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動態、滾動三種市盈率,你理解得越深,錢賺得越穩

2019-07-28     人神共奮的職場心理

企業的過去、未來和現在——談估值系列4

1/5、三種市盈率

之前講估值的文章後的討論中,總有讀者跟我說,他算的市盈率跟我說的不一樣,一看他給的是靜態PE,我算的是動態PE(也叫預測市盈率)。

這三種市盈率表面上只是計算口徑的不同——

靜態市盈率=股價/2018年的每股收益

動態市盈率=股價/2019年預測的每股收益

TTM滾動市盈率=股價/最近四個季度總每股收益

但背後卻是價值投資最本質的內容,更與投資系統有直接的聯繫,代表不同的投資期限、投資理念、贏利模式,可以說,你理解越深,你賺錢的領略就越強。

所以,「談估值」系列的第四篇,就講一個這個既非常基礎,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三種不同口徑的PE。

2/5、三種PE的三層關係

2018年美的集團的EPS(每股收益)為3.05,假如你在4月22日年報公布當天以收盤價51.49元買入,則當天的靜態PE和TTM滾動PE是一樣的,16.9倍。

當天的動態PE是多少呢?三家知名機構近期預測的2019年的EPS為3.44元,那麼當天的動態PE就是14.9倍,比靜態PE低於13%。

簡單的數學計算可知, 13%,就是美的EPS從3.05到3.44元的預測增長率。

這就是動態PE與靜態PE的第一層關係:預測增長率。

但我們想一想,假如我們有一台時光機,可以穿越未來,到了2020年4月份,發現2019年年報果然是3.44元,那意味著,如果大盤還是這個點位,還是這個估值水平,市場上大部分人都願意以16.9倍的PE買入,即58.07元。

把兩個價格畫成一條直線的話,這就是一個價值投資經典的模型,股價圍繞價值做波段運動。從動態PE提升到次年靜態PE之間的過程,也是你這一年持有美的的預期收益。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這就是動態PE與靜態PE的第二層關係:價值實現。

可是,如果我們確定一年後的股價將到58.07元,那麼就算考慮4%的無風險利率的貼現,是不是說在58.07/(1+4%)=55.84元以下都可以買入呢?

問題在於,我們並沒有時光機,我們不知道美的明年是否能實現3.44元的收益,所以,51.49元到55.84元的4元多的差價,就是對不確定的折扣,而這個折扣消除的過程,可以觀察另一個指標——TTMPE。

假定中報公布時,去年下半年加今年上半年的滾動每股收益為3.30元,當天收盤53元,對應TTMPE為16倍,低於靜態PE。

這代表了什麼呢?雖然股價這四個月幾乎沒漲,但TTMPE下降了,如果你還是堅持明年的業績和估值目標不變,則你的8個月的收益目標上升到9.5%,年化達到16%。

這就是這三種市盈率的第三層關係:代表了企業的三個經營時點,和投資的三個時間因素。

如果把企業這一年的經營比作一場跑步比賽,2018年的EPS就是公司的起跑線,2019年的預測EPS就是公司的經營目標,滾動EPS就是公司的重要經營節點。

對應到你的投資中,靜態PE是你的起跑線,動態PE是你的終點,TTMPE是你現在所處的位置,你的收益完全取決於企業的經營收益——標準的價值投資理念。

這個理論雖然過於理想化,但它包含著一個重要的交易原則:基於價值投資的交易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可預測可復盤的理性行為,就好像經營一家公司,而非一次不可知的博弈行為。

它將給我們的交易帶來三大改變。

(本文假定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和資金風險偏好沒有任何變化,實際投資中,還要考慮這兩個因素)

3/5、三大改變

第一大改變:目標化管理

散戶虧錢的重要的原因就是買賣沒有目標,「感覺好就買,感覺不好就賣」。

理性的投資者,在你買入的時候就應該是定好目標價位。這個目標價位怎麼設定呢?不是拍腦袋也不是畫圖,而是按照企業的盈利目標,以靜態PE為基準,以動態PE的提升為盈利目標,以TTMPE為中途的觀察目標。

第二大改變:根據你的贏利目標,選擇不同確定性的公司

我用集成灶龍頭浙江美大來跟美的做一個對比,2018年的EPS為0.58,三家知名機構近期預測的2019年的EPS為0.69元,即持有一年的投資目標就是19%。

這就是美大的靜態市盈率比美的高的原因,假如兩家公司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他們將在三年後實現相同的靜態市盈率。

但為什麼很多人會放棄19%收益的美大,去選擇12%的美的呢?這就是一個預測業績實現的確定性問題。

首先,美的的產品包括白電到小家電,再到工業機器人的很多產品,而且市占率都還不錯,確定性更強;美大是受到房地產周期影響的。

其次,從一個更長的時間來說,高增長必然無法長期持續,回歸低增長之日,就是PE下降之時。

最後,確定性可以高倉位,美的我上美大兩倍的倉位,利潤不就超過了嗎?

第三大改變,觀察賠率的好壞,決定買賣

賠率就是你現在買入的價位,向上空間與向下空間的比,賠率越大,越值得買。

靜態市盈率取決於公司已經發生的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它決定了股價下跌的空間。

動態市盈率代表某種假設下,公司未來將會達到的目標,一定程度上代表股票上漲的上限。

一般而言,TTM滾動市盈率低於靜態PE,高於動態PE。隨著報表一季季的披露,業績一季季的上升,目標價對應的TTMPE也漸漸降低。此時觀察它的位置,有助於我們把握賠率。

比如說,現在是年中,TTMPE更接近靜態PE甚至高於靜態PE,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因為上半年盈利同比幾乎沒有增加。

此時就要看看有沒有大的機構調低該股今年的盈利預期,或者放棄了跟蹤(會造成虛低的動態PE)。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考慮是否放棄對該股的投資或者改變盈利預期。

如果機構繼續堅持之前的利潤預期,則說明下半年會有一個利潤的大幅增加,你要考慮是否繼續相信該預測的邏輯。

二是因為上半年股價漲幅遠高於利潤增速。

此時就要看看有沒有大的機構調高該股今年的利潤預期,如果沒有,則該股都處於一個不好的賠率狀態。

相反,如果TTMPE更接近於動態PE,甚至低於動態PE,那則是完全相反的一套判斷,這裡不再贅述。

價值投資是越跌越買,但越跌越買並不一定是價值投資,越跌越買的前提是要觀察三種市盈率的變化。

這三個改變可謂至關重要,過去大部分投資者總是要預測後市漲跌,決定是否買入,這種短期走勢的預測成功的機率,跟老虎機差不多。

而定下目標後,只看賠率和確定性,而不預測後市的做法,無疑成功率高很多,也僅降低了決策難度。

下圖是滬電股份,它在2018年的中報、三季報和2019年年報、中報公布前後,都出現了一波上漲,全部留下了跳空缺口。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這篇是三種PE的理念篇,下一篇我將以滬電股份為例,介紹從這三種PE的變化衍生出的兩套重要的實戰方法——業績浪和估值切換戰術。

4/5、投資之旅中三個重要的問題

在實際的投資中,這三種市盈率重要性並不完全一樣。

如果你是中線投資者,三個月到半年,其實就是投下一季報表的業績增長,那你最需要關注的是滾動PE。

比如說你在五六月份買入一隻股票,那麼對中線收益產生直接影響的是半年報的業績。

假如你買入時的TTMPE(去年二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是三十倍,如果今年二季度的利潤同比上漲50%,意味著這個價格對應的二季度的TTMPE很可能要降到27倍,這樣你就有10%的向上空間。

如果7、8月份,中報公布後沒有漲,三季度業績延續上漲的趨勢,則三季度的TTMPE繼續下降,股價上漲的動力就更強了。

如果你是持股周期一年以上的長線投資者,那動態PE就更重要。為了追求一年或者兩年的業績增長,你必須忍受一、兩個季度的業績波動帶來的TTMPE的波動。

但無論是中線還是長線,靜態PE都很重要,過高的靜態PE需要高增長的業績去消化,而且很長時間內都在你的買入成本區間震盪為主。

文章的最後,我回答開頭提出的問題。這三個市盈率指標都是要同時看的,因為它們之間的差別代表了投資之旅中三個重要的問題——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你現在在哪?

首發於「思想鋼印(ID:sxgy9999)」微信公眾號,講述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OG3QWwB8g2yegND6o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