類祛腥解膩,芳香可口,加香氣;入口醇厚回甘,口留余香。品質較好的桂皮初嘗帶麻味,細品回甜(挑選桂皮時,要選擇那種無霉點,皮細油質多的)。桂皮使用時一般用油炸效果更好,因為油炸能使植皮的香味得到最充分的釋放。用桂皮製作滷肉的時候,你可以多放一點,一般每做20斤滷肉,可以加4-5根左右的桂皮。

今天的美食文章「30年滷肉師傅:滷肉只加4味香料就夠了,其中一種居然還分公母」就分享到這裡。對於炒肉片,如果您還有自己不同的經驗或者方法,也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給小編留言分享。感謝閱讀,感恩有你!

本文內容由「小廚大劉」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無意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NvGO2wB8g2yegNDGF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