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雯
在江蘇廣電的幫助下,農戶的桃子賣得更好了。
江蘇廣電 供圖
2019年7月,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創新助力脫貧攻堅公益網絡融媒體產品「荔直播·我為你而來」(以下簡稱「荔直播」)正式啟動,重點聚焦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重點片區,承擔起扶貧故事講述者、扶貧資源連接者的角色,幫助各色扶貧農產品項目擴大知名度、推動實現小農戶和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3月底,「荔直播」系列直播累積點擊量5766萬,以實際的扶貧成果做到了做強脫貧攻堅正面宣傳、做優脫貧攻堅內容供給、做實廣電公共服務,為全國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貢獻媒體力量。
行業優勢+地方實際
很多貧困地區並不缺乏脫貧智慧,也不缺少致富的產業、產品,所欠缺的往往只是受地域、交通等限制的「臨門一腳」。在這種背景下,「荔直播」將鏡頭帶到貧困地區,用網絡直播的方式,以「荔直播」品牌影響力為當地農產品宣傳「吆喝」,以主流媒體網絡直播的優勢與地方的實際相結合,搭建起扶貧公益服務平台。
2019年,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杜墩村桃子喜獲豐收,但銷路成了問題。當年7月4日,「荔直播」首場節目——「我為你而來:杜墩村『桃』金記」順利推出,在一個多小時內吸引了過百萬網友在線觀看,並下單購買愛心桃400餘箱。
大半年來,「荔直播」走進田間地頭,先後為鹽城市濱海縣、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淮安市淮安區條沿村等地脫貧攻堅助力打call,腳步遍及江蘇六大扶貧開發重點片區。隨著直播的深入推進,「荔直播」還陸續開展跨省脫貧攻堅宣傳活動,雲南省永勝縣、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河北省張北縣等地都有「荔直播」助力脫貧攻堅的身影。
據悉,為了把定點扶貧的「責任田」打造成主流媒體精準扶貧的「示範田」,讓直播鮮活豐富,落到實處,「荔直播」每場直播都有統一的框架結構:去往一個扶貧地區,精心選擇一個扶貧項目,搭建一個公益平台,並在荔枝新聞客戶端、我蘇網、江蘇新聞微信公眾號、微博號、騰訊企鵝號等多平台發起直播。同時配套製作微信推文、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采寫新聞報道,在《江蘇新時空》《新聞眼》《新聞360》等新聞欄目播出;二次加工30分鐘電視精華版,力圖通過全媒體推送、復合型傳播,使多屏效益最大化。
為了更好地讓流量賦能,助力扶貧,每場直播也都「量體裁衣」,在內容形式上下功夫,通過故事化講述增強感染力,並且瞄準親民活動定位、設計有趣互動環節,刺激觀眾參與並激發分享引流。
獨立策劃+矩陣合作
「人心齊,泰山移。」脫貧致富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脫貧攻堅需要更加廣泛、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
2020年春節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出現滯銷,但苦於交通受阻等方面原因,「荔直播」也無法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此,節目組開始調整策略,制定了全方位覆蓋、全鏈路聯動的聯盟合作思路:針對不同地區的求助信息,由「荔直播」策劃選題、搭建平台、協調技術、設計海報、完成串聯,各市縣台同步策劃、報名參加。同時,「荔直播」還將直播信號流分發到參與直播的各市縣新媒體平台同步共享。
沭陽縣茆圩鄉屬於「十三五」時期江蘇扶貧開發重點片區,是遠近聞名的「草莓之鄉」。今年年初,一路看好的草莓銷售遭遇瓶頸。每天2萬—3萬斤草莓上市,銷售價格比往年低,銷售數量卻不高。接到果農求助後,「荔直播」與沭陽台聯動,推出直播「『莓』好春天 暖心扶貧」,助力當地果農銷售,搭建空中平台,約請江蘇省農科院果樹專家,在線答疑,互動交流,為農民朋友提供全方位助力,直播總點擊量達149萬。
同時,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荔直播」也溫情回訪。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今年2月14日剛剛退出貧困縣序列,以花牛蘋果為主的優質特色果品產業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占農民總收入的38%以上。由於疫情,花牛出現滯銷,不僅去年的成本難以收回,新一輪生產管育的費用也沒有著落。「荔直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策劃網絡直播「暖心助農·身邊的雲果園」,並幫助蘋果在好享購物平台上架,40分鐘直播時間,助銷蘋果700餘單。
與金壇台聯手宣傳長盪湖螃蟹,幫助碭山梨果農組織團購,與淮安台合作「吆喝」鴿子蛋,與睢寧台結對助銷木耳和紫薯……自今年2月以來,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不變,「荔直播」已推出「我為你而來」系列直播六場,特殊時期「雲上」接力,暖心助農,融媒體矩陣聚合發力,吹響愛心「集結號」。
「輸血+造血」
依託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傳播覆蓋力、平台整合力和品牌影響力,「荔直播」與各方聯手,助力探索一系列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產業扶貧舉措:如通過與京東、物流公司等第三方合作,採用「媒體+電商」公益助銷扶貧的新模式,帶服務進村口,打通線上「最後一公里」,讓網友在觀看直播的同時,就可以方便地下單購買農副產品,大大加快了轉換率。
再如,通過與農業專家合作,現場給村民提供專業技術指導,為提高產品品質精準把脈開方,並對一些先進致富新模式予以介紹推廣,比如蝦藕共生、一田雙收,深度開發木槿花、提高其附加值等,幫助當地實現可持續自我造血。
此外,「荔直播」還與當地政府攜手,助力推廣品牌,這也正是公益直播的意義所在——藉助媒體優勢,充分運用融合傳播手段,讓好產品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走出當地、走向全國。江蘇泗洪縣陳圩鄉祖姚村的黃桃品質優良,但知名度不高,「荔直播」活動的推出,尤其是電商平台的引入,擴大了銷售範圍,整個豐收季祖姚黃桃多銷售了40萬斤,產值近30萬元,也進一步打響了祖姚黃桃的名氣。江蘇淮安市淮安區條沿村的翠冠梨,原本只能沿街叫賣,但通過網絡直播,一個半小時便銷售7000多斤,相當於村裡半個月的銷量。該村黨總支書記於金軒把直播形容成「久旱逢甘霖」,幫助他們解決了真正的難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2020年脫貧攻堅的總攻號角已經吹響,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荔直播」將繼續積極藉助融媒體優勢,將媒體資源轉化為脫貧攻堅的「治敵法寶」,創新傳播方式,對接各方資源,以新型網際網路思維,努力講好扶貧脫貧感人故事,探索形成更為有效的公益扶貧新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s71V3EBiuFnsJQVDi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