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春暖 戰疫情深——復工記

2020-03-31   武漢晚報

作者:謝春枝

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的通告。之前幾天,武漢乃至整個湖北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均為零。

消息發布是當天中午,天氣晴好。我正站在三樓落地窗前,看著樓下院裡葡萄在架子上撐出一把把嫩綠的小傘,不遠處紫葉李繁花已褪盡,代之以滿樹褐紅的新葉。當我接聽到一個遠方的來電時,我忍不住告訴他,武漢4月8日要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了,喉嚨居然有些哽咽,淚水不爭氣地就要流出來。我趕緊掛了電話,站在窗前,長久地看著一隻長尾巴小鳥在對面屋脊上走來走去,頭腦里一片空白。

終於可以返崗了,26日,館裡約定下午去開會。頭天晚上,居然有些激動,擔心車子長久沒開,電瓶是否耗盡,於是趕緊開車去小區里溜達。紅色克魯斯在地庫里趴了60多天,估計也有些不適應。開車在昏暗的夜色里轉了兩圈,打著遠光燈。那天恰遇又一輪倒春寒,燈柱里落葉濕漉漉地靜臥在路面上,平和而隱忍。第二天中午,兩個多月來第一次穿上正式工作裝,出示提前準備好的通行證,掃完健康碼,我開車駛出了小區大門。

陽光好極了,出門右拐,第一個紅綠燈。看著前方三個交通標識,感覺別樣親切。像久別重逢的朋友,我與它們對視著,彼此都準備好了足夠的耐心和寬容。第二個紅綠燈時,右手邊正是韻湖公園,隔著黑色鐵藝柵欄,裡面已是青草漫坡,綠樹成蔭了,這些植物,與周圍居民咫尺相望,卻只能獨自辭舊迎新,想必如我們一樣,也會將這段日子深深刻入年輪吧。

整個二環線乾淨得不可思議。出門前,我還心心念念環線上那些不時更替的花兒,擔心它們無人料理黯然凋零,駛上環線後才發現,沿途已經大多換成生命力極強的灌木,偶有一兩枝花兒,遠遠地從綠叢中伸長了脖頸,向我遙遙致意。環線上車輛不是很多,速度也不是很快,仿佛所有人都在細細品味,珍惜這轉瞬即逝的分分秒秒。

如我預料,辦公室里,紅掌和蝴蝶蘭乾渴而死,幾瓶水養的綠蘿依然頑強地長出了新葉。我們戴著口罩坐在會議室里,交換著隔離期間各自見聞,討論接下來的復工安排。傍晚時,一陣暴雨敲打著窗戶,半個小時後,又停止了。

返家時,環線上車流明顯密集了些。回漢通道已經打開了,從我身邊風一樣駛過的車輛里,或許坐著的就是那些歸心似箭的人們。60多天的分離,家園可望而不可及,這種思鄉情愫,2020年春天,多少武漢人,體會到了魂牽夢縈的愁緒。

晚上從朋友圈裡得知,母校武漢大學的櫻花,也在下午那場暴雨里,悄然謝幕了。一張張落櫻在鏡頭裡向我們無聲地告別著,櫻花終究沒有等到人海。正如30多年前,我在珞珈山求學時,也沒有如潮的人流,卻讓我領略到風中、月下,櫻花兀自飄落時的靜美,我稱她為四月雪,並創作了我的同名處女作。然而,珞珈山之於武大學子的,絕不僅僅是春天,當櫻雪融盡,整個校園會雲蒸霞蔚出蔥蘢的綠意,藤蔓纏繞,更似幽秘的人間勝境。

很快,我們將正式復工了,比我們更快復工的,是武漢的公交、地鐵和客運火車站。當火車站乘客出來時,現場工作人員忍不住大喊:歡迎回武漢!歡迎回家!聽著熟悉的武漢腔,看著視頻里乘客拖著行李箱急促地奔跑,又一次模糊了雙眼。

如果說水陸空交通是武漢這個樞紐之地密如蛛網的血管,那每一個生活、工作在這個城市的人,便是流淌在這些血管里的血液。我們構成了這個城市最微小的分子和原子,是她生機勃勃繁衍不絕的細胞,是她激情和活力的象徵。是的,我們復工了,而只有我們醒了,武漢,才會真正地甦醒!

(統籌 周璐)

【編輯:黃亞婷 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