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 幾個莫名其妙的來電

2019-12-17     南方周末

晚上,又來了一個陌生人的電話。接通之後,對方自稱是「北京大學文員」。對於這個身份,我持懷疑態度,不太相信北京大學會有這樣的職務。我讓他自報一下姓名,他始終不說,還反問我:你是公安局嗎?你憑什麼問我姓名?你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某大學的宿舍(圖文無關)。 (ICphoto/圖)

(相關報道《「天價宿舍」事件再調查》首發於2019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

在稿件刊發之後,一些學生給我發來信息,問我他們此前多交的住宿費是否能退回來?

這是一個可回答又可不回答的問題,因為他們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中應該是有答案的。

2019年8月,已經有很多媒體在做「天價宿舍」的報道。但4個月過去了,在一波又一波的質疑聲中,鵬遠公司並未就是否退款的問題給出正面回應。

這篇報道刊發之後,可能也不會有實質性的效果。

有趣的是,報道刊發後,我接到了一些陌生來電。

首先是一位自稱秦皇島市某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人打來電話,聲稱文章「嚴重失實」。

由於其自稱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我本以為是涉及政府部門的內容失實,就追問了幾句,希望他能舉例指出。但是這位「工作人員」卻語句含糊,只是說失實部分太多,無法一一指出。

我告訴他,如果覺得文章有問題,可以請該部門給我們發傳真或進行相關交涉,但是他卻說他不代表該部門,不代表當地政府。那麼代表誰呢?他也不說。當然,剛開始,他也一直不願告知他的具體姓名。

後來,我將他的電話在百度上隨便一搜索,讓我吃了一驚。搜索結果顯示,來電號碼是「中國法治報道網」的聯繫電話。所以,他到底來自哪裡呢?我對他的身份一直保持懷疑,但也沒有深究。

不過,晚上,又來了一個陌生人的電話。接通之後,對方自稱是「北京大學文員」。對於這個身份,我持懷疑態度,不太相信北京大學會有這樣的職務。我讓他自報一下姓名,他始終不說,還反問我:你是公安局嗎?你憑什麼問我姓名?你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我覺得非常疑惑,你給我打電話,我難道連問你姓名的權利都沒有嗎?

過了一兩天,又來了一個電話,自稱是鵬遠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在與他通話過程中,我查到來電者是鵬遠公司總經理。

我很樂意與他正面溝通,並告知他如果覺得報道有問題,可以直接溝通甚至投訴,或者走法律程序。不過,我真心不希望接到那些無關緊要的人打莫名其妙的電話,這無助於溝通。

做監督報道,這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我們希望儘可能地求證事實,也尊重批評對象的權利。

他們在給我的一封電子函中提到質疑,不知這篇文章是單位行為還是個別人利用報社名義發表的稿子?

這是一個我想回答但似乎也是一個不用回答的問題。這是很多中國企業遇到麻煩後的習慣思維。

王偉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LB-GW8BMH2_cNUgCb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