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中,誰最受中國人歡迎,那肯定是泰國。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赴泰旅遊人數突破1054萬人,為泰國創收了5806.99億銖!
去過泰國的國人也對那裡的水果、美景、文化讚不絕口,很多人都表示有機會還會再去。
那麼,今天小編就搜集了不少國人在泰國的旅遊、生活見聞,分享給大家,讓老鐵對這個國家有一個更深的了解。
yinbibigg(長期在泰國工作):
因為工作的關係,基本上一年有6、7個月都在泰國,以下說一下我的感受:
1、國民素質。其實泰國普遍的文化水平比我國要低,但是泰國人遵守紀律,排隊正兒八經排,搭車搭地鐵搭天鐵絕對能做到先落後上,絕不爭先恐後;道路上開車的司機並道也能做到拉鏈式行駛(即左邊走一台右邊走一台),不會像我國誰先插到誰是大爺;車輛永遠基本上自覺禮讓行人,有些道路人流比較大(例如酒吧眾多的考山路附近)就算行人一直在車的前面沒有靠邊讓路,司機都不會鳴喇叭催促。
人和人之間產生碰撞,立刻主動道歉,(曾經因為踩到泰國人,他比我道歉得還要快)單單這幾點,是很值得我們國人學習。我是一個對以上細節都非常有執念的人,在國內往往因為這類型的事情能讓我火冒三丈,所以每次到泰國,整個人脾氣都會變得非常的好。
2、公共運輸。泰國整體的公交設施價格偏貴,沒有空調的公交車6.5฿(約人民幣¥1.5),有空調車公交車約13฿(人民幣約¥2.6),還要按路程收費,不過因為我通常都是去曼谷中心商圈水門市場附近採購,所以最貴的車資沒有深入了解。
天鐵最低票價20฿(約人民幣¥4)我乘坐過的最高票價是59฿(約人民幣¥12)。但是計程車卻出奇得便宜,起表35泰銖(約人民幣¥7),平時20公里大概車資110-120฿(約人民幣¥20-25),所以要是2人以上建議還是打計程車划算(前提是司機願意給你打表計費)。
3、日常吃喝。
我是一個標準胃口不大的廣州人,而且在泰國是生活形式而不是旅遊形式,所以最常去的是大排檔或者附近粉麵店。通常粉面一份單價40-50฿(約人民幣8-10),但是分量比較少,大概是一個合味道方便麵的量(不好意思,最常吃這個牌子)。
對於南方妹子覺得分量還是足夠的,東北朋友估計就……大排檔的分量也少得可憐,平時在廣州我和男朋友去家常菜館或者大排檔是只能叫兩個菜(一肉一蔬菜),叫第三個吃不完,但是在泰國,我們可以吃四個菜……不過四個菜結帳價格也是大概300-400฿(約人民幣60-80),只能說如果胃口小的在泰國吃東西性價比挺高的,畢竟可以嘗試不同的菜式又不怕會浪費。
4、生活環境。
可能跟團旅遊的不太能發現泰國不好的一面:除了中心商圈,很多橫街窄巷都比較髒舊(因為舊所以顯得髒),電線滿天飛,道路看起來很久都沒有翻新,而且下雨積水會很嚴重,整體感覺比我大廣州90年代的時候還要差。但是普遍垃圾卻出奇的少,畢竟每家人都會好好的「自掃門前雪」,連擺街小販收攤後都會把自己逗留過的那一部分所有垃圾清理乾淨。
5、泰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
之前有聽網友說泰國人最喜歡的外國人是:老外>韓國人>中國人。
這個理論我表示部分贊同。如果說不涉及服務行業的泰國人,以上的理論是正確的,但是涉及服務行業的泰國人,最喜歡的外國人是:中國人>老外>韓國人。現在全世界誰不知道中國人都最捨得花錢呢,對吧?但是以我自己的觀點,在泰國最討厭的卻是:韓國人>老外>中國人。
其實我們國人普遍素質真的不算差,只是有些人說話比較大聲罷了(泰國人普遍聲音很小,所以在泰國我們國人顯得有點突兀),我看得太多老外坐在人家店不消費,看到人家抽煙就過來問你要,太多韓國人亂扔垃圾,就連吃飯排隊都在抽煙這種現象了,至少我沒看到過我們國人有這樣的陋習。
就連我跟幾個相熟的服務行業人員聊天,他們都是對中國人的評價比對韓國人的評價高得多,因為他們都說中國人消費最爽快了,而且從來不怎麼墨跡,而且還挺禮貌的,經常說Thank you。(可能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不在我面前說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