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進口量未來4個月有望保持在15-20萬噸

2019-09-30     新華融媒大三農

9月29日,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發布2019年1-8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今年前8個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已達到1478.8億美元,同比增長1.9%。

肉類進口量增長較快

9月29日,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發布2019年1-8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今年前8個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已達到1478.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出口497.3億美元,同比減少2.7%;進口981.5億美元,同比增長4.5%。就具體產品而言,豬肉、牛肉、羊肉等肉類進口量均呈上升態勢,前8個月,豬肉進口116.4萬噸,同比增長40.4%。

今年1-8月,我國畜產品和水產品進口量增加較為明顯,出口量有所降低。其中,畜產品的進口額已達228億美元,同比增加17.6%;出口額43.4億美元,同比減少4.8%。水產品的進口額已達119.1億美元,同比增加24.8%;出口額133.2億美元,同比減少6.6%。

結合海關總署的進口數據,今年前8個月,豬肉進口116.4萬噸,同比增加40.4%;而牛肉、羊肉的進口量分別為98萬噸、26.5萬噸,分別同比增加53.6%、16.6%;此外,凍雞進口48.4萬噸,同比增加48.4%。

事實上,今年畜產品、水產品進口量的大幅上升並非無跡可循。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9月11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去年4月份以來,受「豬周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衝擊和一些地方不當行政干預的影響,我國生豬產能持續下滑,今年豬肉供應相對偏緊。而作為保證國內肉類市場穩定的手段之一,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高峰在8月29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的進口。

在國家加大力度解決豬肉保供穩價問題的同時,對豬肉替代品的需求也在上升。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新京報記者,「當下的豬肉市場環境進一步推動了消費者對牛肉等替代品的需求,讓飲食結構變得更為多元化。」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信息處處長辛國昌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豬肉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缺口的情況下,今年替代品的生產發展較快,進口有所增加。

未來豬肉進口量有望繼續保持在15-20萬噸

作為最大豬肉進口國,中國與第二和第三齣口國的貿易關係嚴重受阻,其他進口國的需求又有不斷放大的趨勢,因此進口的外部環境實際上是在惡化而不是好轉,這將對2019年乃至2020年進口形勢產生深遠的影響。現在看一下新出爐的8月進口數據,8月豬肉進口量16.3萬噸,同比增長76%,但與2016年同期相比還是下降的,實際上自6月以來已經連續3個月進口量低於2016年同期。豬雜碎進口更令人失望,不但少於2016年同期,甚至比2017年的水平還差,早在2019年初市場就已經給出了超額利潤預期,目前已經完全兌現,國內豬價已經遠高於2016年同期,進口利潤為歷史最高點,但是超額利潤未能帶來超量的進口,原因就在於外部環境的約束。

預計2019年剩下的4個月中豬肉進口量有望繼續保持在15-20萬噸的水平上,全年進口量約200萬噸,創歷史新高,但相比2016年水平增加得也有限,而豬雜碎進口量能保持每月10萬噸已經是樂觀的估計了,全年進口量大約是100萬噸,兩者合計約300萬噸,和2016年基本相當,但是2019年國內生豬供應缺口和2016年相比卻是天壤之別,因此進口豬肉對國內市場價格的平抑作用只能是暫時的和階段性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wsZgW0BMH2_cNUgjZ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