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物質運動的規律可分為:必然規律、統計規律(弱混沌現象)和混沌現象。
必然規律是指明確存在、固定不變的規律,它適用於事物所有個體;
統計規律是指在個體中不存在,由事物整體呈現的規律,它只適用於事物整體;
混沌現象是指完全無規律的運動。
必然規律包括一切被科學發現的自然法則、宇宙規律(如定理、定律)。
在必然規律中事物的發展可以被準確預測,事件的過程具有確定性。
必然規律揭示了自然存在確定的演化規律,在必然規律作用下,自然朝著明確的方向發展。
必然規律對應某種固定、不變的力(或指導事物運動的規律)。揭示了自然的固定性和必然性。同時,暗示自然存在創造者(自然規律不可能無中生有;其次,無中生有也只能以隨機事件發生,產生固定規律的機率極低)。
必然規律是宇宙能夠存在並創造萬物的基礎條件(在混沌狀態中,宇宙不能創作出規則、有序和完整的事物個體)。
統計規律是隨機現象背後的規律性,通常用機率學、統計學描述。
在統計規律中事物的發展具有隨機性,事件的全過程具有不確定性。
統計規律揭示事物個體運動存在隨機性,但在事物整體中具有可循的規律。
統計規律描述了一種控制事物整體運動的力(或某種控制整體運動的規律),但這種力(或規律)對事物個體不產生影響。這說明自然規律(或力)在對事物作用方式上可以產生「破缺」現象(即「力」對事物作用可以根據「條件」的變化逐漸消失)。
統計規律是事物可以自由發展的基礎,也是宇宙多樣性產生的條件(宇宙可以具有任意的歷史)。在統計規律中,事物不必完全受必然規律的控制,可以自由選擇運動方向。
混沌現象是完全隨機的運動現象,無法用任何科學技術描述。
在混沌中,事物的發展毫無規律可循,事件完全處於不確定狀態。
混沌現象揭示了自然的不可知性(不可預測及不可描述性)。從自然科學角度,混沌現象反映了力(或規律)的可變性(控制事物運動的因素是力,而混沌現象反映了運動變化的劇烈程度,間接反映出力的變化);從哲學角度,混沌現象反映了控制自然運動的並非是力(科學中對力的研究證明,一切力都是固定不變的。而混沌現象的不可預測性違背了「力」的基本特徵)。
從混沌現象到規律產生的過程反映出自然力被創造的過程(即「力」從可變性到固定性的轉變,「力」從哲學虛無到自然力的生成過程)。
混沌現象是導致宇宙不可知的根本因素,也是人類思維方式難以超越的極限條件。反之,或許人類只有超越科學技術手段和改變人類思維方式才能找到探索混沌現象及揭開宇宙深層秘密的方法。