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濰萊高鐵明年通車 204國道具備通車條件

2019-11-27     旅居青島

1.記者從膠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機場應急保障道路、營海口綜合改造提升、新機場高速互通立交、海灣大橋膠州連接線等一系列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

新機場「一橫五縱」應急保障道路工程包括204國道、站前大道、紡織工業園路、小南路、李王路、東外環路等道路工程,全長約45.5公里。截至目前,204國道全線已初步具備通車條件,附屬工程正加快推進,各種公路設施逐步完善;站前大道、紡織工業園路已竣工並開放交通;李王路、東外環、小南路主體工程已完成,具備通車條件。

膠州灣高速營海口周邊道路綜合提升各項工程包括膠州灣高速東西出入口改造、溫州路南延、營舊路跨膠州灣高速大橋、營匡路及營海支路等「一路一橋三節點」,共五項工程。截止目前,膠州灣高速營海東出口、西出入口改造已竣工並投入使用;營海支路、營匡路等道路工程已經竣工通車;溫州路南延道路工程施工全部結束,已於近日竣工通車;營舊路大橋正在進行橋樑施工。所有工程預計將於12月31日之前全部竣工。

截至目前,膠州連接線工程實現全線貫通,已完成橋面鋪裝施工,正全力推進附屬工程及相關設備安裝調試工作;新機場高速互通立交南北主線及主線匝道基本完工;地鐵八號線膠州段土建施工已基本完成;新機場高速已實現主線貫通……膠州市重點交通工程建設不斷取得重大進展。

下步,膠州將繼續全力推進全市重點交通工程建設,為更好服務新機場和上合示範區建設,加速構建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貢獻自己的力量。

2.11月26日,隨著魯南(日蘭)高速鐵路日照至臨沂至曲阜段開通,並與濟青高鐵、膠濟客專、青鹽鐵路、京滬高鐵實現環形貫通,山東「一環雙核」的高速鐵路網結構更加完善,以濟南、青島、臨沂、日照等區域為支點的環形高鐵網絡使沿線人民群眾旅行時間大大縮短。受益於此,青島首次開通直達臨沂的高鐵,單程用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青島北到臨沂北高鐵最快需100分鐘左右,青島西至臨沂北最快66分鐘。

鐵路線網的日益通達,是我市鐵路建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近年來,在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鐵路邁入高速發展階段,已基本扭轉鐵路末端態勢。目前,我市市域現有鐵路11條(膠濟鐵路、膠濟客專、膠新鐵路、藍煙鐵路、膠黃鐵路、大萊龍鐵路、海青鐵路、青榮城際鐵路、濟青高鐵、青鹽鐵路、董家口疏港鐵路),總里程576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38公里、快速鐵路154公里、普速鐵路284公里。在建的濰萊高鐵建成後,青島市域鐵路里程將達到666公里。

當前,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全面起勢,青島正在發起國家沿海重要的鐵路樞紐建設硬仗。攻堅目標是:打造國家鐵路沿海通道重要樞紐,實現向南快速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和華中腹地,向西北連接京津冀及沿黃流域,向北連接煙台、威海和環渤海高鐵通道。

按照攻勢作戰方案,拓展高速鐵路通道和爭取開行市域(郊)列車成為這場鐵路樞紐建設硬仗的攻堅任務。今年以來,這兩項攻堅任務均取得積極進展。

濰萊高鐵是我市繼濟青高鐵之後拓展高速鐵路通道的又一重要支撐。濰萊高鐵起自濟青高速鐵路濰坊北站,止於青榮城際鐵路萊西北站。正線全長126公里,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途經青島境內平度市約60公里、萊西市約30公里。該項目將力爭於2020年建成通車,將顯著提升膠東半島北部地區客運通道的能力,完善山東省快速鐵路網。屆時,列車可自平度、萊西經濰萊高鐵進入濟青高鐵,通往濟南、北京方向;經濰萊高鐵進入青榮城際鐵路,通往青島主城區。該項目建成後,將結束平度市不通高鐵的歷史,平度到濟南僅需55分鐘,到北京2個半小時,通過青榮城際鐵路進入青島北站僅需43分鐘,推動平度與青島的交通聯繫更為緊密便捷。

利用既有鐵路資源開行市域(郊)列車,是方便群眾出行、擴大城市交通供給能力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和突破平度萊西攻勢中的攻堅任務。在中鐵濟南局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從7月10日起,青島北至青島西、董家口方向新增3對列車、到發時刻進一步優化。目前,區間內共有6對列車運行,運力提升了141%,為東西岸城區之間提供了通勤化、快速度、大運量、全天候的鐵路運輸服務。未來,膠東國際機場轉場時,還將開行青島主城區、西岸城區至膠東國際機場市域(郊)列車,滿足膠東國際機場集疏運需求。濰萊高鐵建成開通後,開行平度、萊西至青島主城區、西岸城區市域(郊)列車,進一步縮短青島南北時空距離。

3.今年以來,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全力打造「少、快、好」政務服務模式,努力為企業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預計截至11月底,全市新批准施工許可項目1640個,同比增長47.48%;面積5829.4萬平米,同比增長47.07%;合同金額累計1619.71億元,同比增長67.32%。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7萬餘戶,同比增長12.96%。企業設立登記線上申請量占新設立企業總量的96%,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占新設立企業總量的75%。全市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項目8671個,交易額2250.76億元,同比增長22.96%,節約財政性資金63.29億元。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制定印發《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搭建了全市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平台。改革後,社會投資類和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主流程審批時間分別控制在45和70個工作日內,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到85天內,做到省內最快,超過深圳。

推出「快審批快落地」工作方案,為重點項目量身定製一系列提速舉措,重點項目實現了「拿地即開工」,平均提速3到6個月。整合多方業務,企業開辦精簡至兩個環節,達到省內最少、全國同類城市領先。將9個部門的業務進行流程再造,上線了全省首個、全國領先的企業開辦及註銷一體化平台,實現「一網通辦」。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辦完,最快3小時辦完。試點開展簡易註銷改革,推行企業註銷信息自動流轉,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不斷擴大「網際網路+」的應用範圍,在全省率先推行「秒批」改革,審批全程無人工干預,辦理時限由最長15天、平均3天,全部壓縮到幾十秒內完成。公積金提取、社保繳納、無犯罪記錄證明等業務均可通過系統進行「秒批」。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秒批」業務300餘萬件。

推行「政銀合作」模式,市區兩級分別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青島銀行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現政務服務「銀行辦」。目前,企業群眾可在全市200多個銀行網點和便民場所辦理自助查詢、自助申報、證明列印等101項業務。針對市民工作時間請假不便的難題,推行雙休日服務、午間服務、延時服務。目前,累計為企業群眾提供非法定工作時間服務近16萬件。建立「窗口無權否決」和「好差評」機制,繼續擴大幫辦代辦覆蓋範圍,截至目前,全市各級行政審批部門共為群眾、企業幫辦代辦8.6萬件,服務「雙招雙引」項目346個。

搜狐焦點綜合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g7HrG4BMH2_cNUghA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