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辦公室又遇上東西被偷,沒有大段能寫文的時間,於是乾脆歇了兩天順便追平近期開播的各種新劇。
結果回頭就看到有人說我糊了……
難道大號就沒有追劇自由和刷博自由嗎!我不同意!
但話又說回來,最近這批新劇發力也真夠猛的,不僅類型豐富,而且差不多每部都有破億的熱度。哪怕還沒到追劇的黃金期,實時播放量也仍然可觀。
這其中,剛播沒幾天卻走勢凌厲的《錦心似玉》就顯得有些非比尋常了。
它的劇情聽上去並不複雜,是很典型的大女主逆襲故事:
女主羅十一娘(譚松韻 飾)被迫嫁入侯府,原本只是為了完成故人所託、查明心中疑案。但深宅後院,免不了要為了權勢利益而彼此傾軋。
進府就不算受寵的羅十一娘遇上這種環境,先是跌宕自保,再被迫「升級打怪」,最終收穫眾人尊敬和男主徐令宜的真心愛情。
《錦心似玉》與其他劇的不同之處,就來自於它改編原著所屬的特色文種——種田文。
早在2010年6月,《錦心似玉》原著就在起點女生網上開始了小說連載,以800章的超長篇幅和宏大架構,講述了身處弱勢的大女主羅十一娘入侯府過關斬將的故事,並以此展開大家族中的女子群像。沒想到作品很快走紅,並且牢牢占據起點女頻書友推薦榜榜首長達六年之久。
人們把這種著力描寫家族人物關係、用生活日常來推進情節、讓故事主角憑自己的努力打拚出廣闊天地的文體,稱之為「種田文」。
《錦心似玉》原著也就成了公認的女頻「種田文開山鼻祖」,引領了古言種田文風潮。
我對這部小說中原作者吱吱的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她說自己寫作,其實是為了表達「性格決定命運」這個人人都懂的道理。
女主十一娘被設定與其他女子截然不同的性格,她通透聰穎,有刺繡作為自己的一技之長在侯府後宅里。 而生存下去成為了她最重要的目標,因此她謹慎行事、小心計算,以免自己遭遇任何風險。
所以《錦心似玉》的第一集,先用羅十一娘的童年陰影來刻畫她到底過得有多慘:
作為庶女的十一娘弄壞了羅家嫡女元娘的簪子,大太太為此要罰她挨板子。哪怕十一娘的生母呂姨娘在大雨中下跪求饒,也絕不鬆口。
在羅府這樣的大戶人家,沒有什麼比「規矩」更重要。
之後,十一娘又和她的母親一起,被大太太以養病為由「發配」回了遠離京城的老家餘杭。
文化昌盛又鮮被人管教,在餘杭這三年讓天性倔強的羅十一娘得以自在成長,也養成了不肯為禮教所禁錮的性格。
這次回京,其實是因為嫁入徐府做永平侯正室夫人的長姐羅元娘,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之時。
為了保證自己的孩子諄哥能夠穩坐世子之位,同時讓羅家繼續被徐府庇護,元娘就想出了從幾個尚未婚配的妹妹中間找個稱心人選,嫁到侯府給徐令宜做繼室。
替姐姐嫁給姐夫、犧牲自由來照看侄子……這無論如何也不符合羅十一娘對自己的人生設想。
況且她和元娘前有碎簪之仇,分別多年也沒什麼相處,感情並不親厚。
但如果不嫁徐令宜,另一種結局就是嫁給不學無術的王家世子王煜。
十一娘不打算接受被指配的婚姻,她用自己精湛的刺繡手藝說服母親一起離開羅家,以後山高水遠,憑自己的本事賺錢。
誰料在約定離開的那天,呂姨娘因為獨自折返去找十一娘所繡的香囊,被人殺害了……
而比十一娘更早知道這極限1v1選項的二姐羅二娘,又在同時使出了陰毒的倒逼法子——
假扮成羅十一娘去引誘王煜,誰知道王世子反倒對羅二娘一見鍾情……
失去了母親而決心要留下查明真相的十一娘,這才使計拆穿了二姐的手段,免於所嫁非人的後果。
其實羅二娘和羅十一娘的機會均等,婚姻的結果卻大不一樣,這足以說明性格之於人的影響。
但「一入侯府深似海」,「種田文」的精髓也就在於故事主人公與周圍人的衝突與磨合。
在大婚儀式上,十一娘就遭遇了來自喬姨娘喬蓮房的綿里藏針。
因為喬蓮房是徐夫人的侄女、國公府喬家小姐,和徐家門當戶對,對徐令宜傾慕已久。
但羅元娘早就看出,一旦喬蓮房嫁給徐令宜,未來極有可能成為當家主母,屆時諄哥和羅家就會地位難保了……
所以元娘先是演了一場大戲,毀喬蓮房的名聲於不清不白,以此逼她自貶身份,從繼室變成妾室。
再借著徐令宜對自己的於心有愧、於情難忍,讓他答應自己會善待十一娘。
羅十一娘雖然成為了徐令宜的繼室,但她一沒得到丈夫真心的寵愛,二又缺了婆婆的倚重偏幫,在徐府的日子少不得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了。
譚松韻和鍾漢良,都是出了名的「能百搭、有CP感」,這次《錦心似玉》中兩人的對手戲也時常引來一陣「kswl」的驚呼……
因此也有人說,《錦心似玉》的賣點在於「甜爽」。
但是這樣理解,未免過於粗暴,反而會錯過羅十一娘和徐令宜的感情重點:
原作者吱吱在2017年的北大網文研究演講中提到過,她的人物塑造不會是外表剛強卻有內心空洞的類型,「我們需要找到的是愛自己的人、能夠相伴自己一生的人,然後把自己的這些情感託付給他。」
在這種觀點下所誕生的感情交匯,不分類型層次,但一定是自然形成、以信任為基礎的,男女雙方地位平等。
哪怕《庶女攻略》是十年前的作品,因為它是創作在作者本身就對女性生存有所思考、堅持「回歸人性本身」這一有力基礎上的,所以羅十一娘和徐令宜的感情推進才能無懼褪色地吸引那麼多觀眾。
《錦心似玉》里也用了一定篇幅去刻畫徐令宜的抱負和背負:
他會冒著頂罪上級、得罪同僚的風險,堅持廢除海禁。
因為在徐令宜看來,遠在東南沿海的閩浙人民會受海禁影響而無可謀生,甚至憂患禁之太嚴百姓勢窮,部分民眾必為匪徒所挾,必至為盜。
而這樣的作風必然和羅元娘希望丈夫等晉升封爵的想法相違背,兩個人也就這樣從相敬如賓走到了同床異夢……
所以他並不享受後宅眾人的爭寵追逐,覺得無甚意義。
也不會因為御賜錦繡的華美、妻妾刻意裝扮的驚艷而沉淪駐足。
更不願意在看著百姓受苦的同時,享受著錦衣玉食、富貴生活。
能讓徐令宜覺得好奇並被吸引的,只有善良、正直和不拘府宅的大智慧。
在大婚同房之後,徐令宜和羅十一娘對彼此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就是午夜難眠於是乾脆去涼亭禱告的談心時刻。
羅十一娘訝異於堂堂大將軍也有煩憂之事,看到了這個被人倚靠的男人的脆弱一面——
雖然徐府看似家大業大,但這都是徐令宜搏命去換的,否則他們一家早在徐氏父兄誤判敵情被罰連坐的時候就落寞消沉了。
羅十一娘強調自己對徐府的管家權一點想法也沒有,也讓徐令宜對她刮目相看。
事實也的確如此。
這兩天有幾句台詞我印象特別深,是徐令宜問十一娘為什麼那麼喜歡刺繡。
十一娘說,因為刺繡能讓自己安身立命。
徐令宜大為不解,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中,女子只要找個好夫君便是完成了要緊大事,刺繡女工比不得琴棋字畫,更是只能作為閨中消遣。
但羅十一娘卻淡淡地說,「自食其力」。
不能改變出身卻能自己左右自己的命運,被這種魄力打動,遠比有名無實的新婚夫妻在無謂相處中擦出火花,要動人得多。
不管是愛情戲,還是以羅十一娘視角展開的女子群像戲,都會因為這擲地有聲的「不信命」而變得不同起來。
期待一下後面的劇情,希望女主一定要堅定搞事業,堅持做自己。
原創不易,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作者以及微信號(cj10141234)。
喜歡文章的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這裡是天涯娛樂八卦版版主cj的公眾號,關注請添加微信號:cj10141234或長按二維碼圖片識別,跟我一起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