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藝術館課程,重訪80年代藝術之旅 | 童聯社×童成美術

2020-12-25   elvita威生活便簽

原標題:1.02 藝術館課程,重訪80年代藝術之旅 | 童聯社×童成美術

星星美展現場 馬德升舉著標語 (圖片來自網絡)

1

關於80年代

如果把中國的藝術史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上世紀80年代剛好是他的青春期。叛逆、衝動,充滿激情。

他用批判的眼光審視一切,熱衷於破壞或者搗亂:他們畫畫或者毀掉畫,他們表演或者觀看,他們聚集在一起高談闊論,他們各自沉默苦苦思索。但他們最終總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見,無論是反對或者支持,他們總是要站出來呼喊。

當時18000人參觀了美術館牆外的「星星美展」

攝影:李曉斌(圖片來自網絡)

總之他們對藝術是虔誠的,是熱愛的,也是迷茫的。為什麼會這樣呢?當然有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是突飛猛進的,生活是日新月異的,人們的思想和視野也逐漸被打開了。

到了1980年左右, 藝術從一種功利性的制度中掙脫出來,開始呈現一種頑強的,放肆的生命力,它代表著人們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理想很豐滿,而現實依然很骨感。看看時間倒退到三四十年之前我們的生活圖景吧,儘管時光讓老照片獨具魅力,但如果仔細看看大家的衣服,出行的工具,以及人們儀態和表情,用「匱乏」來形容則更合適。事實上,那個時候,誰家有個小電視,那整條胡同的人都能湊過來,跟看露天電影一樣。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八十年代圖景

(圖片來自網絡)

2

關於展覽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巨浪與餘音——重訪1987年前後中國藝術的再當代過程

2020年11月14日-2021年05月09日 中間美術館

在中國藝術史中,80年代被籠統地視作一段完整的、富含起承轉合的階段。其中,1979年的「星星美展」,1985年勞森伯格大展,以及85年左右令人應接不暇的藝術團體活動被視作關鍵年份。

而1987年,成為了80年代中後期進行分期的時間標識。 它在一定程度上啟動了中國社會的思想狀態,由短暫的多元並存轉向體制化的變遷。

展覽選擇從1987年進行介入,展出了59位藝術家(團體)的80餘件作品,試圖呈現整個85新潮美術在面臨轉折點時,中國當代藝術多元並存,紛繁複雜的創作生態。

展覽現場 《巨浪與餘音》 中間美術館

可以說,「巨浪與餘音」是一個研究性質的展覽,因此它呈現出的藝術面貌是比較全面的,資料是更翔實和龐雜的,它有點像一部詞典,所以不用刻意追求完全讀懂它。

對於孩子們來說, 以這個展覽為契機,去了解父母兒時的生活圖景、豐富的藝術表現方式,以及藝術家們是如何藉由各種手段去表達不同意見的精神,是十分鮮活而可貴的

王廣義,黑色理性——病理分析·R,1988

布面油畫,86×86 厘米,中央美院藝訊網

從藝術形態來看,展覽中我們能欣賞到具象藝術、觀念藝術、先鋒藝術、行為藝術、實驗藝術、裝置藝術等等,通過繪畫、拼貼、裝置、影像、文獻等多種形式展出。

丁乙,《十示》系列小稿之一

1987年創作,2020年複製,中央美院藝訊網

相關的藝術概念也特別豐富,比如北京之春、星星畫會、無名畫會、北京油畫研究會、法國鄉村油畫展、勞森伯格大展、85新潮、人體油畫大展、現代藝術展、廈門達達、北方群體、池社、西南群體……

張曉剛,重複的空間12號,1990

布面油畫、拼貼,81.5×54 厘米,中央美院藝訊網

但請不要擔心,結合現場觀看作品的感受和老師的講解,你會對這些重要的概念有個很直觀的了解。當然,如果有心的爸爸媽媽能提前做點功課,科普一下相關的知識背景,就能更好地和小朋友一起去互動了。比如大名鼎鼎的藝術家勞森伯格和他的「混合繪畫」,達達主義和它產生的影響等等。

3

問題引導式課程

課程設計:

環節一. 提問(約20分鐘)

自由瀏覽展覽,觀察並思考,找到自己最看不懂,甚至排斥的作品,想想為什麼。

環節二.了解(約5分鐘)

和家長聊聊80年代的生活圖景,了解這些藝術創作的環境背景。

環節三. 導覽(約60分鐘)

以問題為線索,在老師的啟發下找到答案,深度互動,對展覽進行賞析。

環節四.分享(約15分鐘)

讓孩子依次分享觀展感受,反饋對展覽的理解,加深記憶,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

課程參考文獻:

《20世紀中國藝術史》呂澎著

《85新潮檔案》費大為主編

《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高名潞著

《再見傳統》(4卷本)呂勝中著

《獨自叩門》尹吉男著

《原點-星星美展》朱朱主編

《遙望星星》栗憲庭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麥可· 蘇立文

《巨浪與餘音》展覽文獻 盧迎華、劉鼎等梳理

課程導師

王 志 興

本科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版畫專業

碩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

2007年參與尤倫斯藝術中心開館展——中國85時期藝術收藏展布展工作

2010與建築師張弘創辦墨盒子圖畫書房藝術教育

2012-2016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美術老師

2014年創辦童成美術

童聯社課程合作夥伴

課程報名

課程時間:

2021年1月2日(周六)10:15-11:55(100分鐘)

課程地點

北京海淀區杏石口路50號 中間美術館

課程對象:

小學以上6.5歲+,及家長

課程名額:

8組家庭成班,12組家庭滿班(每組家庭限一大一小)

課程費用: 258元

說明:報價為家庭親子課程費用,不包含來回交通及展覽門票。

展覽門票費用

成人10元/人,學生5元/人。

諮詢及付款方式:

注意事項:

1- 家庭親子套餐,報價限一大一小。

2- 由於課程當天只有一個班次,名額有限,報名後不可退費,如不能參加課程,請自行轉讓,感謝您的理解。

3- 單場8組及以上家庭成行。

了解童聯社藝術博物館課程相關信息

微信/電話溝通:小童老師

有態度 / 不辜負

我們是童聯社

教學區分布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大學教學區

北京市西城區德勝置業教學區

北京市大興區綠地中央廣場教學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萬豐路教學區

北京市大興區海北路教學區

——————————————————————

戰略合作夥伴

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

一土學校 & 一土空間

藍天幼兒園

金融街教育集團

童成美術

家傳文化體驗中心(北京坊)

預約試聽&微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