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房屋的公攤比例多少才合適呢?

2020-03-31     旅居青島

對於公攤面積多數購房者概念模糊,那麼,公攤比例多少才合適呢?

攤面積:

即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計算公式:

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面積)+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建築總公攤面積÷建築總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公攤係數 ;

公攤係數=建築總公攤面積÷建築總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面積。

註:

套內牆體面積包含戶型內部的分隔牆(按照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兩戶之間的分隔牆(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外牆(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陽台面積,封閉陽台按照全部面積計算,不封閉陽台按照一半面積計算;

目前國家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多層公攤約為8%--15%;小高層公攤約為10%-20%;高層公攤約為15%--30%。

溫情提示:

房屋的建築面積與合同面積,誤差≤3%,多退少補;誤差>3%,賠償或退房 。

公攤面積包含:

1.電梯井;

2.管道井;

3. 樓梯間;

4. 設備間;

5. 變電室 ;

6. 過道走廊;

7. 公共門廳過道;

8. 共用牆體。

公攤面積誤區:

1、 公攤並非越小越好

公攤面積少對個人是好事,但對整體居住舒適度上有影響。

2、高得房率≠公攤面積少

大部分戶型都有贈送面積,它將算入使用面積。因此公攤面積並未少,卻獲得高得房率。

3、「零公攤」騙人的

零公攤是開發商通過大面積贈送填補公攤面積,但不寫入產權。

(華龍網綜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1mrMXEBnkjnB-0zrw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